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6-12-08宋存梅

散文百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训课例校本

宋存梅

张家口市桥东区卫华小学



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宋存梅

张家口市桥东区卫华小学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引领教师职业发展的自我超越。在新课程背景下,坚持以校为本,实行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校本研训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学校领导必须增强一体化意识,引导和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研训一体化的热情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制度,开展实践活动,以训促研,以研代训,实现教师专业的有效成长。

校本研究;教师培训;专业成长

实践表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在职的脱产培训,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之中。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确立了整合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构想,进行以校为本、立足教学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

一、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基本认知

1.理性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再认识。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反过来,学生在其能动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两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是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生关系”。只有教师成长,才有学生的成长。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人们的传统认识中,教师是蜡烛,是春蚕,只是不断地消耗自己,却没有如何充实自己,发展自己,重塑自己。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时代在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新的理念需要以学习为基础,新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在实践中重构,教师若不能“与时俱进”,必然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而且,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师生的共生成长为前提,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是超越传统的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深切体验。

2.过程整合: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校本研训是针对学校师资队伍实际和教育教学现状,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校本研训要求每一位教师将工作看作是实践,是学习,是研究,是自我培训;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究、反思纠正,不断完善研训方式;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既当作研究课题,又当作培训内容;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既可以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过程既是教师研究的过程,又是教师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整个过程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一体化和研讨与培训的一体化。因而,学校对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普遍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3.任务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增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需要理论引领,这是人们的共识。因而,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探寻实践的途径,本身就是校本研训中的一种学习研究。教师作为校本研训的主体,在教研过程中通过各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深入研究、反思、改进、完善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亦是校本教研中颇具实效的课例研究;它既验证理论指导的有效性又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在组织校本研训的过程中,需要把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系统有序的探讨,并对教师的课例研讨给予正确的导向。这就是课题研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科研方法。因此,校本研训一体化必须将理论型的学习研究、科研型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型的课例研讨加以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切入点。

4.流程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校本研训一体化具有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双轨运行并螺旋上升的教科研行动;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以学习研究为前提,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课例研究为核心,实现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有效整合。其运作流程是:

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运作: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培训教师的重要途径,并将其分解为系列子课题;教师自主选择子课题进行课例研究,使之成为自我培训的载体。这种研究的问题源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研究中的感受,参与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是学校的师生。

二、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建构要点

1.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学校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整合教学、教研、师训等,从组织机制上联结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围绕课例研究,建立研讨型的教研常规,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1)集体备课:形成优势互补的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是开展课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学校要求各年段学科备课组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一位教师主讲备课过程,其他教师给予补充,共同研讨课时计划,设计课堂教学,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推动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的有机统一。

(2)听课评课:倡导多元反馈的常态课研讨。听课评课是深化课例研究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求听课教师端正教研态度,积极参与课前、课后的讨论交流,关注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师生互动的展示过程、学习评价的激励包容,逐渐生成效果与特色兼具的常态课研讨风格,形成领导调研式、课题研讨式、同伴互助式、校际交流式和家校沟通式等推门听课制度。

(3)典型研讨:探索有效教学的关键性策略。典型课例研讨是探索有效教学关键策略的重要途径。各学科教研组定期组织典型课例研讨,鼓励教师主动承担课例研讨任务。在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指导下,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认真施教。课例观摩后学校还组织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评价,共同探讨改进与完善课例的有效办法,以追求典型课例的优化,为增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范例。

2.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关注焦点。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经验型的自然成长向自主型的自觉成长转变,学校必须激发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使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

(1)关注教学:促进新手型教师的成熟发展。发展合格的教学能力是新教师的关注焦点,以撰写教学日记、教育随笔等教研形式为基本手段,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及专家指导,帮助新手型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师德素养,使之潜心育人,提高教学实践、信息技术运用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要求“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才”。

(2)关注任务:加强熟手型教师的专业提升。高效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熟手型教师的关注焦点,以课例研究、案例分析、自我反思等教研形式为基本手段,创设平台,提供机会,促使教师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具有人格和学识魅力的教师楷模。

(3)关注效应:发挥研究型教师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骨干型教师的关注焦点。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既是校本研究的主力军,又是校本培训的重要资源。学校注重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以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等科研形式为基本手段,致力于学校的发展性研究,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促进这些研究型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指导中不断深化。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体性。(1)自主学习:引导教师实施自我发展计划。学校为每一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把教师的主动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常规来抓。每学年初引导教师深入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使之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制订适合自身成长的学习与发展计划;学年末学校把每个教师自我发展的实现情况纳入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的基本内容。

(2)强调反思:鼓励教师进行全程教学锤炼。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全程锤炼。“全程锤炼”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前,反思教材编写意图、学生学习状况、课程资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从而设计符合实际、风格鲜明的教学方案;教学中,反思教学设计的不足,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后,反思教学过程的成败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生成应对的灵活性以及纠正完善的意向等。

研训一体化注重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依靠教师个体及学校教师团体的力量,将课程改革的课例探索与教师自身的主动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依托课题研究来培训和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拓展视野,从而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研训课例校本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课例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