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的观察与研究

2016-12-09李莉萍杨玲花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科精神病

李莉萍,杨玲花

(武汉市优抚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3)

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的观察与研究

李莉萍,杨玲花

(武汉市优抚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3)

目的 探讨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社区接受护理的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开展社区护理,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精神疾病治疗、预防、保健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指导、家庭访视等服务。观察护理后产生的效果。结果 患者及家属获得更多护理保健方面的知识,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减少复发,效果显著。结论 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症状,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取得显著成效,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社区;精神科;护理

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治疗和早日回归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1]。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开展社区精神科护理后,可以增强精神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复发[2]。本文对在社区接受精神科护理的精神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其中118例在社区接受精神科护理后,均改善疾病状况,取得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社区接受护理的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86例,平均年龄(33.6±12.4)岁;病程1~24个月;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19~55岁;(3)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智能障碍;其中有58例为精神分裂症,有26例为抑郁症,有12例为癔症,有9例为癫痫性精神病,7例为老年性精神病,剩余的8例为其他精神类型。

1.2 方法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指导、家庭访视、康复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家庭进行自我监护。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亲属协助观察,讲解常用禁忌语言、健康行为示范、行为诱导误区等。教会家属应急处理措施,如患者自缢时、癫痫发作时、冲动外走时、误服药物时等。创造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释放其心理压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精神患者120例进行回访,结果显示有118例满意,满意度为98.3%,有98例患者掌握了保健知识,有90例患者能够进行自我护理,没有1例出现自杀行为的。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患者获得更多精神疾病的保健知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复发,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精神疾病病程迁延,复发率和病残率均较高,多数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仍存在社交及认知缺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单纯的临床药物治疗,往往只能控制症状。患者的全面康复需要医院、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本组研究中,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有助于拓展护理的范围,使其从医院延伸到家庭,进而走向社会。在以往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只能在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不能进行长期、有效的延续服务。再加上精神患者的特殊性,家属对患者婚姻、职业、地位的考虑,更希望患者在家得到治疗。但是,患者与家属不具备精神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给家庭护理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社区护理不但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同时提高医院的声誉,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给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具有快捷、经济的特点。在护理的过程中,包括治疗、预防、康复护理等。在以往的医院工作中,以治疗为重点,忽略了预防康复教育方面的作用。实施社区护理后,护理人员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康复活动,使患者获得疾病知识,促进康复。同时,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有助于社会功能的快速恢复。另外,在社区护理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后,介绍社会技能知识,指导患者主动学习,鼓励患者走出家门,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精神医学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亲切,反应灵敏,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与技能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社区开展精神科护理后,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预防复发,促进康复,取得显著成效,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因此,值得推广。

[1] 赵变林,明永武,忻丽云.自理理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3,35(10):1583-1584.

[2] 许冬梅,邵 静,吴 艳.国内外精神科护理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04):7-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6.135.01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科精神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