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治疗鼻咽癌的护理对策
2016-12-10沈燕张伟
沈燕 张伟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行紫杉醇化疗的鼻咽癌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采取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行紫杉醇化疗的鼻咽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鼻咽癌;紫杉醇;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77-0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时中国南方省份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鼻咽癌在中国年发病率为10-25/10万。紫杉醇可以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聚合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的稳定,同时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恶性肿瘤的增殖,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1]。为了进一步促进紫杉醇的化疗效果,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加强对鼻咽癌患者的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本研究对行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26例,其中男285 例,女41例,年龄42-65岁,平均(51±14)岁。患者均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1.2.1方法 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进行化疗,在进行紫杉醇化疗前1天,患者口服地塞米松20mg ,在化疗当天,患者肌肉注射苯海拉明 50mg。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1.2.2护理干预 ⑴化疗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耐心、真诚、和蔼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疑虑与担忧,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讲解关于鼻咽癌的相关知识、化疗方法、化疗后的反应与护理等⑵化疗中护理。护理人员在建立静脉通路时,需选取有弹性、较粗的血管进行置针,置针方式多采用静脉留置针;置针后需观察周围有无药液渗漏,避免刺激周围皮肤;给患者进行注射时要调整好静脉滴注速度,同时需严格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及有无过敏反应等[2];⑶化疗后护理。使用紫杉醇化疗后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容易造成机体出血,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有无出血情况[3];对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告知其饮食应当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鱼、虾等食物;使用紫杉醇的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标识,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紫杉醇是一种植物提取药剂[4],可明显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扩散,还可与其他抗癌药物有效的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但紫杉醇具有一定毒性,化疗后会造成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或过敏等不 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对照组,说明针对行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通过化疗前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行化疗中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患者静脉注射的安全性,避免发生药物渗漏,增加患者的痛苦;进行化疗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各种不良反应的对症及时处理,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综上所述,对行紫杉醇化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确实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慧, 蔡美.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 32 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 2006, 22(2):1-2.
[2]孟梅英.恶性肿瘤应用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J ].齐齐哈医学院学报 ,2010,31(13 ):2151-2152.
[3]孙施.恶 性肿 瘤应 用紫 杉 醇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168-169.
[4]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