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双友艺术馆水流·花开—赵跃鹏雅集
2016-12-08本刊讯
福建·厦门双友艺术馆水流·花开—赵跃鹏雅集
4月9日,“水流·花开—赵跃鹏雅集”在福建厦门双友艺术馆开幕。本次画展以赵跃鹏近年创作的花鸟画为主,展现出多样的面貌。
赵跃鹏,1966年生于福建福州。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花鸟画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千余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对绘画的本体论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深。元以降,绘画逐渐走向表现,明清以来,伴随写意之风大盛,就艺术本体认识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进步,但鉴于艺术家个人基础和修养的不足,所出现的粗枝大叶、胡乱涂抹的流弊却影响深远。
如果说文人画流于萎靡,是源于对写意的把握不当,那么,时至今日对于中国画的种种误读,则愈演愈烈。很难以一种具体的状态概括当代中国画的现状,中国画脱离自身规律与价值,被绑架于各种支离破碎近乎于野狐禅式的伪儒道释之学,并被掩盖于几十年来经济实力提升带来的全民性收藏热潮背后,不一而是。但显而易见的是,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往往意味着知识体系更大意义上的空泛与贫乏。
作为一名中国花鸟画家,赵跃鹏以其独有的敏感与细腻,从绘画本体最自然的状态出发,诚实面对中国画于传统意义上的表现力和局限性,展现对万千自然天趣的感悟,他的创作源自个人内心深处的体察,精妙创真,从中更可以反映出中国传统绘画逾千年历久而弥新的无尽魅力。
言及中国画,无外乎传统与创新。一般认为,重传统者,多守成;重创新者,罔视传承,而能将二者集于一身,自传统入而青出于蓝者,更是寥寥。然而,首要的问题是:何谓传统?以花鸟画为例,如果将宋人作品视为高山仰止的传统的话,其中的精髓是什么?宋人于绘画中所在意的到底是什么?宋代绘画作品中真正的扛鼎之作又是哪些?今天如何正视其价值与意义?而于明清乃至近现代,花鸟画仿、临宋人者亦多,而难近宋人格调,原因何在?这些具体的问题,绝非仅仅是依赖于“传统”二字便可以解释清楚的。长期以来,中国画自身便处于尴尬的自相矛盾中,正如“圆凿而方枘,龃龉而难入”。
赵跃鹏对于中国画有着高度的理性认识,他既不一味盲目迎合,也不简单肯定认同,而是更多将对艺术创作原理的理解,与自身体验相结合。他的创作,是在继承宋代以来中国花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画本体构图、造型、素材上的突破,更在于将东西方绘画中的原理和共性观念,不露痕迹巧妙融合入进了中国画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他个人法度完备、富于个人风格的绘画面貌。
草虫系列 18cm×48cm 2014年 赵跃鹏
艺术没有借口。数十年来,被奖项和市场充斥着的中国画界,画家们在自满与知足中顾影自怜并诩为寻道。而赵跃鹏的绘画所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孤冷萧瑟的格调和雅俗共赏的画面气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我们正本清源,反思当代中国画发展中存在的种种误读。一定意义上,他始终站立于对中国画最本质的认识上,并从对本质的变革中进行突破寻找现实以外的另一个自我,为我们展现出中国画最高级别的境界—坚柔同质与巨微等量。■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