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说话品质
2016-12-08郭军民
郭军民
河北省定州市尧方头小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说话品质
郭军民
河北省定州市尧方头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说话训练项目的加强,不仅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而且能弥补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缺陷,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低年级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我认为在这个时期,通过“看说结合、读说结合、听说结合、做说结合、写说结合”来加强低年级的说话训练,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优化说话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看说结合,培养说话的完整性
“看、说”就是通过看图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说话训练必须重视形象的感染。课文插图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是说话训练的好材料。然而低年级学生思维欠慎密,说话常常不够完整连贯。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再到说几句简单的话,进而使其能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如:我在教第一册看图学文《秋天到了》一课时,让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先看天空有什么?让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发言:天空有白云,有太阳,还有大雁。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谁能在天空、白云、太阳、大雁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一位同学说:“蓝蓝的天空上有一朵朵白云,有红彤彤的太阳,还有一群大雁往南飞。”学生加上了修饰词语显然比不加更明确、形象。再让学生观察地上的树怎么样?学生回答:“树叶黄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再让学生仔细看图,图下还画了什么?学生看图后说:“秋天到了,一棵棵果树。”我告诉学生:“这句话只说了果树,没有说果树怎么样,所以不完整,那么果树怎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让学生看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秋天到了,一棵棵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黄的果子。”最后让学生看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秋天的特征。
这种有意识有目标的反复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句子的概念。
除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说话之外,上课时我还经常借助于实物进行说话教学,如看文具盒练习说话。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谁在什么时候给你买的文具盒?然后观察自己文具盒的形状、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想想它有什么作用?你喜欢吗?经过有序训练学生说起来就比较流畅了。
二、读说结合,培养说话的条理性
“读、说”就是通过讲课文训练说话。读是说的基础,要提高说的能力,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只有多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得正确流畅,话才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
每学一课,我都让学生先通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小猫种鱼》一课时,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种花生,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和花生,他会想些什么?会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回答:“小猫心想:我不吃玉米、花生,最爱吃鱼。于是小猫就拿着小铲子往地里种鱼。”我进一步引导:“小猫能不能收到很多小鱼呢?为什么?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同学们经过思考一致认为:“小猫收不到小鱼。因为小鱼是生活在水里的,种在地里会腐烂。所以,要想收到很多鱼,必须把小鱼养在池塘里。”
三、听说结合,培养说话的准确性
教材中每组课文都系统地安排了听说训练的内容,这为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开辟了很好的途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讲,把教师提出的问题听准确,并认真思考,老师强调了什么;平时留心倾听别人讲话,学习复述重要内容;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用清楚、流畅的普通话,声音响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表达意思完整,不带口语;创设情境让他们敢说,采取先听后说的方式让他们会说。如:我让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就启发他们想想家里有几口人?都是谁?干什么工作?学生兴趣倍增,发言十分积极。一个学生说:“我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爷爷是退休工人,奶奶是退休教师,爸爸是教师,妈妈是商店营业员,我是一年级小学生。我们生活得很幸福。”此外,为了使学生畅所欲言,都得到练习说话的机会,我还让他们同桌互说,分组说,经常为学生提供上讲台当众“说”的机会。这样,既达到了说话训练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四、做说结合,培养说话的真实性
所谓说话的真实性,我认为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不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二是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是“八哥学舌”,只会重复书本上或别人说过的现成的话。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感受最深的事物莫过于亲自做过的事情。坚持做说结合,做后说一说,再现生活,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为作文准备素材。在教学中,利于手工劳动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叠纸、剪纸和其它的简单科技制作等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不但能准确、完整地回答上述问题,而且能系统地说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
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真抓好看说结合、读说结合、听说结合、做说结合、写说结合,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迅速提高,说话品质一定会在训练中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