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2016-12-08于亚静
于亚静
河北省永清县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于亚静
河北省永清县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感悟内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何有效性的进行古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教育手段和方式来进行教学,还有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都在文中一一体现。如课前激趣,注重诗歌意境。诗歌的吟诵,及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兴趣;意境;吟诵;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大约60篇,然在这些优秀诗篇中,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学习不遇到困难,怎样才能有效的让学生学习这些由古人们留下的文化瑰宝?下面我就古诗教学略作见解,供同行们商榷。
一、课前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教学开始,教师可采用讲小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很崇拜李白。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他所在城市,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的兴趣。又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春风”比作“剪刀”,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激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堂教学应注重诗的意境
古诗毕竟是古人传承下来的古典文化,兼以“文约简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对词句的理解太单调了,认为古诗学起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由简入深的进入诗歌内容和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独特的创见性和思维性,去表现诗歌所要表达思想情感。
另外,在古诗教学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我们每篇课文都配有图案,都和诗歌内容有关联。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学生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将观察到的运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学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朝发白帝城》这首诗歌的内容拍摄长江三峡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待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长江三峡风景视频供学生欣赏和借鉴,使其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三、学习古诗,重在吟诵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小学段古诗教学,重在吟诵。在电视上,我们看到古人在作诗后,都要把头扭过去扭过来的反复吟诵。并且有一定的节奏,当时我们还认为很滑稽可笑,但并非是这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诗歌吟诵讲究抑扬顿挫。古诗朗读教学一定要讲求方法,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朗读,朗读的技巧是什么,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意境,体味古诗的思想情感,产生一种强烈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精髓。我们在朗读应注意朗读的速度,节奏及停顿。例如,《静夜思》教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行诗句都可以处理为三处停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当然,朗读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自己认为更妥当的停顿,更深一步理解诗歌的韵味,来展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四、课外延伸,增添兴趣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许多抽象思维还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较为明显,有待老师加强引导。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多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可以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改原作、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老人与儿童,像演小品一样。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逐渐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祖国古代文化的优美并爱上悠久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