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凯蒂一样幸运

2016-12-09微蓝栀子

孩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拉斐尔奇遇蒙娜丽莎

微蓝栀子

模特宝宝:小米

说到艺术启蒙,许多妈妈都有自己的方法:让孩子自由涂鸦、给孩子听古典音乐、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而我,选择了带孩子去美术馆——无限接近大师,是感受艺术氛围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踏入艺术殿堂的真正途径。

起初,我也有着其他家长的担忧:那些高深的名画,孩子看得懂吗?

但转念一想,“看得懂”是道主观题,答案在孩子心中,而眼下更重要的,应该是“感兴趣”。于是,我踏出了美学启蒙的第一步——买书!

买《凯蒂的名画奇遇》这套书,还颇费了一番波折:电商常年缺货,好不容易网上有几本,还只在江苏地区有货,只好让身在南京的米干妈买了,趁着我们结伴去云南游玩时,带给小米。

书中的主角,是一个叫凯蒂的小女孩,常常跟着奶奶到美术馆去欣赏那些世界名画。某一天,她无意中摸了摸画框,却奇迹般地进入了一幅又一幅大名鼎鼎的画作里面,看到了一幕幕令她惊叹不已的场景。就这样,通过凯蒂的画中奇遇,把一幅幅名画联在了一起,也很自然地向孩子展示了那些名画的风采,让你在读故事的同时,也欣赏了名画。

整套书里,小米最喜欢《凯蒂和蒙娜丽莎》这本,也由此更让我感叹名画的魅力——4岁的小米并不知道蒙娜丽莎的名气,却在第一眼看到后就喜欢上了这幅画。书中的凯蒂也想知道蒙娜丽莎微笑的原因,所以爬进了达·芬奇的画里。谁知,画中的蒙娜丽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快乐,微笑也不是发自内心的。于是凯蒂使出浑身解数想让她真正开心起来,结果越帮越忙,弄得一团糟。正当凯蒂为之懊恼的时候,蒙娜丽莎却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她觉得和凯蒂在一起的冒险历程很精彩,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想到凯蒂,她都会开心地笑起来。原来,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源于此啊!

读完这本书后,当小米在上海儿童美术馆里看到《蒙娜丽莎》这幅画时激动不已,感觉蒙娜丽莎从书中走出来了一般。虽然,那只是一幅印刷品,并不是真迹,可是小人儿依然期待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凯蒂一样,来一个画中奇遇呢。当然,小米最后知道了,自己是没法像凯蒂一样爬入画中的,因为——她当众试过了……可是想象之旅却依旧阻挡不了:在不经意间,艺术的种子就种下了。

有了这些前提,当我从新闻上看到“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在北京展出的消息时,当机立断就上网替小米预约了参观。

别看对面的故宫挤得人山人海,即便是黄金长假期间,因为实行了预约制,国博里的人还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毫不拥挤。我们一进博物馆,直奔4楼的文艺复兴名画展厅。

不得不承认,真正站在名画前时,更能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完全不是看印刷品所能感受到的。尤其是站在大型的剥离壁画面前,那庞大的气势、丝丝分明的色彩运用,连最末微的小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领悟到画家的用心。

小米拉着我一幅一幅地看过去,让我一一解说画的名称以及作者,有时候也会问一些画面里的问题。比如看到一幅名为《隐士》的画时,问我什么叫做隐士,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又比如看到宗教主题的画作时,问我关于圣母的故事。而大多数时间,在问完问题之后,她就这样自己静静地看着。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看到了小米的“老朋友”:《凯蒂和蒙娜丽莎》一书里提到过的几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人家不只画了《蒙娜丽莎》哦,这幅未完成的《少女头像》,当中的少女同样有着神秘的微笑。

桑德罗·波提切利:在《凯蒂和蒙娜丽莎》一书中,提到他的一幅名为《春》的画作,描绘了很多神话人物,而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这幅《博士来拜》,同样是一幅大型的木板画,表现出了他炽热的宗教意识。

拉斐尔《自画像》

拉斐尔: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拉斐尔的自画像时,还以为是个女子呢。画中那忧郁、阴柔和优雅之美,在《凯蒂》一书中,同样出现在他所画的《圣乔治刺龙》上。

当这次艺术之旅结束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小米就拿起了她的凯蒂书,继续一幅幅地看,继续和凯蒂一起,感受那画中奇遇。

哈,艺术的魅力,名作的魅力,谁也抵挡不了。

猜你喜欢

拉斐尔奇遇蒙娜丽莎
可爱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永恒的恬静少年:拉斐尔
祷过山奇遇
奇遇
狐说——祷过山奇遇
拉斐尔 下
拉斐尔 上
我与猫的午后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