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疗法不同留罐时间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6-12-09廉安琪杨皓月张耀巍
廉安琪 张 虹 杨 璐 杨皓月 张耀巍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050)
竹管疗法不同留罐时间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廉安琪 张 虹1杨 璐 杨皓月 张耀巍△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050)
目的 观察竹管疗法不同留罐时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行竹管疗法留罐10 min治疗,对照组30例行竹管疗法留罐5 min治疗,2组均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颈项部肩胛放射痛、上肢放射痛、眩晕及头痛评分构成比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5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颈项部肩胛放射痛、上肢放射痛、眩晕、头痛评分构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颈项部肩胛放射痛评分构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竹管疗法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留罐10 min效果优于留罐5 min,尤其是对于颈型颈椎病效果更显著。
颈椎病;拔罐
竹管疗法属于中医传统疗法—拔罐疗法中的一种绿色疗法,常用于治疗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证,具有经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特点[1]。其集刺络、拔罐、热疗、药疗等于一体,对颈肩腰腿痛等疾患有显著疗效。但目前行业内尚缺乏相应的竹管疗法标准化,较少对竹管疗法操作原理进行研究。
近年来我们对竹管疗法操作进行了物理性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确定了竹管疗法的优势病种为颈椎病。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颈椎节段不稳、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凡外感风寒湿症,按经络穴位施竹管疗法,可驱风寒祛湿邪,疏通血脉,温经通络,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疾病可愈也……”说明颈部劳损或感受风寒,导致经络闭阻,气血不通,竹管疗法可治之[3]。本研究旨在以竹管疗法治疗颈椎病,观察留罐10 min与留罐5 min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的诊断标准确诊,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中医诊断及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辨证为风寒痹阻型、劳伤血瘀型、肝肾不足型3种证型。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20~70岁之间(包括20、70岁),性别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有手术指征者;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皮肤破溃、过敏体质及严重皮肤病患者;病情危重,难以对本疗法行确切评价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或正准备妊娠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2013-08—2014-08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3.978±8.807)岁;病程10~122个月,平均(64.673±9.058)个月;分型:颈型10例,神经根型6例,椎动脉型14例;辨证:风寒痹阻型7例,劳伤血瘀型14例,肝肾不足型9例。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1~68岁,平均(42.350±8.075)岁;病程9~120个月,平均(62.673±9.012)个月;分型:颈型10例,神经根型6例,椎动脉型14例;辨证:风寒痹阻型4例,气滞血瘀型15例,肝肾不足型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 取穴:参照《针灸学》中颈椎病治疗选穴[6]。主穴:大椎、肩井(双侧)、风池(双侧)、颈夹脊(双侧)、后溪(双侧)。风寒痹阻型加风府;劳伤血瘀型加膈俞;肝肾不足型加肝俞、肾俞。器具选择:将直径为3~5 cm的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 cm或8~10 cm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管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管口光滑平整。操作方法:先将竹管放于煮沸的药液中(药物组成:制川乌头、制草乌头、透骨草、伸筋草、骨碎补、桑寄生、杜仲、红花、当归、桃仁、丹参、葛根等)[7],然后用镊子夹出,再将药液甩干,迅速放置于所选穴位表面,借助药液的热力排出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穴位。留罐时间:留罐10 min。1.3.2 对照组 取穴、器具选择、操作方法同治疗组。留罐时间:留罐5 min。
1.3.3 疗程 2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包括颈项部肩胛放射痛、上肢放射痛、眩晕及头痛评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4]。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4]。临床痊愈:疼痛、麻木及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显效:疼痛、麻木及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有效:疼痛、麻木及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无效:疼痛、麻木及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3 统计分析软件。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两组间整体比较检验水准α=0.05。对定量数据以例数、均数、标准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各组组间或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评分构成情况比较 见表3、4、5、6。
