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跨海斜拉桥抗震装置研究
2016-12-09王兹刚
王兹刚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07)
大跨度跨海斜拉桥抗震装置研究
王兹刚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07)
大跨度跨海斜拉桥的基础多采用高桩承台形式,承台尺寸较大且桩基础自由桩长较长,给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带来较大挑战。以通明海特大桥主桥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几种不同的抗震设计装置,为大跨度跨海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跨度;斜拉桥;高桩承台;抗震装置
大跨度跨海斜拉桥的基础形式多采用高桩承台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较大;由于主跨跨越主航道处水深一般较深,并且要考虑长期冲刷对河床的影响,桩基础自由桩长往往较长;海洋环境风速较大,结构设计时要兼顾抗风、抗震要求[1]。因此,除需在概念设计中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外[2],往往还需设置必要的减隔震装置[3]。
桥梁常用减隔震装置主要有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钢滞回阻尼器及液压阻尼器等[4]。而对于斜拉桥,常用装置主要有粘滞阻尼器[5-7]、铅芯橡胶支座[8]、弹性连接装置[7]及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9]等。本文以通明海特大桥主桥为研究基础,提出几种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经济、安全、耐久、可靠的抗震方案。
1 工程背景
通明海特大桥跨越湛江东海岛通明海域,该处场地特征周期在重现期2000年时达到1.1 s;考虑一般冲刷后,主桥主塔处桩基的自由长度达到30 m,因此,对抗震提出较高要求。为了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需对结构进行减隔震设计。
桥梁中常用的阻尼器有速度相关型和位移相关型2种,速度相关型如粘滞阻尼器,位移相关型如钢阻尼器[10]。方案设计阶段尝试几种不同的减隔震装置,主要有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粘滞阻尼及钢阻尼等,对各种装置的减隔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1 结构布置
通明海特大桥主桥跨径布置为146 m+338 m+146 m,采用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结构形式,结构体系采用半漂浮体系。塔梁间及过渡墩处分别设置2个单向支座,横向约束,纵向可自由活动。桥梁结构布置及各构件尺寸如图1~图3所示。
图1 桥型布置图
图2 主梁横断面图
图3 主塔结构图
1.2 地震动
根据《安评报告》,E1及E2下(即重现期分别为475年及2000年)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公式为
(1)
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参数见表1所列;反应谱曲线如图4所示。
表1 加速度反应谱参数
图4 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地震动输入采用重现期为2 000 a的7条人工地震波,该7条波与重现期为2 000 a的加速度反应谱对应,结构地震反应(内力、变形和位移)取7条人工波地震反应最大值的平均值。
1.3 有限元模型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 2000 建立动力分析计算模型,主梁、桥墩及桥塔均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减隔震装置C型钢阻尼及双曲面支座采用Plastic(Wen)单元模拟,粘滞阻尼采用Damper单元模拟。主梁节点和斜拉索吊点以及桥塔与拉索锚固区用主从关系模拟;承台近似刚体进行模拟,质量堆积在承台质心;在承台底采用6个方向的弹簧对桩基础进行模拟。由于引桥对主桥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11],模型中同时建立两端各一联引桥。
2 纵向减隔震装置
结构采用半漂浮体系,过渡墩支座及主塔支座纵向均无约束。为了降低结构在纵向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塔梁间采用2种减隔震方法,即纵向粘滞阻尼和纵向钢阻尼进行分析,并与纵向不采用减隔震装置进行对比。粘滞阻尼器方案为1个塔梁间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为3 000 kN/(m/s)0.4,阻尼指数为0.4。钢阻尼方案为1个塔梁间设置2个C型钢阻尼器,屈服力为4 000 kN。3种设计方案对比如图5所示。
