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2-08陈晓健

散文百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月儿白杨树创造性

陈晓健

河北省永清县大辛阁乡中心校



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晓健

河北省永清县大辛阁乡中心校

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对象都有不同的教学和培养方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凭借是图文式教材,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对象是思想灵动、活泼可爱的孩子,“童言无忌”赋予他们独特的表现力。这两种独特性,为在小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可行性。如何实现可操作性?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略作探讨。

一、在情趣中萌生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有力因素,是哺育创新意识的源头。

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一切有效的手段,创设情调和趣味,从外部刺激和内部感化两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让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描写月儿还是小船。教师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打开课本,课本上一个孩子坐在两头尖尖的月儿上,手摇船桨在云彩叠荡的蓝天中伴着悠闲的音乐徐徐晃动着。学生一下子就会被这“色、形、情”俱浓的外部刺激吸引住,积极表述意见:有的说这句话讲的是月儿像小船;有的说这句话讲的是月儿,把月儿当作小船;还有的说这个孩子把月儿当作小船,把蓝蓝的天空当作大海,把云彩当作水波,多有意思啊!随着学生语言的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孕育。

二、在质疑中激起涟漪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才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评判。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做学问”,而不是“做学答”,是让学生主动求学,而不是被动接受。否则,学生只是容器,大脑中思潮风平浪静,毫无跌宕起伏之势,思维不灵动,能力何来长进?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从批判的角度质疑,激起他们心海片片涟漪。如在汉字归类复习中,设计到两个字:“矮”与“射”。有一个学生提出:“矮”字为shè,“矢”为箭,“委”乃抛弃为shè也;“射”字为ǎi,“寸、身”ǎi也。按着会义字的组字规律,能不能纠正过来?这种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批判精神,正是创造精神的一大体现,教师要给予呵护和疏导。

应该看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作为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的刺激物,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扣准时机,合理利用。

三、在比较中产生火花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异同各具或矛盾丛生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逐步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就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

如“辛”与“幸”的字形比较,一生想出“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的歌词识字法,形义联系,文道结合,一石二鸟,富有创意。

当然,据心理学家威廉·戈登认为,强迫冲突最富有创造性,如“救生杀手”、“温润火焰”的词语组合。它反映出学生把一个对象置于两个参照系中,参照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心理的灵活性就越大。如众所周知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练习,“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师问:“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这不是矛盾吗?学生通过讨论懂得“焦急”是盼着灵车出现,“耐心”是一定要等到灵车出现,矛盾的组合,充分体现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教师捕捉这一矛盾冲突点,展开训练,在比较中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在假设中扩展认识

语文素材大多取自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创作品,很多事例极为典型,有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当时当地只有一个,而学习者往往背离当时特定的环境,他们的心思未受到任何限制,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教师要利用这一关系,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展开合理讨论,扩展认识。

如《跳水》一课,解救孩子的办法是爸爸(船长)用枪逼儿子跳水,师问:方法仅此一个吗?学生讨论后提出各种方案:⑴水手上竿救孩子;⑵用枪打死猴子;⑶拿渔网接孩子……最后师生归结出在当时特定环境里方法只有文中一个。在这里,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流畅性、深刻性。像《司马光砸缸》一课亦如此,那时救人的方法只能“缸离人”,而不能“人离缸”。

在引导学生假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荒谬绝伦的信息,但往往在这种荒唐的异想天开之中,诞生灵感与创造。如《捞铁牛》一课就给学生捞出了新方法,文中介绍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了沉在黄河中的八只铁牛,用了十六船泥沙。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提出多种假设,一学生说只需两船泥沙,四只大船就行,泥沙四船可互换,不但不会阻塞河道,而且不会污染河水。这种环保意识及可行办法,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五、在品味中悟出新意

行家说: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文中走几个来回。这就要求学文要细细品味,不能“囫囵吞枣”,文中的深意要让学生在自我反复咀嚼中领悟出来。

讲《白杨》一课时,文中“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学生带这个问题反复品读了几遍,分别悟出四层意思:大白杨树身边长出几棵小白杨树;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在大白杨身边茁壮成长;爸爸盼望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孩子们在爸爸的培育下,也能成为祖国的边境建设者。如果这教师满足于第一种意思,则是我们对教材钻研不透,训练不到位,如把后三种意思全盘托给学生,则又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因此,要得到好的学习效果就在于让学生自我品味。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富有创新思维的情景与氛围,激发学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潜力。

猜你喜欢

月儿白杨树创造性
月儿船
听故事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月儿
会唱歌的树
月儿弯弯
校园里的白杨树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