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6-12-08付巧杨海英
付巧杨海英
维基百科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付巧杨海英
摘要基于对国内外维基百科研究文献的搜集与分析,论文从维基百科(技术)评介、内容研究、志愿者及其组织方式研究和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总结国外维基百科研究成果;从维基百科引介、信息组织及条目质量控制方式研究、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研究和维基百科与中国网络百科全书研究等方面总结国内维基百科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存在相同之处与差距,指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维基百科百科全书中国网络百科全书信息组织
分类号G254.925;Z2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2.019
①此部分主要以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s on Wikipedia at Home and Abroad
Fu Qiao,Yang Haiy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Wikipedia, 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road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Wikipedia (wiki-technology) review, Wikipedia content study, volunteers and organization mechanism study, and Wikipedia (wiki-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udy.Then, it reviews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from four perspectives of the introduction to Wikipedia, organization mechanism and quality control study, Wikipedia (wiki-technology)application study, Wikipedia and Chinese online encyclopedia study.It finally analyzes similarities and gap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contents and methods.Additionally, it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deficienc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Wikipedia.Encyclopedia.Chinese online encyclopedia.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由美国人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创建的维基百科(www.wikipedia.org)于2001年1月15日正式上线。Sanger用一个自创的合成词将其命名为“维基百科(Wikipedia)”:wiki为夏威夷土语,本意是“快点儿、快点儿”;pedia意为“百科全书(encyclopedia)”。维基百科的技术基础是一款叫做维基(wiki)的应用软件:维基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为社群提供“协同创作(collaborative)”的环境,也就是说,它容许和接纳任何人自由地共同参与文本的编辑与修改。维基开启了互联网所特有的人人参与、共同协作的新模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9月中旬,维基百科拥有291种语言(及方言)版本(其中Herero和Kanuri条目为0),总条目数近3605万。其中英文版是最丰富的语言板块,其条目数远远多于其他语言版本(其次是瑞典语、德语、荷兰语、法语及瓦瑞瓦瑞语等),现有逾496万条条目,86万多幅配图;并拥有1346名管理员,全球注册用户兼内容编辑达到2621万多,其中有12万是活跃的内容编辑[1]。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网络百科全书。本文试图将社会科学领域维基百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分析,以期获得对研究现状的整体性认识。笔者选取“维基百科(Wikipedia)”“维基(wiki)”等为关键词,于2015年6月至7月中旬在中国知网(CNKI)、Google Scholar、Emerald、EBSCO等中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再根据引用及被引用文献进行二次检索。通过对检索成果的研读,提取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成果,形成综述的文献来源。
1 国外研究综述①
1.1维基百科(技术)评介
从上线之日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以不同身份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评介维基百科(技术)。作为维基技术的开发者,Cunningham[2]首先著书对维基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维基开放式协同写作系统的技术和文化;而维基百科创建者之一Sanger[3]则对Nupedia(维基百科的前身)和维基百科的早期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Levack[4]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维基百科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公共版权、开放编纂等基本特征:以实例勾画出维基百科网页编辑的方式和严密的参见体系,阐释了维基百科的编纂目标,即无论就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编纂历史上最大的免费百科全书,使其成为可靠的信息资源,并提炼出维基百科背后的哲学精神,预测了维基百科未来的发展前景;Jakob[5]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从条目增长速率、志愿者与条目编辑数量、链接结构及数量等角度揭示出维基百科几个主要语言板块的发展全貌。除此之外,一些身兼维基社区参与者/管理员和研究者的学者从自身独特的视角评介维基百科:Lih[6]以《维基革命》一题,全面介绍了维基百科的发展过程及工作机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Reagle[7]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视角描述了维基百科这一新型百科全书如何从“疯狂的想法”到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发展过程,揭示出支撑维基百科发展的协同编纂的文化背景及维基社区的文化准则。
1.2维基百科内容研究
维基百科的内容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条目的文体分析和质量分析。在文体分析方面,Emigh & Herring[8]对两部协同编纂的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和Everything2进行体裁分析,通过使用语料库语言学、因子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语言的正式程度,结果表示:维基百科的语言较为正式。