表3 2组治疗前后颈项部肩胛放射痛评分构成情况比较 例(%)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颈项部肩胛放射痛评分构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上肢放射痛评分构成情况比较 例(%)
由表4可见,2组治疗后上肢放射痛评分构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表5 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构成情况比较 例(%)
由表5可见,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构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表6 2组治疗前后头痛评分构成情况比较 例(%)
由表6可见,2组治疗后头痛评分构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3 讨 论
颈椎病属中医学项强、颈肩痛、痹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肝肾虚损,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筋肉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客于经脉,致气滞血瘀,经络痹阻,不通则痛;血脉不通,筋脉失其濡养,故而患肢麻木[7]。证属本虚标实,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经络为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督脉、手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均行于颈项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本研究取大椎,其属督脉,为诸阳之会,可激发一身之阳气,通经活络;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可通调督脉及太阳之经气;肩井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可活络消肿;风池为手少阳、阳维之会,能壮阳益气,祛风除湿。颈夹脊为局部取穴,可疏理局部气血。本研究诸穴远近相配,共奏祛风散寒、理气止痛、舒筋活络之功。
竹管疗法也称“中药拔罐”,即将竹管用药水煮热后,通过负压吸附在病灶体表皮肤,增加皮肤表面局部血流灌注量,可使皮下毛细血管充血、破裂,致皮肤表面出血、淤血,形成溶血现象,并释放类组织胺物质,随血液循环流遍周身,激发免疫反应,减少自由基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其不同于其他拔罐法之处在于,竹管疗法兼具拔罐的机械刺激、熏蒸、药物多重作用。竹管经药液煎煮后,温度升高,管内充满温热的药液蒸汽,一方面熏蒸局部肌肤,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痹的作用;另一方面药液蒸汽通过毛孔和穴位直接吸收入经络,随经络运行遍达周身,起到补肝肾、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此外,本研究还对纳入的病例进行了辨证论治,增强了竹管疗法的作用[8]。本研究药液中,制川乌头、制草乌头温阳散寒止痛;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络;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红花、桃仁、丹参活血祛瘀;当归养血活血;葛根走太阳,直达颈项以解肌舒筋。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解肌透邪、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研究证实,拔罐5 min后皮肤表面局部血流灌注量可达到峰值[9-10],但临床拔罐多选10 min,本研究旨在观察留罐时间对于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若留罐时间长短无差异性,则临床上可减少留罐时间,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结果显示,留罐10 min及留罐5 min对颈椎病均有效,但留罐10 min的疗效优于留罐5 min,说明留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另外,研究结果显示留罐10 min较留罐5 min可以明显改善颈项部肩胛放射痛症状,但对上肢放射痛、眩晕、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差异,对应颈椎病的临床分型,说明留罐10 min较留罐5 min对颈型颈椎病效果更明显,但对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时间短、样本量较小,可能会降低观察指标的稳定性,影响推断总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且会导致检验效能偏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研究主要观察竹罐疗法不同留罐时间对疾病整体疗效的影响,故并未对疾病的西医分型及中医证型加以限制,有待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观察。
[1] 赵萌.竹罐治疗颈型颈椎病98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1):20-21.
[2] 励建安.康复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20-228.
[3] 游昌华.竹罐法治疗肩周炎8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39.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6]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3.
[7] 刘英,王清贤,祛风止痛透骨散热熨联合经络松筋拍打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7):990-992.
[8] 李晓娟,李殿忠.中药外敷热熥结合竹罐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917-918.
[9] 毛林焕,孟向文,曹云.竹罐疗法不同留罐时间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6,33(3):151-154.
[10] 赵萌,曹云,刘斌,等.竹罐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117-118.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27
廉安琪(1986—),男,医师,学士。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手法整脊治疗颈肩腰腿痛疾患。
R681.531;R244.3
A
1002-2619(2016)09-1385-04
2014-11-19)
△ 通讯作者: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050
1 天津市海河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