辩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思考
2016-12-12康娜
康娜
[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在遇到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时,教师常常会采取鼓励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辩论时应体现开放性,注重实践性,突出指引性。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辩论 开放性 实践性 指引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71
辩论,一般是在教学遇到有争议性、思辨性的问题时采用。通过辩论,一方面可以使代表不同观点的双方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阐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显得更加生动活泼。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辩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立足生活,体现开放性
思想品德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思想品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作为课堂辩论的辩题,如果脱离了生活这个舞台,很难引起学生辩论的热情。因此,在课堂辩论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立足于文本内容,巧妙地连接生活,体现出开放性的教学原则。
如在教学《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于是笔者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自己周围有哪些关爱别人的事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对目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帮扶老人”存在争议,有学生认为搀扶跌倒老人属于做好事,应该做,有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人心难测,还是明哲保身为好。针对这个话题笔者让学生进行辩论,然后学生在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有关搀扶老人后果的资料中,去验证,去总结。在这个辩论过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准则在学生的辩论中得到了深化,而且学生也知道了如何智慧处理搀扶老人问题的方法,从中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不应脱离生活机械学习课文,只有与生活相结合,遇到有争议性的话题适时展开辩论,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教材所要传达出的真谛。
二、精心策划,注重实践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教师常常会采取辩论的方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组织辩论时,教师要精心策划,对于辩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与指导。
如在教学《感受社会变化》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社会发展变化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并为自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感到自豪。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以“你认为现代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为辩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纷纷从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表现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从中认识到了生活的美好。反方辩手虽然也列举了现代社会的一些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那些问题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学生也真正认识到了社会发展定会更加美好。
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时,一定要注重用事实说话,要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搜集材料,唯有如此,课堂辩论才更具说服力,学生学习效果才更加显著。
三、抓住生成,突出指引性
由于辩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辩论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教师要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任自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在课堂生成方面,教师要做好主流价值观的指引工作。
如在教学《生命只有一次》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就生命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年轻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的老人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行为值不值得提倡?他们两人谁的生命更有存在的价值?问题提出以后,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于是就这个话题笔者让学生展开了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老人年龄大了,不值得救,大学生救老人而付出自己生命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等等,而也有学生认为舍己救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学生辩论相持不下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在学生辩论时,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而要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不会偏离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展开辩论,教师要精心选择辩论内容,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深刻地感受、领会,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