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井冈精神打造审计铁军——江西省审计厅开展“两学一做”赴井冈山接受革命教育活动侧记
2016-12-09入云
■入云
传承井冈精神打造审计铁军——江西省审计厅开展“两学一做”赴井冈山接受革命教育活动侧记
■入云
初秋的井冈山,天高云淡;雄伟的五指峰,高耸入云。群山环绕的茅坪小镇,到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
8月22日中午,当满载着参加江西省审计厅“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审计厅党员的大巴车停在井冈山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时,以厅党组书记、厅长辜华荣为首的几位厅领导站在车门前亲自迎接。大家欢声笑语,亲如一家。充分体现了审计厅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
瞻仰烈士陵园 重温入党誓词
清晨,茨坪北面的北岩峰,薄雾缭绕。这里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所在地,山顶上矗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碑铭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8月23日晨,江西省审计厅全体参加“两学一做”活动的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的活动。
踏入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大家整齐列队,由两位抬着花圈的礼兵引导,在低回肃穆的音乐声中,缓慢地拾级而上,进入纪念堂。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是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正面玻璃柜存放着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整个大厅布置得庄严肃穆。辜华荣厅长细致整理挽联,带领全体党员向革命烈士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烈士们的由衷敬仰。之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缓缓地移动着脚步,仔细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以及右侧陈列室陈列的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先辈们艰苦卓绝、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
在烈士陵园的大厅前,全体党员在厅党组书记、厅长辜华荣的领誓下,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牢记入党时的一颗“初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回荡在烈士陵园前。
聆听党课 重温井冈山斗争史
井冈山——一座雄伟的山、一座神圣的山,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8月23日上午,我们在井冈山这个革命的圣地,聆听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肖邮平同志做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辅导。从秋收起义失败后的迷茫,到毛泽东同志坚定地选择上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从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到走出井冈山建立起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建立了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甘愿为理想而献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我们带入到中国革命那段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让每个人热泪盈眶,深受教育。深深地感受到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同时,更需要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井冈山斗争的事实也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井冈山的革命斗争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井冈山精神则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穿越时空,永放光芒。正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当肖馆长的讲课结束后,热烈的掌声多次响起,由衷的感谢他精彩的讲课带给我们认识上和精神上的升华、洗礼。
参观八角楼 重走挑粮小道
在宁冈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8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这里参观学习。
讲解员给我们介绍: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茅坪村八角楼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看着陈列室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一件件珍贵的物品,我不禁思绪万千,可以说,正是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曲折艰险之路,从井冈山起步,穿过瑞金、延安、西柏坡,直到北京。
离开八角楼,我们来到了红军挑粮小道,这是1928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小道一头连着黄洋界,一头连着山下的源头村,全长3 100多米,海拔1 300多米。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
大家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在厅领导的带领下,体验当年红军挑粮上山的艰苦生活。刚开始,大家争先恐后,攀登几百米后,就都气喘嘘嘘,非常疲惫,衣服都湿透了。有些体力不支的同志渐渐地落在后面,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凭着完成的意志和拼搏精神,走完了全程,登上了黄洋界。同时也感受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和敢于胜利的必胜信心。
为期三天的“两学一做”的教育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既有专题学习和党支部学习讨论、《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问责条例》专题辅导等室内学习,又有户外的拓展教育活动,内涵深刻,丰富多彩。全体党员接受了教育,锤炼了党性,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战胜困难信心决心。
井冈山——“天下第一山”!您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山”!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