图5 纵向地震下反应内力及梁端位移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纵向地震作用下,不采用减隔震装置时,结构内力及梁端纵向位移均较大,尤其是梁端位移。采用钢阻尼或粘滞阻尼均取得良好的减隔震效果。在给定参数下,粘滞阻尼效果优于钢阻尼。粘滞阻尼对斜拉桥地震下的位移有较好控制效果[12],本桥塔梁间的纵向减隔震装置最终采用粘滞阻尼方案。
3 横向减隔震装置
3种减隔震方案对比如图6所示。
图6 横向地震下反应内力及支座变形
过渡墩支座及主塔支座横向均约束,塔梁间减隔震设计选取双曲面支座、横向钢阻尼、横向粘滞阻尼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同样,粘滞阻尼器方案为1个塔梁间设置4个粘滞阻尼器,阻尼系数为3 000 kN/(m/s)0.4,阻尼指数为0.4。钢阻尼方案为1个塔梁间设置2个C型钢阻尼器,屈服力为4 000 kN。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方案为1个塔梁间设置2个双曲面支座代替单向支座,双曲面支座摩擦系数为0.02,曲面半径为5 m。通过3种方案对比看出,双曲面支座难以取得理想的减隔震效果,在地震作用下支座变形较大,而又没有有效降低地震内力。钢阻尼或粘滞阻尼均取得良好的减隔震效果,在给定参数下,钢阻尼的效果优于粘滞阻尼。本桥塔梁间横向减隔震装置最终采用钢阻尼方案。
4 钢阻尼减隔震装置参数分析
为了进一步优化横向钢阻尼装置的减隔震效果,在钢阻尼屈服前刚度、屈服后刚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分析屈服力对减隔震效果的影响。分别选择2 500 kN、4 000 kN和8 000 kN屈服力进行计算对比。参数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阻尼地震下反应内力及支座变形
由图7可知,3种不同屈服力情况下,当屈服力不大时,随着屈服力的增加,地震内力有减小的趋势,但是并不明显;支座变形则随着屈服力的增大显著降低。因此,鉴于屈服力越大,则装置尺寸越大,不利于结构设计安装,本桥横向钢阻尼屈服力最终选取4 000 kN。
5 结 论
(1) 纵向地震作用下,采用钢阻尼或粘滞阻尼均能取得良好的减隔震效果。经对比分析,本桥采用粘滞阻尼方案。
(2) 横向减隔震方案中,双曲面支座难以取得理想的减隔震效果,钢阻尼或粘滞阻尼均取得良好的减隔震效果。在既定参数下,钢阻尼的效果优于粘滞阻尼,本桥采用钢阻尼方案。
(3) 通过对钢阻尼器的参数分析,当屈服力不大时,随着屈服力的增加,地震内力有减小的趋势,然而并不明显,支座变形则随着屈服力的增大显著降低。
[1] 刘士林,王似舜.斜拉桥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闫 东,袁万城.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345~1348.
[3] 刘本永.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4] M J N 普瑞斯特雷,F 塞勃勒,G M 卡尔维.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M].袁万城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 胡庆安,崔 刚,刘健新.粘滞阻尼器在斜拉桥减震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2006(8):77~79.
[6] 王天亮.液压阻尼装置在斜拉桥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桥梁建设,2009(S2):72~77.
[7] 高 永,刘慈军,彭天波,等.阻尼器和弹性索组合使用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08,24(5):71~76.
[8] 布占宇,陈 剑.铅芯橡胶支座在三塔无背索斜拉桥中的应用研究[J].空间结构,2011,17(4):69~75.
[9] 彭天波,李建中,范立础.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开发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76-180.
[10] 杨喜文,张文华,李建中.大跨度斜拉桥横桥向减震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1):86~92.
[11] 张文学,王景景,鲍 艳.斜拉桥与引桥地震碰撞影响因素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31(23):115~117,127.
[12]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38~43.
2016-05-27;修改日期:2016-05-31
王兹刚(1985-),男,山东巨野人,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U448.27;U442.55
A
1673-5781(2016)03-03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