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

2016-12-08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风气批评家讲话



卷首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

看多了领导人的“讲话套路”,似觉得与“犀利文风”不搭。不承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说了一些“狠话”。比如他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还说,“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表述,准确定位了文艺批评的功能。

为什么总书记会说这些“狠话”?首先是因为,他对文艺批评差强人意的现状是了解的。当下,文艺作品评价标准“商业高于一切”的风气泛滥成灾,只要你有形形色色的“票房”,你就是“胜者为王”。商业冲动和商业驱动,将形形色色的“烂片”造势成“成功作品”,敷衍成“越烂越好卖”的“文化奇观”。但有批评,就会遭致攻击。极端的例子是,一位影评人撰写了一篇质疑《夏洛特烦恼》的文章,将它与另一部名片《教父》作了画面和情节对比,揭出了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这本是文艺批评的题中之义——对“原创力不足”的批评,总需通过具体作品说明验证。然而片方居然以“文章对作品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为由,将作者告到法院,并向作者索赔221万余元。该质疑文章或许有可诟病之处,但一个社会,倘若容纳不了文艺批评,被批评者动辄以“侵犯名誉权”的名义打击批评者,而法律和舆论都“无所作为”,怎么可能产生横刀立马、正气凛然的批评家?对此,不妨再读总书记具有针对性的的讲话,他明确提出,文艺批评“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你用“红包”搞定批评家,让他们拔高“高度”,通行无阻。而没有被你搞定的批评家一旦发出尖锐批评,你就戮力围剿,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的恶劣风气一旦当道,如何了得?当此时,总书记提醒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的严重病症,必须下猛药整治了。

同时,总书记对国人的“人情”现状也是清晰把握。他又指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作家艺术家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鲜有“当面商榷”的空间,一众研讨会,很少听到当面批评,盖因“抹不开面子”。这既关民俗心理,亦关艺术风气。回顾种种“文人旧闻”,就会惊讶的发现,很多旧时的“文坛论敌”,他们白天在报章上刀光剑影,晚上在酒席间杯觥交错,丝毫没有违和的尴尬。国外文坛的大文豪亦如是,并无“抹不开面子”一说。可见,营造文明现代的文艺批评氛围,是何等的重要!一边厢是批评家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侃侃而谈,一边厢是文艺家姿态敬重、乐见批评的洗耳恭听,然后良性互动,蔚成风习,这才是应有的批评景观。

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在如今“红包批评”泛滥、“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盛行之时,潜心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习近平语),实乃当务之急。在“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积极筹备成立有望之际,愿以此文共勉。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风气批评家讲话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风气
“注水”讲话
风气
风气
风气
男朋友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