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2016-12-10陈昌清

新闻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媒体企业

陈昌清

【摘 要】企业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接受记者采访要注意把握五点技巧,同时日常工作中注重做好媒体公关,与媒体保持良性互动关系,以努力提升企业形象。

【关键词】企业;媒体;媒体公关

近年来,记者去企业采访负面新闻遭拒乃至被袭的事件并不鲜见,但最终施暴的企业因舆论放大,它们在自身形象等方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实践中,企业究竟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笔者结合从业20年来的采编经历,谈一些可行性经验供参考。

一、如何对待媒体记者?

企业要与媒体打交道,这并不由企业领导的好恶来决定,而由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公共媒体来决定。“媒体一旦选择接近你,在你与媒体之间,存在着你实现目标最大化的空间、艺术和技巧”。[1]代表媒体与企业打交道的主要是媒体记者,企业如何对待媒体记者?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一)公事公办

记者代表所在的媒体前来企业采访,双方是平等关系。记者到了企业,当然不可当钦差大臣,颐指气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不应受宠若惊或视为麻烦。对于记者的正当要求要尽力满足,对于记者的不正当要求应予以回绝,对一时难以满足的要求应予以说明,对自身的难处请记者予以谅解。公事公办,不卑不亢,这应是企业接待记者的基本尺度。受访企业要做到尽量配合采访,不能欺骗、糊弄、应付记者,该说的话尽量说,如涉及保密等不该说的话不说。

(二)一视同仁

不要对宣传过自己成绩的媒体记者热情,对揭了短的记者表现冷淡;不要对大媒体(中央、省级重要媒体)的记者盛情,对小媒体(地方、行业等媒体)的记者冷落;不要对有名气的记者热情有加,对普通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屑一顾。这种片面性通常表现在接待记者的采访、座谈、提供材料等方面,对前来企业采访的媒体不论大小,记者不论老少,都应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三)礼貌待客

俗话说,“来的都是客”。记者前来采访,企业接待应该讲礼貌。记者一般都比较反感有自傲心理的采访对象,这常常表现为对记者主动联系采访漫不经心,有的甚至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约定会谈的时间,企业相关负责人常常因某些不很重要的事情而错过,使记者扑空;接待记者,傲气十足,爱理不理,只提供一些已经报道过的材料,不愿深入详谈等。说实话,碰到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也许嘴上不说什么,但在心里可能就会落下对企业的成见。通常比较好的做法是,企业对记者的采访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保证其按时按质完成采访任务。在报道发出后,受访企业尽可能及时收集各方面反映,与记者取得联系,有需要提醒的地方,告知一下,以使记者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让双方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四)避免冲突

记者前来采写负面新闻,企业为维护自身私利,阻挠曝光,是引起双方冲突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与记者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人,这种做法绝不可取。因为记者会把冲突的过程当做报道的一部分,展现在受众面前,让大家评判。而记者在采访中受到暴力侵犯,他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利益受到伤害,而是整个公众的利益——受众的知情权受到伤害。这样,作为施暴方的企业自然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其工作中的瑕疵大白于天下,也会让名誉、形象等大为受损。实践中,企业避免与记者发生冲突的有效办法是,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后,与记者真诚沟通,听取记者的积极建议,并表示迅速纠正错误,以体现对记者的尊重。如果充分交流后,觉得与记者的意见相差太大,也可迅速与媒体负责人沟通,以求客观公正报道。

(五)相互尊重

记者如实做了负面报道之后,被报道的企业可能心怀不满,甚至觉得记者是与自己过不去。但如果企业换位思考,就会觉得大家是各在其岗、各尽其责,应该表示理解,相互尊重。因此,报道后,对记者进行人身攻击或人格上的污蔑,很不妥当,应抱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自觉改正不足。反之,如果记者的报道不真实,侵犯了企业的正当权利,企业可向媒体提出合理、合法的要求,如进行更正报道、消除影响等,如果对方不能满足,可以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如果记者的报道主体事实准确、真实,个别细节上有点瑕疵,也未对报道的对象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则可本着相互理解、尊重的精神,不必较真。

二、如何接受媒体采访?

