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2016-12-09杨瑞张涛
杨瑞?张涛
【摘 要】 高校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破难点问题,创新培育路径和方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做好顶层设计,凝聚主流话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方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人格养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引导,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偏离大学生的教育方向,违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无法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但同时,也要客观看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潮在学校中传播,特别随着境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各种网络媒体不断传播各种多元化的思想,使得面向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许多难点,这些难点恰恰又凸显了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过程中找到适合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路径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植根于内心的目的。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点
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出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网络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对学生对影响日益严重。在今天,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广播,传播更加迅捷、影响更加广泛、内容更加混杂,尽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和便利了,但是实际上受到各种思潮影响的机会却大大增加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受主流价值观影响教育的作用。
第二,外部势力有意识对校园开展渗透,争夺学生。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各种外部势力都企图渗透进校园,达到各自不可告人目的。有的是基于商业目的,打着做兼职、开讲座等名目开展广告推销;有的是基于宗教目的,在校园搞秘密传教;有的打着志愿服务等幌子,在大学生中搞意识形态的传播,一些所谓非政府组织鼓动学生认识所谓“社会阴暗面”、参加他们组织的所谓社会实践等等。这些外部势力的渗透都以新媒体的各种形式作为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不易察觉。
第三,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落后,教育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新媒体下的工作需要,亟需充实提高。一直以来,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队伍相对年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上比其他教育工作群体更好,但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准,工作任务不明确,本来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的辅导员整日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对于学生更像“保姆”而不是思想的引路人;思想政治课教师安于完成教学课程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对于新媒体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有效应对,课堂内容不能回答学生的现实困惑,教学上也不会运用新媒体手段,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
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直面目前新媒体下高校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也正因如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显得相当必要和紧迫。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讲,教育就是要立德树人,没有德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人”。德,必然是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而不能是其他意识形态下的范畴。当前,很多学生的成绩好,科技创新能力强,在知识层面上评价是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但是,一些学生信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在社会交往、为人处事上信奉“厚黑学”,一些学生干部官僚气十足,反映出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道德品质和精神层面的投入不足。
第二,从高校的工作实践来看,科研、教学一般被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造成了工作队伍上人心不稳,工作态度上敷衍了事,工作方法上原始单一,因而既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深度,也缺乏教育人应有的力度,更缺乏思想政治所应涵盖的广度。
第三,从现实的各种情况看,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后果。近几年来,涉及大学生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一些高学历学生,却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底线意识。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专职人员从事的工作局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需要高校从多个角度开展宣传教育,打破传统工作职能划分的界限,使所有部门都能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比如教务可以开设关于个人修养、道德礼仪方面的选修课;大学生科技创新可以引导学生怎样为弱势群体服务,开发出适合他们需要的科技产品发明等等,形成人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
第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改革旧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稳定、有底气、有尊严。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了主体教育任务,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确保了高校的稳定,使大学生能够保持基本的政治方向。但是,长期以来,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成绩一定程度上被低估,回报也与工作付出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三,提升教育者驾驭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工具的能力,凝聚主流话语。一些辅导员开设了QQ群、微信群,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但主要是立足于事务性工作,还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思想教育。同时,缺乏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内容往往显得空洞、单调,说教多说服力差。这需要一线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关心时事、关心社会,选取感染力强、生动鲜活的案例、话语传播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内心的震动去理解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第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充分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正如安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侯惠勤教授指出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批判、抵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各种思潮的本质,特别是经过学术化的包装后,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堂而皇之的进入学生的视野,学生既缺乏理论辨别力,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往往容易被迷惑。实际上,很多社会思潮总是借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做文章,把一些现象解释为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把一些缺陷归结为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用鲜活的社会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检验理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内化成为学生的思想指南。
【参考文献】
[1] 张立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3.
[2] 王泱泱.互联网信息之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杨 瑞,女,河北沧州人,现为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张 涛,男,安徽芜湖人,现为南京邮电大学校办秘书科主任科员,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