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临床研究

2016-12-09谷红霞张庚良赵晓萍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封包动脉血糖尿病足

刘 京 谷红霞 张庚良 陈 贤 杨 娜 赵晓萍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临床研究

刘 京 谷红霞1张庚良 陈 贤 杨 娜 赵晓萍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患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踝肱指数(ABI)的影响。方法 将66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糖尿病足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对照组行温水浸泡双下肢。2组均干预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及患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腘动脉血流峰值、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ABI值变化。结果 2组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患肢腘动脉血流峰值、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虽较干预前有所增加,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及ABI与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用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局部微循环。

糖尿病足;中药疗法;太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基础包括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两部分[2],临床表现为患肢麻木、疼痛,运动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等,严重者会出现足部溃疡甚至感染,晚期致残率高,治愈率较低,严重者可导致高位截肢,导致患者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糖尿病足尚无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干预0级糖尿病足,防治其进一步恶化,预防足溃疡,是降低糖尿病截肢率的最有效手段。中医学将糖尿病足归为痹证、脱疽等范畴,在治疗0级糖尿病足上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封包联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33例,并与常规干预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②Wagner分级[4]为0级;③患肢血管壁增厚,血流速度减慢;④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患肢踝肱指数(ABI)<1.0;⑤伴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冷感及麻木感。凡具备①②或①③⑤或①④⑤项即可诊断为0级糖尿病足。中医诊断: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制订的《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中相关内容确诊[5]。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排除入组前2周内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凝及纤溶剂等药物者;血糖控制不稳定者;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感觉障碍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一般资料 本研究66例患者均为2014-08—2015-08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根据单盲法和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及患肢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试验组(n=33)对照组(n=33)性别 男(例)1315 女(例)2018年龄(岁)38.56±6.3139.12±7.41病程(个月)14.14±5.0113.76±6.06FPG(mmol/L)7.03±2.576.91±2.45ABI0.87±0.290.85±0.31

1.3 干预方法

1.3.1 一般治疗 2组患者均行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及护理,包括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内,糖尿病饮食,注意保护足部,避免外伤。

1.3.2 试验组 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封包联合足太极操。

1.3.2.1 中药封包 药物组成:桂枝10 g,制川乌头10 g,黄芪20 g,当归12 g,赤芍药15 g,川芎12 g,牛膝10 g,鸡血藤30 g,红花6 g。取穴:患肢足三里、涌泉、三阴交、阳陵泉、解溪、阴陵泉、委中穴。每次选2~3个穴位交替使用。将中药封包水煎沸煮20 min左右后,用持物钳夹起,适当沥干中药汤汁,放置无菌纱布上包裹备用。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所选穴位,将无菌纱布包裹的中药封包置于穴位后,用飞利浦远红外线治疗仪(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HP3631型)照射,每次30 min。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决定无菌纱布层数,治疗期间增加巡视次数,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情况,同时询问患者对温度的反应,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暂停使用[6]。

1.3.2.2 足太极操 指导患者进行足太极操。第1节:患者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并拢,向外伸直双腿,以踝关节为轴先伸直双脚,使脚面和双腿在同一直线上,再收回双脚,使脚面和双腿垂直,配合呼吸,伸时呼气,收时吸气,动作重复,持续15 min。第2节:患者跪坐在床上或厚垫子上,先深吸气,呼气时缓慢向后坐,臀部贴脚后跟,吸气时缓慢抬起,大腿和小腿垂直,重复动作15次。第3节:患者仰卧平躺在床上,左脚面、大腿、小腿在一条直线上,先深吸气,然后呼气,左腿脚保持一条直线从床面缓慢抬起到垂直床面的高度,停顿10 s,调整呼吸,再吸气,左腿脚缓慢放回床面。然后右腿脚重复同样动作,两腿交替各15次。第4节:患者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深吸气,然后呼气,弯腰右手去摸左脚面,如果摸不到脚面,双侧大、小腿肌肉有抻拉感也可。动作要缓慢,防止引起头晕,必要时由他人协助完成上述动作。同样方法左手摸右脚面,动作各重复15次。每次2次,早、晚饭前各1次。

1.3.3 对照组 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用38~40 ℃温水浸泡双下肢,每日2次,每次30 min。

1.3.4 疗程 2组均干预4周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评定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及患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腘动脉血流峰值、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ABI值变化。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2倍或2倍以上,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1倍或1倍以上,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部分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恶化:症状、体征加重,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较治疗前缩短,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加重[7]。

2 结 果

2.1 2组干预前后患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及ABI变化比较 见表2。

干预组(n=33)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3)干预前干预后腘动脉血流峰值(mm/s)49.23±3.1250.61±4.8049.32±3.5650.56±3.25胫后动脉血流峰值(mm/s)44.15±6.3748.73±5.11*△45.12±4.8146.21±3.83足背动脉血流峰值(mm/s)42.41±7.0146.74±7.81*△43.31±6.8844.01±6.16患肢ABI0.87±0.291.16±0.09*△0.85±0.311.03±0.08*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对照组干预后患肢腘动脉血流峰值、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虽较干预前有所增加,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值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腘动脉血流峰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胫后动脉血流峰值、足背动脉血流峰值及AB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3。

