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饵四问
2016-12-08吉林笨钓
文/图 吉林·笨钓
用饵四问
文/图 吉林·笨钓
关于上篇《“死面疙瘩”的魔力》,相信很多人会存在困惑,我想在这里答疑解惑一下。
第一个问题: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用鲤鱼的底窝料钓鲫鱼。
鲫鱼、鲤鱼、鳊鱼、草鱼都是我们常钓的鱼种,它们都属于杂食性鱼类,尤其鲤鱼和鲫鱼,它们的食性几乎完全重合,鲤鱼的食物鲫鱼也爱吃,鲫鱼的食物鲤鱼也同样爱吃。商家之所以在制作饵料的时候分别做成鲫鱼饵和鲤鱼饵,就是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到两种鱼食性的微妙差异,并且把这种差异放大来做文章。但是这种微妙的差异要受太多的因素影响,环境因素、气象因素等等都会轻易把这种差异打破。所以用鲫鱼饵能钓到鲤鱼,同样鲤鱼饵也会钓到鲫鱼,一点也不奇怪。
用鲤鱼的底窝钓鲫鱼对我来说也不常用,毕竟大多数的时候普通的鲫鱼饵就能胜任了。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手头上有现成的底窝,就拿来用了。之所以选择底窝主要原因是窝料内不含雪花粉和拉丝粉之类的状态粉,就像是一张白纸,我可以任意去发挥。除去底窝料,现在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散饵也都可以做这种死面疙瘩的基础饵料。
第二个问题:鱼饵的配方真的重要吗?
配方的由来是什么?鱼饵成分的互补,鱼饵状态的互补,针对某种鱼加重某种成分的比例以增加其活性,另外也可以用来调节鱼饵比重。总之每加减一样东西都是针对鱼情带有目的性的调整。那些死的配方不可能会由南钓到北,从黑坑钓到水库,从春钓到秋,所以不重要。钓鱼用饵,包括野钓、黑坑,配方都没有状态重要!抛开其他的技术环节,仅从饵料的角度来说,一个合适的状态最重要。打个比方说,一个池塘里所有人都在用一种配方的鱼饵,会全体并列坑冠嘛?肯定不会吧。想一想别人为啥会钓得多?可能他的鱼饵状态更合适。在形容鱼饵的时候我很少说状态很好,所谓的好是一种理想状态,也就是把鱼饵自身的理想状态发挥出来了,但这种状态未必适合鱼情、水情,甚至未必适合自己。好的状态应该是合适的状态,这点比配方重要。当然了,如果某处的鱼存在惯口或者偏口的情况,要充分尊重那里的鱼情。
现在的通信非常发达,每个钓鱼人都有几个微信群,也常常有人在里面晒鱼获,这个时候总有人会问:用的啥饵啊?掌握信息我很赞成,但是几乎没有人问把那款鱼饵开到什么状态,也很少有人询问在哪个钓位、用多长的竿子、水多深、鱼的吃口好不好、小鱼闹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和钓鱼息息相关的信息。只有掌握了翔实的信息,才会在陌生的水域第一时间选对最理想的钓位、用更合适的钓组、采用最佳的调钓、关注浮标的哪个动作……从而占得先机。所以这些信息比仅仅知道用的什么饵或者什么配方重要。
第三个问题:当我把鱼饵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有的人很担心地说:我用的是腥味的,你的是啥味的?不会把鱼口打乱了吧?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野生鱼的口味没有那么刁钻苛刻,尤其是有一定密度的时候,它们的食物更加匮乏,几乎对所有可吃的东西都来者不拒。事实证明那位钓友在用了我的鱼饵后,虽然味型不同,上鱼率却不降反升,因为我的鱼饵状态更合适。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殊季节,比如初春深秋,哪种味型上鱼较好就不要轻易更换,那段时间鱼的活性不高,进食的积极性也最低,不是很合口味的它们可能就会放弃。池塘钓尤其如此,野钓次之。
钓位相邻鱼情也会相似,但是收获往往会有差距。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很可能不是鱼饵的成分,而是鱼饵的状态。谁的状态更合适,谁的钓获就会多。死面疙瘩也是鱼饵的状态之一。鱼饵的状态比成分和配方更重要
第四个问题:饵料雾化效果不好,只能钓不能诱,这样的鱼饵会好用吗?
我们的很多观念需要改变。鱼饵不雾化了不松散了就被否定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商品饵本身的最佳状态在静态的、毫无干扰的情况下是理想的,可是野钓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干扰,其中最大的干扰就是小鱼闹钩,当小鱼闹到一定程度时,商品饵的状态已经不适应了,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变通。要知道我们用鱼饵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是片面地要求鱼饵的状态,而是要求鱼饵适应鱼情。
这种鱼饵确实不雾化,但是并不耽误诱鱼,为什么呢?因为有小鱼闹钩,在小鱼的啄食过程中,鱼饵就会被分解,水溶的那一小部分就会扩散开来,从而起到“诱”的作用。雾化鱼饵是本身就具有诱鱼能力,而这种鱼饵则是利用小鱼这一外因来实现诱鱼的。另外这种鱼饵尽管本身不水溶、不松散、不雾化,但是相比玉米粒和颗粒饵诱惑力更强,想一想玉米粒和颗粒饵都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钓到鱼,这种柔软的面疙瘩为什么就不敢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