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如何做到“信达雅”
2016-12-12陆宁
陆宁
我国思想家严复曾在《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之说。具体讲,“信”是要准确无误;“达”是要通顺畅达;“雅”是要优美自然。这几乎成了每名翻译家所奉行的金科玉律。其实,在党教片的解说词写作上,也应做到“信达雅”。
信:浅斟深酌辞立诚
解说词所讲求的“信”,意指“真实”。众所周知,党教片的立身之本就是真实性,失去了真实性的党教片即使拍得天花乱坠,但如果不能让观众信服,也就没有一点点宣传意义和教育价值。党教片的解说词也是如此,必须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即对现实真实发生的一切提炼和归纳后,在文字上加以具体表现。具体来说,解说词的“信”应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真实准确无误。解说词应该像一面镜子,去如实反映真相,所涉及到的内容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而且并没有“夸大”或是“缩小”,决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而胡编乱造。原则是:一、解说词的所有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但这不等于所有真实的内容都要写到解说词里去。二、在解说词中,尽量少主观评述、多客观陈述,以增强可信度。
专题片《小康路上的带头人》在介绍主人公龙山乡七里村党委书记的事迹时,列举了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讲述。比如谈到村庄环境整治,解说词写道:“仅用半年时间就清理了村内的3000多个垃圾堆,拆除了30多个违章建筑和18个占道房屋。”当谈到为村里发展办实事时,这样写道:“建起了16万平方米的漂亮住宅楼区,今年又建起了2万平方米的‘七兴幸福广场,给村民安装了能看到90多个电视节目的数字电视。”这一串串数字,最具说服力,最能让观众信服。
逻辑科学合理。解说词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条理分明,把事实讲得头头是道,从而让观众理解并信服。原则是:一、解说词要具有科学性,所阐述的理论、观点、技术等必须从科学角度出发,尤其是技术片、文献片,更要如此。二、用词造句要经得起推敲,尤其是用形容词或者比喻手法时,要掌握好尺度。三、解说词如果在叙述较为复杂的故事时,最好形成逻辑递进,层层叙述,以保证严谨性。
专题片《追梦人》,为我们生动展现了电教人郭祥昭的感人事迹。解说词中,关于郭祥昭人物形象的几处点评、白描,既形象又精准,用词既考究又合情合理,给人的直观感受真切、真实。比如:“从春夏到秋冬,从而立走过不惑,郭祥昭将镜头对准这里的山山水水,用光影记录岁月,用脚步丈量人生,用忠诚、清明、担当编织出砥砺前行的远教梦。”“为了完成修复任务,郭祥昭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一条条山路上留下了他追梦的足迹。”看似文学语言,却因为拿捏有度,就显得准确传神了。这样的解说词,又怎能不引人入胜呢?
达:行文似珠溅玉盘
解说词所说的“达”,意为“通畅”。党教片终究是要讲故事的,无论这个故事是什么样子,但归根到底要说清。如果一部片子,观众看完后印象模糊,说不出到底讲了什么,那么这样的党教片除了看看热闹,就无从体现出价值。因此解说词必须要通畅,如行云流水般来引导全片进行,从而把握住全片的节奏,让观众能有种酣畅淋漓的观感。具体来说,解说词的“达”应符合以下两条标准。
语意简洁明了。解说词应该如潺潺之溪水,清晰明了,追求一种简洁的文风,不要喋喋不休地在无关紧要之处浪费笔墨。原则是:一、解说词必须精练,能短则短,能省则省。二、解说词不要越位,那些字幕、画面、同期声等能交代明白的,就不要再去重复交代。
《小康路上的带头人》介绍七里村曾经的落后时,短短一段话,极其简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过去的七里村,是龙山乡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里有的是‘三少四多。‘三少是土地少、企业少、村民收入少,‘四多是垃圾多、欠债多、治安案件多、封建迷信多。”总结得凝练、生动,句句讲到关键,远比堆砌大量的形容词描述山村之穷困来得实在。
布局合理有序。一般来说,党教片的解说词都有相当长度,因此都是分成好多段落。那么这些段落之间该如何摆布以及每段的大小比例如何,就需要一个通盘的筹划了。总的来说,应该合理有序,从而让观众能轻松看懂全片。原则是:一、对解说词的框架要有个清醒估计,预先划分好每段解说词的出场顺序及长度;二、解说词各段落之间的衔接要自然,避免生硬;三、解说词总体最好遵循一条固定的叙事主线,尽量避免多线叙事。
