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一个挺拔的标杆
2016-12-11陈俊霖
※ 陈俊霖
给生命一个挺拔的标杆
※ 陈俊霖
鲁迅曾经说过:“挥霍时间的人,就是谋财害命。”在他的眼里,生命是一份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就是有限的时间。当你一旦不经意的挥霍消磨,既往不复,等同于害人误己,或者害己误人。
在芸芸众生中,行色匆匆者有之,疲于奔命者有之,声色犬马者有之,杯觥交错者有之,度日如年者有之,只争朝夕者有之。世界虽大,江湖很远,因而,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阅历背景,对生命的内涵却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体悟。
生命是一个多维度的抽象体。生命有高度,生命有广度,生命有深度,生命有厚度,生命有力度。生命的高度决定其广度,生命的深度决定其力度,生命的厚度决定生命的质量。
那些站在生命最巅峰一览众山的人,他们是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品格高尚的标杆,其生命注定是可歌可泣永垂不朽。因其生命有泰山般的高度,有海洋般的广度,有沟壑式的深度,有风化万年岩石的厚度,有力拔山河的力度。
人类从混沌初开,到盘古开天,到后来的女娲补天。人类经历了数亿年随地壳运动而不断进化,与自然界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互相作用,逐渐从类人猿进化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人类都是生命共同体,同气连枝,共生共灭。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自然法则发展进化演变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有的人觉得一辈子太长,人生了无乐趣;有的人认为人生苦短,沧海一粟,逝者如斯夫。不同的人生,决定了生命的高低深浅厚薄广窄。
生命是一种过程,生命是单一的平面体。生命简单来划分,无非是人生的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形象地描述,人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童年时是一首歌,少年时是一幅画,青年时是一首诗,中年时是一出戏,老年时是一本帐,死亡后是一抔黄土。
人在呱呱落地以后,来到世间时是一张白纸,混沌未开,简单纯粹,天真无邪。童年时代是一首动听的歌谣。生活无忧无虑,在童真的世界里到处充满欢乐,没有悲伤,没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少年时是一幅山水画。稍谙世事以后,发现世界是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没有瑕疵。
青年时是一首浪漫的诗歌。有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懂得钟情懂得怀春。“不遇人不目成”,民国初年女诗人吕碧城如是说。青年时代正值豆蔻年华,如花岁月,多梦花季。爱情的甜蜜与苦涩,离别的无奈与相思,困扰这个青涩的年龄。
中年时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经历了二三十岁的读书求学求职成家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早已随风远逝。在职场栉风沐雨,好不容易赚取养家糊口的微薄收入,这份杯水车薪浸染无奈,还要取悦于上司的眼色行事,甚至还得刻意与同僚之间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愤世嫉俗,更不敢怨天尤人,不愿打破职场的潜规则。随着年龄与日俱增,再也找不回美丽的韶华。中年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使命,如负轭前行的老牛艰难爬越人生的沟壑,即使有满腹委屈辛酸误会痛苦,也不敢轻易在人前发泄,把世道的不公、时运的不济、半生的漂泊、生活的困窘攥住,打碎牙齿往肚里咽下,抹干内心深处的泪水继续前行……
老年时是一本厚厚泛黄的帐册。蓦然回首,逝去的时光不舍的情感甘苦的生活,早已变成寡淡无味的白开水,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于红尘之外,淡然于山水之间。步履蹒跚,体力不支,带着孙辈,围炉夜话,唠叨家常,回忆往昔的一切,共享天伦之乐,那些曾经熟识的人陌生的面孔,渐渐淡忘,一些曾经不快的琐事憾事,渐渐模糊不清……直到生命的时针进入倒计时,世间的一切凡尘俗事都已茫然不知,再没有名利纷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痛苦忧伤,洒脱快意,了无牵挂,“身后是非谁管得?”(叶嘉莹语),三尺黄土一丈躯,化作花泥又一春。
“莫让年华付水流”,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敬畏生命的自觉,是一种向上的阳光心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就是善待众生的人,也是一种惜福和福报;而那些视生命如扫帚、挥霍生命的无知者,就是亵渎生命损福造孽的人。
生命赋予不同的品质,生命便具有不同的禀性不同的价值,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的人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给生命一个挺拔的标杆,活着就是精彩,夯实厚重的人生,放下名利枷锁的束缚,淡然于心,坦然于胸,从容面对世间的一切,生命的价值定会异彩纷呈,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