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6-12-09张卫其沈莉
张卫其+沈莉
【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情感变化的写作线索,提炼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抓住重点画面,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运用抓重点词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
悟,并能联系生活经历感悟生命的勇气,树立信心。
4.产生对《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基本的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借助情感变化线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运用抓重点词并想象画面的方法,在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中感受“花的勇气”。
以上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立,是基于学情调查的,同时又综合了本课的文本特点与选文的特点(略读课文)及学段特点。我把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课文情感线说清课文主要内容”和“抓重点词想象画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作为主要知识技能训练点;把引导学生“感悟到花的勇气在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内心深处感悟‘勇气的力量”作为情感渗透点;把“抓重点词对两幅画面(草下藏花、花绽原野)的想象、品读、理解、拓展”作为语言训练点;把“激发阅读兴趣,从一篇走向多篇、整本书”作为语言学习的发散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交流一年四季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教师出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严冬,屋檐下挂着一根根长长的冰凌”,并描述冰凌给自己孩童时期带来的无限乐趣,引发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点评:张老师由自己印象最深的四季中的一个画面导入,通过描述,激活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指向“画面”,并适当表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为文章的学习(找出画面、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学习,并揣摩作者的心路历程)作铺垫。】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1.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的文章《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的其中一个画面:四月的维也纳。(板书课题:花的勇气)
2.阅读“提示语”,引导提炼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读,了解事件;想,心理变化;说,交流感受。)
【点评:从原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切入,给学生一个整体阅读的观念。关注提示语,快速把握学习目标,体现略读课文“运用方法,自读为主”的特点。】
二、概括内容,锁定画面
(一)基于预习,尝试概括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线索,概括内容
1.抓住写作线索,有利于说清事件。
这篇文章中的什么线索一直贯穿全文?浏览全文,明晰线索。(板书:心理变化)
2.自由读,想一想: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完成助学单第一题:
一: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示:把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填在圆圈里,联系语句把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用短语或词语概括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看不到花 有所感悟
3.交流助学单。(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词卡:失望、吃惊、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幅画面:寂寞草地、草下藏花、花绽原野;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三个句段。)
4.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后小结: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我们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结合变化的原因,按顺序连接起来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5.摆图,直观感受心情变化。
作者的心理变化就是这么平平的一条直线吗?(请学生上台摆一摆词卡,用词语的位置变化来表示作者的心路历程。特别引导比较“遗憾”与“失望”,“吃惊”与“惊奇”“怦然一震”的位置高低。)(最后呈现见图)
(三)浏览全文,锁定重点
我们学习略读课文,一定要抓住重点。你认为这一课要重点学习哪幅画面?浏览全文,结合板书,寻找引发作者心情跌宕起伏的关键画面:草下藏花(吃惊)、花绽原野(惊奇)。
【点评:这个板块主要借助“助学单”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填写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文章的线索。概括的三处“产生这样心情的原因”正是文章中描绘的三个画面。在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与文本的充分自读感悟中加深理解,学习提取文本关键信息;二是学习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结合变化的原因按顺序连接起来说清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学习抓重点画面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体现略读课文在学习内容上的选择性。】
三、品读画面,交流感受
(一)学习画面“草下藏花”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1.静静地读,脑中只有这一段话、这个场面,读着读着,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把自己的第一感觉用一个词语记录在这段话旁。
(引导交流:新奇 惊喜 惊叹……)
2.这段话作者没有用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读者却都产生了和作者同样的感受——吃惊。再细细地读,哪些描写让你产生了和作者同样的感受?圈出这些关键词。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交流:你关注了
哪些词?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不仅写了看到的,还写了想到的。(抓“冒”“齐刷刷”“只要”体会生命力强与作者的惊喜)
(2)从三个方面写,表现小花的美。(颜色美、形态美、数量多)
(3)小结: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能让我们进一步读懂文章。
4. 体会表达特点。
(1)(出示句子对比)可以这样写吗?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①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用分号?(体会分类清楚:从颜色、形态、数量范围三方面写。)
②指导朗读停顿。
(2)(出示句子对比)还是这些词,还是这些标点,我这样来写,行吗?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
(联系句首“我拨开草一看”,体会观察的顺序:距离由近及远,范围由小及大。)
(二)学习画面“花绽原野”
1.自学,完成助学单第二题。
二:我能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给我感受最深的词语。读着这个词,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我要把这幅画面描述给同学听。
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2.班级交流。
预设1:聚焦“改天换地”
这片“花的原野”把天地都改换了吗?(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加深体会:寂寞草地、草下藏花、冷风冷雨与“花的原野”形成的鲜明对比。)
预设2:聚焦“傲然挺立”
(1)在我们的生活中,谁可以拥有这样的词?用来写小花,合适吗?
