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2016-12-09寇嘉康壮壮
寇嘉?康壮壮
【摘 要】 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人生教育两个重要的阶段,两者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包含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铺垫;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给学生继续学习深造带来了无限的可能。针对目前大学新生教育中存在的与中学教育脱节的现象,应通过教育信息的衔接、班级概念的强化、内在动机的调动、家庭与学校的联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等途径,增强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新生教育;差异;有效衔接;途径
一、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符合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的教育规律,需要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制度、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每一个节点都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无论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等各个阶段,都应该做好教育的“无缝对接”。而其中高中毕业到进入大学生活的连接尤为重要。
首先,这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规律的需求。这一年龄阶段(18-25岁左右)的教育对象呈现出更多个体心理发展的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渴望独立自主,希望改变依赖承认的状况,要求取得和成人平等的地位与权力。但在经济上多数不独立,需要依赖家庭供给;日常生活中还不具备成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锁闭性逐渐增强: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自我意识觉醒,心里不成熟但自尊心很强,一些学生不愿向他人吐露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若成年人或教育者不能因势利导正确对待,则进一步促进了其心理上的锁闭。社会性逐步增强:理想、兴趣、动机、品德、世界观等个体意识倾向逐渐清晰和展开,大学时期层侧重于思想认识的社会性和交往的社会性,注重自我发展。所以,中学到大学的阶段同属于青年期,在心理发展上有许多共性,同时更有连续性和发展性,注重教育的衔接是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是教育系统健康发展的需要。无论教育系统的哪个教育阶段,均有着教育目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的集合,并且由诸多教育要素构成一定的组织形式。教育系统必须在合理划分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形成和谐的结构;教育系统必须发挥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关性,是他们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教育系统应及时了解教育现状,使个教育阶段相互了解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协同解决。要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实现,就必须加强教育结构和层次的衔接,是各级各类教育能为下一级教育做好铺垫。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两个相邻的阶段,则要注重其相互链接的重要性。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更多的是分化而非沟通,成为现有的高校新生教育工作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差异化对比
二者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与培养目标不同。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1]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2]总体看来,两个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有层次性,但也有联系。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成为当前普通中学现实中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学生的视角,具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环境的差异
中午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有基本固定的教室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中学校园门禁制度相比之下较大学严格。中学的课堂教学时间稳定,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几乎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不多。物理环境的相对固定,学生在班级内则有固定的友伴群,班主任则便于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与各类实践育人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状况等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
大学的环境相对开放,开放的校园,开放的教室,不甚紧凑的课程,开放的校园活动,淡化的班级的概念,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更多,兴趣选择性范围更大,造成学生的流动性增强。学生的相对固定的管理者一般为学生辅导员,不再以班为单位配备有效的管理者,管理模式宽松。
2、教学方式的差异
中学教学方式与人才选拔制度有关,高考是重要的指南和风向标。中学教育在教学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虽然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上学校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高考的压力迫使中学的课程讲授目标以分数论,目标明确。
高校的教育没有升学的明显压力,学分制、选课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选择上更具有主动性。在教学方面则采用比较自由开放的方式,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少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明确的指标性的要求。中学期间以高考为目标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上父母老师的督促,同时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初入大学时的不知所措。
3、生活方式的差异
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生活依赖于学校和家长。学习规划主要由学校负责,生活管理主要由家长负责。事实上,这种做法却使得高中生丧失了很多基本的生活技能,导致了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
现有的高校寄宿制集体生活,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要求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具备合理的消费观。高校开放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信息和人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应对能力。而现实中因为不具备这些能力在新环境里产生不适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活的情况屡见之。
4、友伴群的变化
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区域有限,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友伴群,几年里都相对固定,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在学习和升学上,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少,人际关系并不复杂。
进入大学后的友伴群关系需要重新建立和组合,但不仅限于班级,可跨越专业、年级、院系、校际、校内外。而重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网络较以前是相对复杂的,如地域上的更大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三观”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等等。对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实质上是在中学期间甚至更早期就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中学时期没有显现出来的问题,到大学期间由于环境的倒逼而显现,个别学生出现没有安全感、自我封闭、交流障碍,甚至更严重的情形。
5、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区别
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学校都在探索创新更加有效的思想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所有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仍在于密集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占据着绝大多数时间。高中期间关于思想教育课程固定的开设几乎停滞,学生思想教育也采用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但在升学的压力下,思想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中学的德育实施与教学结合紧密。
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凸显。首先在低年级固定开设的“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其次,高校对党团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第三,树魂立德、树风立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由此依托党、团、班级、社团开展了许多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各类实践活动。第四,关注学生人格完善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隐性、显性的教育相互作用,潜移默化。高校的德育实施与学生工作结合紧密。