企业接受媒体采访,一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媒体记者预约式采访,一种是突然而至的采访。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采访,都应该在充分弄清媒体采访意图后,做到对来访记者礼貌、温和,不应盛气凌人或断然拒绝。面对采访时,代表企业的受访人可注意把握以下一些技巧:

(一)准备提纲

如果记者是预约采访,企业受访人可提出要求,让记者提前提供采访提纲或采访意图,这样在记者来访前,有时间准备一份受访提纲。提纲的粗细详略可视采访的重要性而定。一份好的提纲,会让受访人觉得底气十足,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应对失误,也会给记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列采访提纲时,尽量注意条理性,便于记者理解,也便于其整理成稿,从而避免他们误解或曲解受访人的本意;此外,受访时举例子、讲故事,也更容易打动记者或被记住,如果再注意细节的生动描述,那就更妙了。

(二)不必拒绝

如果记者是突然而至的采访,多是突发事件或曝光问题。针对这种丝毫没有准备的采访,多数企业觉得一拒了之最省事,但如果记者恰巧采访的是事件、问题的当事人、责任人或领导者,拒绝采访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拒绝并不能阻止记者的报道,或激起记者寻根探秘的动力,或因记者无法获得真相而做出道听途说的报道,让企业对事件或问题的处理失去了掌握主动的先机,反而会给今后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实践中,企业不应拒绝记者采访,尤其是突发事件、监督类报道的采访,往往会得不偿失。

(三)态度诚恳

无论是预约式采访,还是突然的采访,企业受访人态度诚恳非常重要。态度诚恳,会让双方心平气和,理性交流,从而达成一致认识或是相互理解。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经历了多次与官员打交道后,总结出《官员答记者问的14个“不要”》,即“不要做报告,不要抖家底,不要居高临下,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不要以不变应万变,不要有对抗心理,不要念稿子,不要上专业课,不要假装幽默,不要借机捧上级,讲话的前奏不要太长,讲话不要超过5分钟,不要讲空话、套话,不要向记者发脾气,更不可动粗。”[2]这些“不要”,多是接受采访时态度诚恳的表现,虽然说的是官员,企业负责人也可对号入座力求避免。

(四)慎讲原因

一次事件的发生、一个问题的形成,其背后的原因往往非常复杂。有时候,即使是事件、问题的当事人,也一时难以说清、说准。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调查,在接受记者突然而至的采访时,未加深思,便凭老经验脱口而出事件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就会覆水难收,导致被动,反而不利于事件、问题的最终处理。采访时,如果记者一再追问原因,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企业受访人可以诚恳地告诉记者,待调查清楚后及时告知,也会获得对方的理解。

(五)尽快回应

如果是监督类的事件、问题报道,记者发出首次报道后,迟迟没有进展,企业也没有主动回应,记者就会进一步质疑,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烦。通常来说,受批评的报道对象最好的选择是尽快回应,如主动联系媒体上门沟通、提供书面解释、发出公告等。对于特别重大的事件或问题,当事方还应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各方关切。回应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引起记者兴趣的“新闻点”,切忌空洞,以免造成糊弄人的印象,引发新 的不满。如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仓促召开新闻发布会,未能最大程度地回应记者、公众的关切,最终导致他黯然告别发言人生涯的结局。

三、如何做好媒体公关?

公关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企业的媒体公关,主要是指企业加强与媒体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同时尽量避免出现有损企业形象的负面舆情。企业做好媒体公关,笔者认为,可注重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培育合格的公关人员

首先可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培养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高素质公关人员。如果企业内部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可注意从外部引入有丰富经验的公关人员。

(二)经常提供信息和材料

这是企业做好媒体公关的关键环节。作为媒体来说,接触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企业能够主动、经常提供信息和材料,不仅会大大减轻对口记者的工作量,也会增添其好感,从而密切双方关系。当然,企业提供的信息一定要有“干货”,能引起媒体的兴趣。

(三)危机公关要快速反应

对于企业来说,与媒体最大的公关考验就是处置危机。当企业遇到品牌、信誉、形象等重大危机时,成功的媒体公关是扭转危机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危机公关,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相对小的投入化解危机。一般来说,遇到重大危机,企业一定要第一时间正面面对媒体,不能回避问题,以坦诚赢得公众初步信任。接着迅速表明立场,承担责任,并广泛与各界沟通,从而最终获得谅解和支持。

(四)不要指望媒体“偏心眼”

广告、发行及活动支持等是媒体公关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来说,一定要避免通过以上公关手段,达到影响、左右媒体的目的。长此以往,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这类媒体长期“偏心眼”就会导致公信力不足,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注释:

[1]李仁虎.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2]梁衡.官员答记者问的14个“不要” [J].今传媒,2010(5).

(作者:安徽日报农村版新闻部主任、新闻版主编)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媒体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重农抑商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