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2016-12-08刘建云
刘建云
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刘建云
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浮在表面上,不能真正理解内涵,生活化教学需要老师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授课,诠释“语文教学来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这个道理。本文根据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浅谈以下几点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会收集资料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年代久远,学生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认识上往往不全面,有时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因为不懂得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往往熟视无睹、知之甚少。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怎么去观察事物,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知识的竞赛。例如:在教学《长征》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生活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学到了书上的内容,也能够了解有关红军长征路上其他感人的事迹,给学生以启发。同时,让学生养成随时动笔记录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并经常翻阅巩固,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不易遗忘。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东郭先生、狼、猎人、老农这四个角色。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指导学生利用资料进行习作
学而不用,那么教学就是无用的。所以,在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后,教师可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然后用语言文字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孩子的形象思维在小学阶段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只有让他们亲身经历,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就像做饭没有米。所以,要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就必须让学生融入生活,处处留心。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寻找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等活动。同时,作文也要情境化。因为现在学生一天到晚都在学校,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发现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假设情境,以此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应该怎么处理等讨论活动。总之,语文教学要将生活的情境融入课堂,不让学生只沉浸在书本的既定情境中,让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干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文本内容
小学生的认知是有限的,但是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是略高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进行教学。比如,老师说,小明偶尔会迟到。学生会问老师,偶尔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去帮助学生理解并且举一反三。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运用“有时候,不经常”这些比较生活化的词语上面,因此,老师应该用“有时候,不常发生”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偶尔”这个词语,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1]程大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