(2)欣赏画面(小花盛开的“快镜头”)——朗读语段,表现“惊奇”。
【点评:这个板块的整体设计体现了“教略学丰”。“草下藏花”画面的学习体现了教师有重点的指导,引导从句子内容逐步深入语言细部:分类清楚,描述有顺序,并学会理解句子的方法(抓住重点词想象画面)。学习“花绽原野”的画面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深化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聚焦疑惑处点拨,突破难点。】
四、总结回顾,深化勇气
1.引发讨论:小花要从草地里冒出来,需要战胜什么?
2.说话练习。
当一个生病拄着拐杖的老人看到它们时,他会想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当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看到它们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当在大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看到它们时,他们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串读画面,整体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
师:是呀,这就是生命的意味,这就是花的勇气,这就是花的勇气带给人们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来经历作者的心路历程吧。
师:作者初到维也纳,非常失望,他只看到——
生: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师:当他蹲下身子,拨开草一看,顿时吃惊不小——
生: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师:就在那个冷风伴着凉雨,“我”就要带着遗憾离开维也纳之时,“我”竟然看到——
生: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这怎么不让作者心头怦然一震呢——
生: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点评:这一板块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对花的勇气的感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拓展文本的意义,感悟生命的勇气。在串读中再次感
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回归文本
整体。】
五、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花的勇气》这篇课文选自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在文章的开头说——(出示微视频,猜读中暂停。)
“在这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撼力的画面。”
本文定格的“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个画面,只是维也纳四月的画面,三月、五月的画面同样具有震
撼力。
1.猜测阅读。
“它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
——五月的维也纳
这里的“它”可能是谁?(请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存疑,不揭示答案。)
“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了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以想象得出的画面……你说,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三月的维也纳
这个“画面”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存疑,不揭示答案。)
2.想知道答案吗?我们可以阅读作者冯骥才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在阅读时,你也可以试着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去想象那些有意思的画面,还可以把你阅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交流。
(下发《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每人一份。结课。)
【点评:这一板块的设计重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体现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篇文章的阅读走向整篇、整本书的阅读。】
【总评】
张老师有句名言:“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精彩。简约而灵动的语文课堂必能呈现与创造精彩!”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简约、灵动与和谐。
一、简约之美
语文教学中,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本课的简约之美主要体现在教学板块的简化、教学内容的简明和教学方法的简洁上。板块上,从“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引入,到课文“维也纳四月的三个画面”,最后又延伸到课外推荐“维也纳的三个画面”,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教学内容的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关键。本文精美的文笔、深邃的内涵,都值得细细品味。但是,由于课堂40分钟的限制,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在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后,引领学生聚焦“草下藏花”和“雨中开花”这两幅画面,将这两幅画面的理解、品读、拓展作为语言的训练点。在第一幅画面的学习中,还将“有顺序、分类别”这种表达的秘密作为语言训练,扎实而又有效。可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疏可走马”又“密不透风”的境界。
基于语用,多维思考,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入手,可以对“冗繁”的教学内容作“清洗”,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对学段学情的一种把握,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教学方法上则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以读悟为手段。
二、灵动之美
何为灵动?灵活地教,教得灵气洒脱;灵活地学,学得轻盈自在。
本课的灵动主要体现在有灵动的学习空间上。有空间才有学生自主能力的彰显,才能闪现思维的火花,呈现与创造真正的精彩。如果过分追求“全”“满”,强调课堂设计的环环相扣,课就无法实现“灵动”。课始,张老师让学生自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课中锁定画面后,让学生批注交流。作者有哪些心理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这个环节让学生静思默想、自读自悟五分钟以上,让学生获得了个体层面上的完整阅读。最后充分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张老师只是用简简单单的语言适时地点拨与“敲打”,很好地体现了“以学为中心”。
课尾的微视频引入想象说话和拓展阅读,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入,而张老师用“想知道吗?——我就不告诉你!”这样的语言不仅诱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也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灵活多变,充满了张力,展现出纵横捭阖的气象。
三、和谐之美
本课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张老师采用活动化的课件与板书就是尊重学生、应对生成的最好诠释;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理性与激情的和谐——张老师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高昂的姿态,非常节制地运用了多媒体,恰到好处。同时,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这就是和谐,最好的和谐。
这堂课真正达到了课堂教学“简约、灵动、和谐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凤凰山小学/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