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茶新品系白牡丹特征特性研究
2016-12-09李腊梅夏小欢裘君琳
付 杰, 李腊梅, 夏小欢, 黄 磊, 裘君琳
(1.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绍兴 312003;2.绍兴市经济特产站,浙江绍兴 312000)
白叶茶新品系白牡丹特征特性研究
付 杰1, 李腊梅2, 夏小欢1, 黄 磊1, 裘君琳1
(1.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绍兴 312003;2.绍兴市经济特产站,浙江绍兴 312000)
[目的]研究白牡丹特征特性,为白化茶新品种(系)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白牡丹和白叶1号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调查其移栽成活率、新梢生育期、芽叶性状、茶叶生化成分、耐旱性和抗性。[结果]白牡丹移栽成活率较高,丛成活率达74.8%,株成活率为67.7%;1芽1叶期百芽重较对照高3.1%;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达7.7%;耐干旱、抗假眼小绿叶蝉能力较强。[结论]白牡丹是一个具有较好适应性、病虫抗性和较好品质的白化茶新品系,适宜在绍兴茶区栽培。
白化茶;新品系;白牡丹
白化茶氨基酸含量高,茶汤滋味鲜爽,是一种名贵的茶叶产品[1-2]。安吉白茶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白化茶,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3]。茶树白化种质资源比较多,但真正有特色的很少,像安吉白茶一样,被开发利用并成为当地主要产业[4]的更少。为了筛选白化茶树种质资源,开展优质白化茶品种选育,笔者所在课题组对绍兴市茶区内的特异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2009年在绍兴鸠坑群体种中发现1株新梢芽叶白化的茶树,新梢叶片白化特征明显,白化表现稳定,暂命名为白牡丹,经过多年的单株选育已成为1个新品系,2012年以白叶1号为对照建立试验田进行观察对比,深入研究其特征特性,为白化茶新品种(系)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位于绍兴嵊州市贵门乡金银坞村,海拔405 m,年均气温17.5 ℃,全年日照时长约1 987 h,1月份平均气温4.5 ℃,7月份平均气温27.5 ℃,年降水量1 588 mm,土壤属于砂质棕壤,土壤全氮832 mg/kg、全磷474 mg/kg、全钾3 676 mg/kg、有机质26.3 mg/kg,pH4.35。
1.2 材料 白牡丹为本地原生种,1年无性系扦插苗;对照白叶1号是在绍兴广泛栽培的白化茶品种,为1年生无性系扦插苗。
1.3 试验设计 2012年3月,每个品种(系)设1个小区,3次重复,小区长10 m,小区面积15 m2,双行双株栽培,丛距40 cm,行距60 cm,统一肥水管理。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1.4.1 移栽成活率。定植1年后对参试品种(系)移栽成活率进行调查记录。株成活率=成活株数/总株数×100%;丛成活率=成活丛数/总丛数×100%[5]。
1.4.2 新梢生育期。2015—2016年连续2年春季在每个试验小区选5丛新梢,每丛选择修剪口以下第1个带叶健壮芽为调查对象,记录鱼叶、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日期,茶芽萌动后每隔1 d记录1次(30%的被观察芽达到物候时段时作为观察记录标准点)[6]。
1.4.3 芽叶性状。2016年春季,在每个试验小区的不同点随机选取10株,分别对1芽1叶期和1芽2叶期的芽叶长度和百芽重进行调查记录。
1.4.4 茶叶生化成分。2016年春季检测茶叶样品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游离氨基酸检测参照GB/T8314—2013;茶多酚检测参照GB/T8313—2008;咖啡碱检测参照GB/T8312—2013;水浸出物检测参照GB/T8305—2013。
1.4.5 耐旱性。2013—2014年8月下旬用自然鉴定法调查参试品种(系)的耐旱性。
1.4.6 抗性。2013—2014年连续2年采用田间调查法[3],对参试品种(系)的假眼小绿叶蝉和其他病虫害进行田间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特征 白牡丹属灌木型,树冠开张,分枝性强,成龄叶片近椭圆形。春季新梢叶色嫩白,叶柄部位稍绿,白化期为20 d左右。白化期过后,成龄叶色逐渐返绿,叶质软,叶齿圆,茸毛较少。春季芽叶持嫩性较好,适宜制做针形茶。
2.2 移栽成活率 2013年3月,调查了白牡丹的移栽成活率。由表1可知,白牡丹株成活率比对照高2.3百分点,丛成活率比对照低1.4百分点。
表1 参试品种(系)移栽成活率
Table 1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testing variety(strain) %
2.3 新梢生育期 2015、2016年对白牡丹的生育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白牡丹1芽1叶期在4月5日,1芽2叶期在4月10日,2016年白牡丹1芽1叶期在4月2日,1芽2叶期在4月6日(表2)。
表2 参试品种(系)新梢生育期
2.4 芽叶性状 2016年观测了白牡丹的芽叶性状,白牡丹1芽1叶期芽叶长度、百芽重分别为2.32 cm、 13.2 g,分别比对照高1.3%、3.1%;1芽2叶期芽叶长度、百芽重分别为3.23 cm、17.3 g,分别比对照高1.3%、3.6%(表3)。
