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016-12-08朱传世
编者按:课程建设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的朱传世老师就此问题提出了建议。北京市育才学校以“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为育人目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课程,突出了创新性、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所以,本期我们展示育才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成果。
课程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构建课程的时候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强调人性完善,关注共同基础,指向综合发展,培育健全人格。课程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程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补足基于共同基础的差异,把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使用多元的教与学手段,开发个性化的评价工具。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教育的先在责任,任何时代都不可逃避。这一责任自然要落在作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的课程领域。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呢?下面拟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明确表述,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课程一体化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架构学校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全盘考虑。
1.强调人性完善
人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人是社会性生存体,所以要育德;人是灵长类高等动物,可以育智;人靠体能维持生命,所以要育体;人具有认知和情意特征,可以育美。从这个角度看,不要把培养德智体美作为一种机械的任务、教育行政的命令,而是要站在人性完善的高度设计相关的课程,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理解相关课程的意义。
如此,这类课程的实施就很明确了:“育德”并不是要把人培养成德育标兵,“育智”并不是要让人在参与恶性竞争中取胜,“育体”也不是在竞技体育中多拿几块奖牌,“育美”也不是向来宾展现几幅美术作品。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功利目的开设和实施课程,在展示学校成果的时候也总是拿几个学生的表现来说事儿,这就违背了全面发展的初衷。人性完善是教育本质化的追求,不受与教育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影响,那它必然是课程规划的第一要义和标准,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为人性的全面完善。
2.关注共同基础
全面发展强调为每个学生打下良好的共同基础,即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是保证每个人可能成功的基础,也是教育公平最为内核的体现。既然如此,学校构建的基础类课程就应该包含完整的德智体美结构,这也意味着在实施基础类课程时不可偏废。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主科与副科之分、中高考科目与非中高考科目之分就是明证。有的学校弱化甚至让学生自学副科、非考试科目,有的挤占非中高考科目的学时,有的在考试复习期间全面停开非考试科目,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不符合的。同时,学校在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认识到副科、非考试科目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它和主科、考试科目是相辅相成的,并对主科、考试科目的学习起正向促进作用。最近,北京市中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加强了主副科课程、考试课程和非考试课程的关联,也是为了引导大家对“共同基础”的正确认知。
3.指向综合发展
全面发展落实在每个个体身上体现的是综合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分离的状态。长期以来,我们追求门类的全面,却因为过分强调分科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本身的综合性特质,以致于学生不能把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融合地加以运用。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建设中要让教师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引导教师除了调动本学科的前认知开发、实施课程外,还要调动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力储备以及生活方面的前认知,从而让学生也学会综合地学习、思考、创造。
此外,还要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单独开设一部分综合性强的课程,或开展较大范围内的学科整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育健全人格
所谓健全人格就是指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人。有的人有高智商,却缺少道德良心,例如发明有毒食品的配方并卖给作坊主的科研工作者;有的人有健美的身体,却藏着阴暗的心理,例如利用美色犯罪或构陷别人的人;有的人有思想,却干着邪恶的事情,例如一些邪教组织的智囊团成员。这都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
学校是培育健全人格的第一道门槛,也是针对不健全人格的第一道防火墙。当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当学校实施课程的时候唯功唯利,当学校有着成人和儿童两套道德标准,人格的扭曲就会由机构、组织、成人传播到儿童那里。可见,学校课程方案及其背后的思想逻辑、行为逻辑同样影响人的发展。
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高中教育部分有表述,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有表述。个性化发展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既不让一个人掉队,也让每一个人都成功。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是规划课程时的重要目标指向,设计者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补足基于共同基础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要具备共同基础,它是基础教育的底线标准,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要研究、开发出清晰地把握学生学习效度、进度的工具,建立学习负债清单,明确负债原因,包括学习态度问题、学习习惯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等,并对于不能达成共同基础的学生适时地给予指导或开设补足性课程。过去的做法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每节课学习的进度与效度,过了一段时间后用一张试卷来检测,没有达到标准的还被贴上“学困生”的标签,久而久之,学生便开始厌学。所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要做到“知识点清、能力点清、每节课清、每个阶段清”,避免差异的累积。
2.把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每个个体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会出现一些“偏好”,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认知单。例如,生理方面包括对声、光、温度、姿势的特殊要求,学习时段与学习效率的关联情况,学习持久性等;心理方面包括对学习场域的要求,对外在环境或他者的依赖程度,信息加工的同时性和继时性差异,记忆风格、思维风格、解决问题风格的差异,不同的成就动机,学习焦虑程度,对学习好坏的归因倾向,感知觉差异,学习行为的稳定性向等;社会性方面包括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独立学习和同伴学习的效度等。以上这些是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教与学方式的重要依据,是引导教学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也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光彩的必备功课。以前我们大多凭经验认知学生,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然后还是开展统一教学,所以遭致了“少慢差费、繁难偏旧、尖深短窄”之类的评价与批评。
3.使用多元的教与学手段
个体差异与生俱来,后天的各种因素也会造成个体差异,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法显然不适应差异化的个体,选用多元的教与学的手段能适合更多学生。例如,课程内容多样化呈现(文字、图表、图像等),教学补充素材的多源化呈现(生活类、生产类、史料等),教与学策略的优化选择(讲授、游戏中学、合作学习、做中学等),思维的多方面训练(分析、综合、比较、批判、创造等)。与此同步,教师角色更多地表现为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练、听众等,学生角色除了学习者,还可以是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的参与者、合作者、自我调适者。多元的原则更多的是指向课程与教学的适切性,即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4.开发个性化的评价工具
个体千差万别,开发出个性化评价工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运用一把尺子很容易导致强化选拔、错误地贴标签、搞定性评价等结果。个性化评价工具包括针对每门课程学习效度的评价工具、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进度的测评工具。基础级的个性化评价工具至少要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以便给予区别化的指导,高级的个性化评价工具可以针对每个学生量身订制。在评价量规的制定中,测评内容点、权重点、时间节点、频次等都可以灵活安排,一切都可以按照学生实际获得的条件、机遇等来弹性处理。
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方面做出变革性调整,能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爱好、兴趣、特长、理想等,并使之成为可持续的行为动力系统,助力学生的成长,奠定国民素质的良好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