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提高中考数学总复习效率

2016-12-08林源伟

考试周刊 2016年92期
关键词:复习内容中考分层

林源伟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几年农村教育呈现明显滑坡趋势,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分化,升入初中的学生成绩差异大,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参差不齐,两极分化非常大。

为此,初中教研组就如何针对现在班级学生差异开展有效教学进行探讨,成立“农村初中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安排七至九年级任课教师进行研究、尝试,我担任九年级教学,第二学期主要进行中考总复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归类

开学时,结合九年级上学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分成成绩优秀层(A层)、成绩中等层(B层)和学困层(C层),并要求学生制定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A层次学生中考目标是龙岩一中、永定一中实验班、永定一中统招生;B层次学生中考目标是永定一中定向生、升入普通高中;C层次学生中考目标是顺利毕业,报考职业中专。把学生分层之后,分别召开各层次学生的座谈会,提出相关复习要求和要达到的复习效果。

二、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实行分层备课

根据省考试大纲要求,我市中考实行两考合一,基础题、中等题、稍难题按8:1:1比例分布,因此中考数学总复习应以教材为根本,以考试大纲为准绳,以练习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初中三年所学数学内容的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框架,优化认知结构,进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全面提高数学素养,为进一步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并贯穿教学各个环节。

三、分层授课,落实不同层次的目标

分层教学目标要得到落实,关键在于教师的分层授课,要求教师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不同层次目标,这也是保证分层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从知识方面,要求由浅入深逐步发展,力求低起点,小坡度;从能力方面,要求由低到高逐步加强;从思维方面,要求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其教学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分层置疑,个体学习——小组讨论,分类指导——信息反馈,分层释疑——分层练习,归纳小结。

1.分层设计复习内容,增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自信心。

设计的复习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层次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角度设计复习问题让他们作答。例如,复习“二次函数”,我就从三个层次设计复习内容:

(1)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数形结合);

(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复习内容:(1)让C层次学生回答、复习内容;(2)让B层次学生回答、复习内容:(3)让A层次学生回答。这样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巩固完成相应的复习内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复习信心。

2.设计课堂分层练习,增强不同层次练习效果。

课堂训练是巩固学生复习效果的主要方法,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学生完成。如复习“二次函数”,分三个层次设计以下训练题(部分):

基础题: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直接应用

稍难题: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4.如图3-4-1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0),B(1,0),C(-2,6)。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直线BC交y轴于点E,连接AE,求证:AE=CE;(3)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F,试问以A,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课堂上,让C层次学生完成解答基础题;B层次学生完成解答中等题;A层次学生分析完成稍难题。

四、设计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为保证复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课后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要求也要分层次。我校中考数学复习采用的是《复习指导丛书》和中考试题分类汇编,题量和题型比较多,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时间和题目是有大的差异的,为此我的处理方法是分三个层次完成,哪些题目是一定要完成的(C层学生首先要完成的基础部分题目);B层学生要完成哪些题目,A层次学生要争取全部完成。

五、进行分层评价,给予学生充分肯定

九年级下学期考试密度大,而且往往从优生考取重点中学考虑,考试梯度比较明显,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差异决定了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差异也大,不少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失去信心,因此要实行分层评价,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每次考试,我都针对三个层次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C层次学生,只要基础题完成得好,就是考出了好成绩,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逐步提高奋斗目标;对于B层次的学生,主要评价他们基础题完成质量要高,同时把中等题分数拿下,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对于A层次学生,鼓励他们力争在稍难题上突破,多得分,提高录取重点中学的竞争力。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猜你喜欢

复习内容中考分层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高考视野下数学复习策略探究
“立足前测、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初探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雨林的分层
初中数学复习内容要注重“三化”
有趣的分层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