表3 参试品种(系)芽叶性状
2.5 茶叶生化成分 2016年检测了白牡丹1芽2叶期时制作的茶叶的生化成分,白牡丹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高2.3个百分点、水浸出物比对照高0.8个百分点,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对照低(表4)。
表4 参试品种(系)茶叶生化成分
2.6 耐旱性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8月下旬对白牡丹的抗旱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白牡丹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表5)。
表5 参试品种(系)耐旱性
2.7 抗性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6月中旬调查了白牡丹对假眼小绿叶蝉和其他病虫害的抗性,结果表明,白牡丹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较强,无其他明显病虫害(表6)。
表6 参试品种(系)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
3 小结
通过2012—2016年的系统观察和调查试验表明,白牡丹属灌木型白叶茶树品系,移栽成活率较高,丛成活率达74.8%,株成活率为67.7%,比对照高2.3百分点;1芽1叶期百芽重较对照高3.1%;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达7.7%;耐干旱、抗假眼小绿叶蝉能力较强。综上表明,白牡丹是一个具有较好适应性、病虫抗性和较好品质的白化茶新品系,适宜在绍兴茶区栽培。
[1] 林盛有.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茶叶,2004,30(3):143-145.
[2] 陆建良,梁月荣,倪雪华,等.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9,25(3):245-247.
[3] 王开荣.白茶种质资源利用刍议[J].茶叶,2003,29(4):217-219.
[4] 李素芳,陈树尧,成浩.茶树阶段性返白现象的初步研究[J].中国茶叶,1994(2):26-27.
[5] 陈亮,虞富莲,杨亚军,等.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 闵彩云,贾尚智,金孝芳,等.优质茶树资源创新与育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2769-2771.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Tea New Strain White Peony
FU Jie1,LI La-mei2,XIA Xiao-huan1et al
(1.Shaox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oxing,Zhejiang 312003;2.Shaoxing Economic Specialty Station,Shaoxing,Zhejiang 312000)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peony,provide basic data for breeding and promotion of white tea varieties (or strains).[Method] Field contrast experiments of white peony and white 1were carried out.Th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new shoots growth period,bud leaf traits,biochemical components,drought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Result]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white peonyis was high,the clump survival rate was 74.8%,the survival rate of strain was 67.7%.100-bud weight in 1 bud 1 leaf period was 3.1% higher than control.The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of leaf was7.7%.White peonyis was resistant to drought andEmpoascavitis.[Conclusion]White peony is a new strain of white tea with better adaptability,disease and insect resistance and good quality,which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Shaoxing tea area.
White tea;New strain;White peonyis
付杰(1979- ),男,山东广饶人,农艺师,硕士,从事茶树育种及茶叶新品种研究。
2016-09-07
S 571.1
A
0517-6611(2016)31-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