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屯里的新传奇
2016-12-08付江泓汪倩
付江泓++汪倩
编者按:为了探寻“深综改”背景下北京农村学校的发展轨迹,沿着北京教育新地图,北京教育杂志社的编辑们开启了“美丽乡村学校行”系列采访报道活动。本站,我们走进的是位于首都水源——密云水库正北岸的密云区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和不老屯中学,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美丽的乡村学校里都有哪些教育新传奇吧。
不老屯镇很“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不老屯镇很偏——密云是北京远郊,它距离密云城区尚有65公里的距离。而且,它北靠云峰山,南临密云水库,山青花美,天蓝水绿,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这样的地方多少会容易让人疑惑: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教育,会不会和“外面”脱节?
走进不老屯的学校我们才发现,这里的教育不仅不落后,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意外和惊喜。
办学条件一点都不落后
穿过不老屯中学的校门,一个花园般的校园立刻呈现在眼前:远处巍峨挺拔的云峰山清晰可见,楼后大片的农田一望无际,旁边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如果说大自然赐予了不老屯纯净与美丽,那么,80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精心栽培的树木,环廊壁画,小桥流水,则是学校为学生精心打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就在我们还在惊讶于学校的环境变化时,学校硬件设施方面的变化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取代了过去简陋的教室和设备,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心理教室、创客教室等专用教室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藏书4万余册,能同时容纳200人的图书室,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配有LED大屏,能同时容纳400多人的活动中心,也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此外,学校还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化校园也正在建设当中……难怪李子臣校长底气十足:“我们的办学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学校差!”
这样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得益于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得益于教育经费支出重点向农村学校和山区学校倾斜的政策。政策上的支持使不老屯中学有了比较充足的教育经费。如今,可以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配有独立淋浴间的宿舍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不老屯的学生有了舒适的就餐和住宿环境,正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现在,城里学校有的我们都有,城里学校没有的我们也有!”说起现在的学校,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都是一脸自豪。
学生的眼睛里都透着灵气
在不老屯镇中心小学,下课后,学生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在校园里,看到前来参观的人,就停下脚步,面带微笑地打招呼。而身后宽阔平整的操场上,随着教练的一声哨响,学生们开始了当天的足球课。小小的足球随着孩子们灵活的脚步不断地翻滚着,偶尔一道曲线划过操场上空,球稳稳地射进了球门。进球的一方在操场上欢呼着、拥抱着、奔跑着,庆祝着自己的胜利……
健康、积极、充满活力,这是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学生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李海琴校长告诉我们,学生气质的改变源于学校打造的“体育+艺术”特色项目。体育是学校的传统项目也是特色项目,在多年的办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校代表密云区参加北京市体育健康测试,已经连续8年获得第一名;大课间长跑活动和课间操连续多年获得区级一等奖。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吉他、葫芦丝、舞蹈、电子琴、京剧等课外艺术社团,学生们在多彩活动中接受艺术熏陶,健康快乐地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不老屯中学的学生,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有校外老师来听课,学生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十分腼腆;而现在,学生在课堂上都争先发言,被点到的学生或温文尔雅,或落落大方,都十分从容、自信。
学生气质的变化为何这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校构建的以“省思”为特质的校园文化。下课后,学生或徘徊在省思长廊,品味古人先贤的名言;或坐在省思园的石椅上,翻阅经典名著;或总结学习中的经验与心得,或抒发生活中的感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思维不断延伸。
此外,不老屯中学积极参加北京市推出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四个一”和游学等活动。在张裕爱斐堡,学生亲手采摘葡萄,观看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了解不同品种、不同年份葡萄酒的特点;在七彩蝶园,学生了解了蝴蝶的蜕变过程和生活习性;走进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游学,学生接触了城区学校优秀的教师和课程资源,体验到了和以往不同的课堂,增长了学识,开阔了视野……
如果说学校环境的变化让不老屯的学校拥有了“高颜值”,那么从学生的蜕变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发展的“深内涵”。既有活力,又文质彬彬,不老屯的学生实现了美丽的“变身”。
“来听课的老师都说,我们现在的学生,眼睛里都透着灵气!”李子臣校长说。
校长开始为教师超编发愁了
年轻教师不愿来,优质教师留不住,这曾经是长期困扰不老屯学校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密云区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政策上,山村学校教师享受了更多的优惠,如职称评定和骨干评选向乡村学校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等。对此,不老屯镇中心小学的刘梅老师有切身的体会:“我参加工作只有四年,但是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层干部了!”
专业发展方面,山区的教师们也有了更多、更广的平台。学校发展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学校培训项目、校本培训基地校建设项目等,让教师们有了和高校专家牵手的机会,在专业发展上如虎添翼。首师大专家指导不老屯的学校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以师友互助为主要形式,全面实施课改方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专家多次走进不老屯,指导学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也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两年来,教师们的足迹遍布江苏、山东、河北、广西、贵州、重庆、河南等地,他们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带回来,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为了缩小城乡教师差距,进一步优化城乡师资配置,密云区实行了每轮为期三年的教师岗位交流制度。目前,全区已有40%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和70%的校级干部参与轮岗交流。轮岗交流带给老师们切实的收获。刚从城区优质校交流回来的马冬梅老师说:“经过3年的学习,我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视野更加开阔了。”
“以前,我们出去参加培训或者开会都低着头,特别没有底气;现在,我们出去都特别自信,真的扬眉吐气了!”在不老屯中学工作了15年的姜萍萍老师谈到学校教师的变化,激动地说道。
学校的发展,政策性的激励机制,以及专业成长上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山区学校成了“香饽饽”,很多名校研究生都争先来到不老屯当教师,决心扎根这片广阔天地,大干一番呢!
“这样下去,我们学校恐怕要超编喽!”说起这件“愁”事,李子臣校长的表情可是美滋滋的。
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优质高中
“今年中考,我们创记录啦!”说到2016年的中考成绩,李子臣校长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不老屯中学的初三毕业生最好的出路也不过是考进区里的优质高中,进入城区优质高中是他们做梦都不会梦到的事情。但是现在,随着不老屯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多山里的学生享受到了的实惠,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2016年毕业的宋超同学,以564分的总成绩被北京四中录取。现在,他正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坐在北京四中的教室里,感受着这所百年名校的风采,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着。
在不老屯中学,像宋超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2016年,不老屯中学64名初三毕业生中,有14人被人大附中、北京四中、一零一中学等城区优质高中校录取,9人被密云二中录取,10人被首师大附中密云中学录取,全校被优质校录取的比例高达51.2%。
这样的好成绩一是得益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二是得益于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2015年,北京市推出系列中招新政,通过提前招生、名额分配、统一招生三个录取批次的相互配合,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选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好高中。在此基础上,2016年北京市又新增了“校额到校”的招生方式,让山区学生进入城区优质校的机会又大大增加了。现在,对于不老屯的学生来说,进入城区优质学校读书,再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