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公众号广告传播风险解析*

2016-12-08罗雁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软文围观公众

■ 罗雁飞



自媒体公众号广告传播风险解析*

■ 罗雁飞

近年自媒体公众号发展颇受关注,通过软文变现获取生存发展资本,是其重要盈利模式。某些知名公众号软文报价达四五十万元人民币,各类广告主对公众号软文也趋之如骛。然而,2016年9月1日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软文合理性进行了颠覆,它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作为互联网广告形式之一,公众号软文理应标明“广告”。但据观察,政策施行以来响应者寥寥。

一、自媒体公众号软文传播原理

公众号软文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信息传播,其背后传播机理可归为三种“效应”:晕轮效应、反差效应和“围观”效应。

1.晕轮效应

自媒体公众号是趣缘群体与意见领袖聚合平台。趣缘群体是“经由趣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社会群体,这种趣缘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基础上”①。网络趣缘群体按结缘“核心”可分为恋“人”型、恋“物”型、恋“活动”型、恋“媒体文本”型②。自媒体公众号趣缘群体是恋“人”型和恋“媒体文本”型的结合,既是媒体文本消费者,又是公众号主创人的拥趸、粉丝,视其为意见领袖,喜爱、肯定公众号,易于理解和接受软文,甚至“爱屋及乌”,看完广告表示“马上去买”,充分彰显晕轮效应。

2.反差效应

自媒体公众号软文常见模式是:前60%-80%是与公众号定位和风格较为一致的内容,在文末推广告,把读者从情感世界、精神空间骤然带至消费世界,“形散而神不散”,令读者猝不及防又觉勾连得有理。表1列举了公众号创意链接,《射雕英雄传》与手机、《盗钥匙的方法》影评与闲置交易社区App,作者用水平思考法制造强烈反差效果。

3.“围观”效应

“围观”有多重释义,这里回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许多人)围着观看”。王怡红认为:“围观是发生在公共领域的,带有意图性、亲身性、共同关注和聚众特征的关系交往活动。”它有六个关键点:围观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充满视觉、“看热闹”的地方;以求知为目标的有意图传播;强调人的亲身在场;有焦点地“看” ;聚众传播;一种关系交往活动③。公众号用户对软文存在围观:一是视软文为景观甚至奇观,进行观赏、讨论;二是对内容和广告创意如何衔接感兴趣,喜好评论甚至打分,存在一种与“游戏性传播”(指相聚闲聊,斯蒂芬森提出,相对于“工作性传播”)有关的娱乐性求知;三是通过在软文末尾留言互动彰显“在场”;四是聚焦软文内容与广告嫁接“脑洞”指数;五是在公众号“内容传播——聚集用户——软文运作”的商业模式下,用户是聚众传播对象、参与者;六是在“围观”软文过程中,加强与作者、其他用户的联系,形成共同体。

“聚众”“求知”和“互动”是六个关键点中的核心。自媒体公众号软文的“围观”利于软文的二次(多次)传播、重点传播。在围观过程中部分受众为彰显自己先人一步,或与平台心有灵犀,会自发介绍购物经历。

以上三种效应递进关系如下:晕轮效应是基础、前提;反差效应是手段、路径;围观效应是效果、结果。

表1 公众号内容与广告创意链接案例

二、“硬文”对“软文”的传播解构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互联网广告必须显著标明“广告”。无论如何标明“广告”,势必会影响软文“软”性特征,走向“硬文”,原本希翼借内容进行广告信息裹挟性传递的难度会加大,其依赖的传播根基也会相应松动。

1.晕轮效应与信源二元化

晕轮效应仅存在于公众号主创人员(及平台)与用户之间。公众号主创人员和平台是默认的、唯一的能够产生晕轮效应的信源。软文是主创人员及平台以操控内容、信息的姿态对广告信息进行“拿来”、糅合的结果。一旦软文标注“广告”,掺杂了广告主角色,场域即面临质变风险,主创人员由软文操控者变成硬广提供者、服务者。

2.反差效应与悬念抽离

软文反差效果来自两个层面:一是用户没想到是广告;二是用户没想到是这则广告。前者如用户评论“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广告!”后者如“一开始就猜到是广告,但没想到是这个广告,脑洞打开……”第一层讲的是广告出现的突然性、奇袭性;第二层讲的是内容与广告嫁接的巧妙性、非常规性。无论哪一层,都利用了悬念。

若软文标注“广告”,第一层反差就被抽离。更大的风险是,当用户看到标题且明晓其为广告时,还会有多少人点击阅读。有人质疑:“谁会专门看广告?”当第一层反差消解,第二层可能受到威胁。

3.围观效应与用户分散化

自媒体公众号软文须提供两部分价值:内容和商业信息。据此,用户可分三种:一是关注内容;二是关注内容,也关注内容和广告创意衔接,但不关注具体广告信息;三是全程关注。对广告能够产生围观效应的是后两种用户,尤其是第二种用户更易评论广告创意、形成围观。但第一种也非常重要,他们是形成围观、贡献“10W+”的基数人群。

软文标“广告”后势必失去那些不希望把精力和时间留给“广告文章”的用户,围观的受众基础变得薄弱,用户分散化,大部分流向纯内容文章。

三、风险的正视与破解

“现在想看一篇纯正的文字有多难。微信公众大号最初还写一些良心文章,粉丝多起来后,基本为广告写作了……每次看文章最后发现原来是一篇广告,瞬间心跌入谷底,上当受骗的感觉。”网友的评论侧面印证相关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自媒体公众号在理解政策、正视风险的前提上,应思考如何积极应对。笔者认为无论晕轮效应、反差效应还是围观效应所面临的解构风险,应对之道都在于回归自媒体公众号立“号”之本——内容。只有具备优质内容和充分的“内容自信”,才能始终掌控公众号平台主阵地,合理把握比例,在内容和商业之间取得精妙平衡,消解晕轮效应面临的风险;才能让用户明知是广告仍愿意点击享受内容,体验第二层反差;才能让用户无分别心地围观平台信息,享受互动带来的归宿感和乐趣。某公众号一贯于广告文章标题前注明“推广”,源于内容自信。

同时,提高创意能力,使内容的营养可口、内容和广告衔接的新奇有趣远远大于用户对广告标签、商业推广可能产生的反感。目前互联网环境也为广告创意打下了受众心理基础,即:在“有趣”面前,网民已看淡商业和非商业的区别。

注释:

① 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② 罗自文:《青年网络趣缘群体得类型和成因分析——以6个典型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访谈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③ 王怡红:《围观研究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8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与中国广告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BXW081)的研究成果。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赵 均】

猜你喜欢

软文围观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新媒体软文与传统软文的区别》教学设计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开饭啦,快来围观一场餐桌礼仪秀
E 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软文营销研究
被围观的网络生活
围观古代名人的错别字
朋友圈,欢迎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