试验组(n=33)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3)干预前干预后全血黏度(高切)(mPa·s)5.93±0.685.01±0.71*△6.01±0.615.45±0.65*全血黏度(低切)(mPa·s)13.11±0.8210.55±0.78*△13.41±0.7711.73±0.81*血浆黏度(mPa·s)1.71±0.351.41±0.31*△1.77±0.341.52±0.34*纤维蛋白原(g/L)4.13±0.523.10±0.48*△4.21±0.533.56±0.43*最大血小板聚集率(%)66.49±8.2555.78±7.46*△65.83±8.8759.24±7.8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4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糖尿病足是目前临床上难治疾病之一,往往同时存在神经和血管双重病变,此外,感染、足部畸形、异常步态、外伤亦是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8-9]。糖尿病足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引起患者重视,一旦发生溃疡,则难以治疗。Wagner分级法将糖尿病足分为0~5级,这个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可以通过临床干预减缓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截肢率。所以,尽早发现及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0级糖尿病足是指还没有发生糖尿病足溃疡,但已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病情较轻,临床治疗简单易控,故本研究选择此类患者为研究对象。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足的根本基础,主要原因有微血管本身的病变、血小板黏附性增高、纤维蛋白原升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改善微循环是控制0级糖尿病足的有效途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可以宏观反应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10],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ABI则可反应患肢局部微循环状态[11-12],因此通过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对临床疗效的评估具有较好的价值。西医治疗糖尿病足具有疗效不确定、副作用大的缺点,而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治疗优势。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主要病因为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虚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滞不行。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血行不畅,肢端失养;瘀久生热,炼津为痰,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13]。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本研究对0级糖尿病足的护理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温水浸泡洗浴,而采用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康复指导,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药封包技术是近些年来推广的一种实用技术,该技术通过辨证选用一定疗效的药物,通过湿热敷使治疗包中的中药成分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或穴位发挥药效[14-15]。同时配合远红外线治疗仪,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药物吸收。本研究所用中药方中,黄芪健脾益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活血养血,化瘀而不伤血;赤芍药、红花、川芎助当归活血祛瘀;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加强活血化瘀之力;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之功效;涌泉乃肾经首穴,有滋肾益阴之用;三阴交健脾益血;三穴合用,气阴双补。阳陵泉、委中疏调经脉,活血通络;解溪属足阳明胃经穴,可促进气血生化。本研究将中药封包放置于以上穴位,具有穴位刺激及药物作用的双重功效,更有利于促进血运,改善微循环。但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中药封包的禁忌证:①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②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③对药包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④治疗部位皮肤不完整者不宜使用。同时治疗过程中也应加强护理巡视,避免温度过高对患者造成烫伤等。

足太极操是我们根据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中医康复训练的要求创造的一套锻炼保健操,具有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通过肌肉的有节奏的舒缩,配合有效的呼吸,提高周身组织的含氧量,促进肢端血液和淋巴回流,加速足部微循环,尤其适用于0级糖尿病足伴足部水肿的患者[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封包结合足太极操干预0级糖尿病足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患肢血流动力学指标、ABI值,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另外,治疗过程中应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讲清楚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水平,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指导其正确规范应用中药封包及足太极操康复锻炼,以期尽早缓解临床症状[18],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这正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的最好体现。

[1] 方福生,田慧,于英,等.定期糖尿病普查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6):642-645.

[2] 钟书凌,黄冬荷,练桂英,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对糖尿病足预防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10-11.

[3] 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6.

[4] 谷涌泉.糖尿病足病诊疗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46.

[5]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8-625.

[6] 李慧枝,简小兵,王文英.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熏洗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3,44(5):9-11.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2-53.

[8] 彭智,黄海华,郭晓瑞,等.糖尿病足病因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0,31(11):1500-1502.

[9] 许樟荣.糖尿病足病的防治:糖尿病足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85-487.

[10] 张秋玲,宁锂,寿岚,等.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糖尿病足关系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71-73.

[11] 范冠杰,黎永富,李双蕾,等.糖足方为主治疗糖尿病足及其对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1):35-37.

[12] 谢燕,陶娟,方玲娜,等.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VPT、ABI和TBI测定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21(7):152-153.

[13] 王政琨,吕延伟.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06,21(6):415-416.

[14] 刘扬,常红,王晶心.中药封包治疗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自觉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3):1161-1163.

[15] 陈茜,叶婷,冯程程,等.中药封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9):1337-1339.

[16] 尚画雨,张丹,王瑞元,等.高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尿病作用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8):793-798.

[17] 叶晶,陈利群,白姣姣,等.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运动锻炼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7):77-79.

[18] 曹月琴,顾亚萍,范海波,等.手把手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训练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6,16(1):27-29.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34

刘京(1982—),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

R587.290.531

A

1002-2619(2016)09-1406-04

2016-07-12)

1 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猜你喜欢

封包动脉血糖尿病足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勘误声明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