专题片《天天我都在》,为我们讲述了青岛市海琴社区的“365工作法”。“365工作法”的核心精髓,概括起来有三方面:一是服务时间全天候,二是服务内容全方位,三是服务对象全覆盖。整篇解说词,在谋篇布局上紧扣“365工作法”这条主线,在内容上分成三大块,对应讲述这三大核心特点,显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且板块之间会用恰当的语句进行递进式的过渡,显得章法严谨。比如全天候与全方位之间的这句话,“提升服务永无止境,居民满意是最高标准。夏玉波将‘365工作法的内涵进行了丰富,把‘天天我都在的全天候服务,延伸为‘事事我都办的全方位服务。”清晰的布局思路,让人对讲述重点一目了然,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可以说,这正是合理布局的功劳。
雅:阳春之风才相宜
解说词所提及的“雅”,应指“大美”。虽说党教片是以宣传教育为使命,但这不等于就可以完全不顾艺术性。当然,党教片主要追求画面美,但如果仅是画面美了,解说词却平平,那么就会“拖后腿”。因此说,解说词也要 “美起来”。具体来说,解说词的“雅”,包含以下两个标准。
具有思想高度。什么是美?对于党教片而言,能够直指人心,就能让观众感受到“美”,所以解说词必须具有感染人心的正能量,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这样才会让观众真正感动。原则是:一、要艺术化表达主题。目前有些党教片过分追求艺术美,认为主题“太硬”,从而在主题表达上有些遮遮掩掩。其实这是没有找到正确表达主题的方法。不妨将主题融在制片各要素如配乐、同期、机位、镜头中去巧妙表达。二、主题本身的概念不能含含糊糊,必须明确表达出来。三、要学会用解说词将故事进行适度的“拔高”,这种拔高并非是造假或夸大,而应是提炼和归纳。
专题片《筑梦虎头村》,说的是北碚区歇马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王久元,一个朴实而执着的基层干部。正是几处精彩的解说,让王书记一心为民的精神得以彰显,作品也因此有了思想高度。比如:“这个小小的社长,心里面装的可不只是他那一亩三分地。他常常在思考虎头村落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虎头村的未来在哪里。”再比如:“山里与山外,这辆二手摩托车陪伴着王久元来回数万公里地奔波,可他却完全无暇陪伴自己的家人。”倘若没有这些画龙点睛的描写,而只是老生常谈式的平淡讲述,人物的可贵之处可能就无法完全凸显,而其中的时代精神就更加难以彰显,那么整部作品可能就会沦为罗列事迹的流水账,而无法展现思想的深度与高度了。
讲求文字美感。目前一些党教片的解说词很像公文材料,干巴巴的让观众生厌。这是由于有些制片者认为“把事说清楚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解说词能采用优美的文风,那么观众除了能欣赏画面美以外,又能欣赏到文字美,是能为片子加不少分的。原则是:一、优美不等于华丽,不能为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故意转文,解说词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叙事,不可本末倒置。二、解说词写作要尽量生动,尽可能多用些修辞手法。三、文字追求美感必须要“封顶”,决不能超过普通党员群众的接受上限,否则就会让观众觉得“华而不实”。
专题片《为了那一句承诺》,记述了石文镇八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唐玉超的感人事迹。开头与结尾,文笔优美,修辞考究,有力地增添了解说词的艺术感染力,但又因为用词严谨,并没有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专题片的开头这样写道:“为了那一句承诺你守望大山,为了那一句承诺你芬芳沃野,为了那一句承诺你不忘初心,为了那一句承诺你笃定执着。天上的繁星多呦,你就是百姓心中最亮的那一颗。”结尾处:“在群山的怀抱里,在田野的芬芳中,在老百姓的心底,有个声音在回荡:有一种境界叫无私,有一种品格叫奉献,有一种力量叫执着,有一种承诺叫担当。”前后排比,文辞隽永;首尾呼应,彰显主题。撰写者在解说词的打磨上,显然是下足了功夫,匠心独具。这样的行文,可远远要比八股文式的枯燥唯美得多、高明得多。解说词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字与影像相交织的独特艺术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