三、做好大学新生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
美国教育家杜威批判道:“训练与教育不同,仅是某些技能的获得。本性上的才能可训练到一个更高效率的程度,而并无新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但后者正是教育的目标。”[3]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决定了中学教育以“训练”为主的现状,导致了高中教育目标的窄化。当前高校与中学的联系,更多的是功利性的,比如抢夺优质生源,确切地说是抢夺高考高分生源。而在大学的育人实践中,学生显现出来的问题许多是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存在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现实中表现出明确的不一致性和断层,所以,高校在为新生开展教育活动的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育信息的对接
由于中学教育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对封闭,学生对于高校的了解多来源于招生宣讲材料、老师家长、朋辈、媒体报道,而从这些渠道了解的高校的信息相对单一。中学生对于大学情况的了解明显不足,对高校的性质层次、学科现状和发展、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校日常管理和生活等,或者了解片面、或者道听途说造成误解。大学的自由化程度有时也被中学老师和家长有意无意的夸大描述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不满意、对生活条件不满意、对压力不适应等问题。
高校新生教育中要设计全面的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阐释高等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其接收高等教育的目标,促使学生了解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期望。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支持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定位、构建个人发展蓝图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通常情况下,介绍校史、院况、专业教育是使学生认同自己大学生身份的起点,近两年来各高校以及二级院系尤其重视这一点,纷纷在学生入学前的暑假就利用网络媒体及各类自媒体平台,设计的生动活泼的校情介绍。而学生入校后的生活和管理则依靠辅导员老师、班主任老师以及朋辈教育进行。
2、班级概念的强化
大学生新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思想处于最具浮动性的时期,新生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点,而一些学生则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放任。这是比较典型的新环境适应期的表现,也反映出大学新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作为高校教育者,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能片面的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而需要引导和培养。而“班级”则是过渡期的最好载体。
如本文之前提到,较之于中学,大学期间班级的概念相对淡化。但考虑到新生身份转化和身份认同需要一定的过程,虽然教室这一物理环境不能承载“班级”活动区域,则只有依靠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风建设来强化班级的集体概念。这一时期的学生也最需要将相对固定的人群作为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基础,班级则是建立这种“友伴群”的“圈子”。同专业高年级与低年级的朋辈关系的建立在此时也尤为重要,便于新生对自身的身份认同。
3、内在动机的调动
大学新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自我意识发展,主体精神增强,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同时表现出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表现出不一致;渴望成才但普遍存在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独立意识很强但自理能力较弱。这些表现在中学期间也同样存在,但由于目标明确(高考)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问题并不显现。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进入大学是满足个人社会需求,如求知、成就、交往等的更高的途径,但却目标不清、定位不清,所以感到“迷茫”。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要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并且引导学生设立目标,这一目标即是学生所“需要”的,促使其寻找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由此产生内在发动机去激发其朝向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内的多种资源和平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刺激其内在动机的显现。
4、家庭与学校的联动
中学期间学生的家校教育十分紧密,而一旦进入高校,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许多家长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虽然许多高校初步建立起了家长联络制度,但对于教育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许多国外高校也把新生父母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之中。例如哈佛大学,每个哈佛新生的父母都会被邀请写一封信给哈佛本科院长,介绍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家长的关注点,以帮助学院更好地服务于新生,如搭配合适的室友。学校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本校,还邀请新生的家长来学校深度游,此外还安排参观宿舍,认识子女的同学,认识子女的父母们,选听孩子的一堂课,品尝食堂饭菜,参观校医院;心理医生跟大家将新生适应性问题,就业辅导部门跟家长将实习和就业问题,学校校长跟家长对话,回答父母的相关问题。[4]
现有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不具备成熟的处事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形成,突兀的以“上大学”作为学生“成年”的标志,而脱离家庭教育,是不具备科学性的。中国父母和子女的亲子关系,即便是在成年以后也非常亲密,影响力也大得多。将家长纳入到新生教育体系之中,发挥父母的家庭教育对新生的影响作用。学校把良好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的亲情角度能给予学生有效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也使得学校的教育者能更有针对性的做出判断和指导。
5、教育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强调新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引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以教育引导为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隐性教育为主;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内在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以线下教育为主。新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校园稳定安全教育等。在教育形式上反对一味灌输,如连续的讲座和报告,应采取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较强的形式如小组讨论、演讲、团队训练、观摩、社会实践等,增强入学教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中学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的对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高校新生教育是贯穿新生入学以后长期教育过程,而非几个星期的一蹴而就。新生教育也并非是解决大学新生所有问题的唯一途径。作为高校目前越来越重视的一项专项工作,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过渡期,它可改进和空间还有很大,但需要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作为生源提供者的中学教育机构共同重视。
【注 释】
[1] 叶瑞祥 沈晓量.中学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5.
[2] 倪明江.创造未来:工程教育改革研究[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34.
[3] [美]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4] 胡哲、邵天舒.中外高校新生入学的比较和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参考文献】
[1] 王颖.论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衔接——某师范大学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的启迪[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2] 陈慧敏.从中学教育解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信息科技,2007(23).
[3] 刘春腊,申秀英,徐美,刘沛林.大、中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 蒋雪岩.大学,应主动做好与中学人才培养的对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
[5] 毛青松.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研究[J].文教资料,2010.5.
[6] 盖丽娜,彭亚宁,刘颖超.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微[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3).
[7] 吴文龙,陈小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寇 嘉(1981-)女,陕西延安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