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中国实践
2016-12-09季华
季华
【摘 要】 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中国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主要是:主动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大力倡导人文外交。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实践
一、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定性分析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世界日益由孤立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在给人们带来新的全球性视野的同时,进一步诱发推动了工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当时工业化文明程度最高,有着“世界工厂”美誉的英国为例,在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二战以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先后在60年代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的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结构分层
“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超越了地理和政治的层面,涵盖范围及其广泛。习主席在去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度向公众阐释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大内涵。若从生态文明视阈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四大内涵进行解读,则应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各方面进行理解,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结构层次。
生态政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反之亦然。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与自然危机的出现,虽然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和方式出了偏差,但根本问题还是在人与人的关系相处上。国际政治上的各个行为主体都在攫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将地球资源仅仅视作为促进全球竞争而将利润最大化和需要最小化的成本,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冲突战争此起彼伏。而生态政治与传统政治不同,其提供了一个能为国际政治的各个主体所广泛接受的合作基础——人类共同体家园的存续问题。
生态经济:自世界市场开辟以来,人类的生产、消费等一系列行为都具有了显著的世界性特征。在此后短短时间内,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更是迅猛增长,成绩显赫。但因此付出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明显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究其根源在于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料的消费,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源的消耗。因此生态视阈下构建生态经济格局的基础就在于重塑能源。能源的可持续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必须尽快在全球倡导建立一个以政府为平台的能源合作机制,达成“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这一人类共识,推动建立创新体系,努力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发达国家要突破旧思维的禁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实现双赢、共赢。
生态安全: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意识形态的对立等问题。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逐步意识到最有可能消灭人类本身的不是国家、民族、宗教间的战争,而是日益严峻的生态安全。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生态安全已不再仅仅是影响某一国,某一个地域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共同体所要面对、解决的难题。区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危害不断延伸、延续、综合,逐渐扩展至全球,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无时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于生态安全问题,各国要达成共识,积极承担责任,打破各自为政的治理格局,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尽快达成全球生态安全公约,防止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引发诸如社会动荡等问题。
生态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成为人类共识,除却政治、经济利益的根本需求,更需要寻求文化支撑。生态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域的各种文化因子综合塑造的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生态文化就是从传统的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过渡。生态文明与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命运息息相关,能否创建出生态文明,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行动与努力,因此必须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约束自身不当行为,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己力。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实践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命运共同体”的提法写入党代会报告,指出在一个地球、一个世界下,各国人民所共同期望的是一个和平的环境。各国应相互信任、谅解、并积极开展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我党在积极打造美丽中国的同时,也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着力推动美丽世界的建设。
1、主动转变发展模式
从“五位一体”总布局到现今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实践,为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重申对绿色经济的承诺更加彰显了我党建设美丽中国,共创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当下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不局限于环境保护,而是关涉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制度体制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变革,强调通过调整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思路,着眼当前发展及未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产品生产能力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于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性。中国关注和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先后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2、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国政府坚持把本国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处理各种事项,贡献更多力量,迎接全球性挑战。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政府以创新性思维积极应对国际纠纷和摩擦,为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全球气候问题上,中国已从被动的回应者转变为积极的推动者。在促进第三世界发展的问题上,中国政府主动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致力于提高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现实来看,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员,未来中国应在全球的诸多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3、大力倡导人文外交
生态视阈下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地理环境、文化习俗、民族信仰等因子纳入生产发展模型来考察。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特征之一就是倡导在互信、合作中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中国倡导各国应互相信任,平等相待,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各国分享文明成果,以更加开阔的胸襟面对世界。习主席在呼吁建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时强调,双方应当相互分享,相互促进。中国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道路的权利,希冀以多样促发展,同时也致力于破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努力打造以“命运共同体”为共同价值观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建设共同体美好家园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淑瑞.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2] 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J].国际问题研究,2016.01.9-21+133.
[3] 饶世权,林伯海.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7.15-19.
[4] 叶小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7.
[5] 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求是,2013.04.53-55.
【作者简介】
季 华(1989-)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政治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