在质量分析方面,成果较为丰富:2005年,《自然》杂志将维基百科(英文版)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进行了比较研究,抽样选择50组科学方面的条目交予相关专家,要求从3个方面进行同行评议(peer review)认定维基百科准确性,即,事实性错误(factual errors)、关键性遗漏(critical omissions)、误导性陈述(misleading statements)。返回的42组有效评议显示,《不列颠百科全书》共有123处错误,平均每个词条2.93个;而维基百科有162处错误,平均每个词条3.86个。由此可见,就条目的准确性而言,维基百科(英文版)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不相上下[9];Stvilia, Twidale, Gasser, & Smith[10]从维基百科条目的讨论页随机选取1000个条目,基于对这些样条进行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分析,认定了维基社区在信息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十大问题:可及性(accessibility)、准确性(accuracy)、权威性(authority)、完整性(completeness)、复杂性(complexity)、一致性(consistency)、信息性(informativeness)、关联性(relevance)、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波动性(volatility)等,最后讨论了工作组织方法对百科全书内容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Rosenzweig[11]对维基百科的美国历史类条目抽样,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维基百科条目在处理历史事件的名称、时间等方面的准确度击败Encarta(微软百科全书,已于2009年关闭),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并驾齐驱。Chesney[12]通过邀请258名研究人员(最终只有21%,即55名完成调查)阅读维基百科的条目,得出结论:维基百科仅有13%的条目存在错误,准确率较高,是可靠的信息资源;Elvebakk[13]将维基百科与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www.iep.utm.edu/)进行对比研究。这两部均为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与维基百科所不同的是,它们都是由专业人员所编写。Elvebakk选取“20世纪哲学家”条目为研究对象,比较“出生日期”“性别”“国籍”“学科背景”等参数,结果表明:维基百科中哲学条目的质量与这两部哲学百科全书相似;Brown[14]则以政治学术语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收录和准确性,研究发现:维基百科的准确性较高,但遗漏性错误较为频繁。
1.3维基百科志愿者及其组织方式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全球志愿者协作的方式完成。这种新型的编纂方式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维基百科作者和用户合二为一的研究也层出不穷:Miller[15]以《维基百科和消失的“作者”》为题,详细分析了维基百科协同写作的工作机制,“由我们‘是’作者转化为我们时而创作,时而阅读和分享信息”,打破了以往的知识生产方式,以及著者拥有和控制版权的传统观念;Butle, Joyce & Pike[16]采用描述法对维基百科开放的组织结构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维基百科的编纂原则和运行机制灵活多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采用访谈法介绍维基百科有效运转的方式和原因:Riehle[17]通过采访维基百科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的三个重要志愿者Angela Beesley、Elisabeth Bauer和Kizu Naoko,揭示出志愿者参与维基百科编纂的目的和动机、维基百科的编纂过程及其参与者的各种角色、条目质量保证机制、维基百科的相关研究领域及其未来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Forte & Bruckman[18]通过访问22位维基百科志愿者,对比出在线社区与科学界在知识生产和奖励机制方面的异同,提出了几点完善在线社区奖励机制的建议。除了访谈法之外,Nov[19]采用问卷法从8个维度定量研究志愿者的动机:自我保护(Protective)、价值实现(Values)、事业获益(Career)、社交需求(Social)、领悟新知(Understanding)、自我提升(Enhancement)、趣味娱乐(Fun)、意识理想(Ideology)。研究者从维基百科(英文版)的“维基人列表(Alphabetical List of Wikipedians)”中随机选取370人(此列表中共有2847人),邀请其参与此项网络调查,收到151个(即40.8%)有效回复,其中92.7%(即140位)为男性。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平均年龄为30.9岁,参与维基百科编纂的平均年限为2.3年,平均每周为8.27小时,其中“趣味娱乐”和“意识理想(即,认为信息应该免费共享)”为位居榜首的两项动机。
1.4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研究
国外学者对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涉及新闻学、教育学及法学等多个领域:Forte & Bruckman[20]通过研究发现,维基百科的志愿者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学术作品,维基百科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出版范式。基于此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融学生于协同学术写作之中的学习辅助模式。此外,维基百科收词广泛、更新迅捷、方便查阅、易于理解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查找课程相关背景信息的便利工具[21-22]。而由于众源创作、动态更新的特征,维基百科在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间接的信息来源或引证资料[23]。Weale[24]则将维基百科包罗万象的条目收录类型运用到文件分类中。除此之外,维基百科已经并且未来也将成为法学教育中一种实用的工具:法律专业的学生和教授将维基百科作为一种快速的检索工具,或者作为研究起点;美国法庭也已经开始引用维基百科的相关内容作为权威的司法意见[25]。
2 国内研究综述
2.1维基百科引介
国内学者对维基百科的关注始于2005年。于嘉在《网络时代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一文中首次介绍了这部新型的百科全书,并对维基技术、维基百科编纂的中立原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版权问题、条目的可靠性及其发展等)进行了评价,并指出“维基百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恰恰正是其超越前人的地方……维基百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26]249”。何筠红介绍了维基百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解析其特点与原则,重点分析其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维基百科发展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在于维基百科的五大基石政策(百科、中立、开放、互重、无权威)深入民心[27]41”。尹开国[28]通过与传统百科全书的比较,分析了维基百科大众编纂、免费共享、动态更新及内容中立等四大特征,施素雯等[29]则详细介绍了维基百科(中文版)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见,在维基百科(英文版)上线4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后,国内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引介维基百科,并对其本土化的发展日趋关注。此类引介类文章成为了深入挖掘维基百科编纂特征和维基技术应用的研究起点。
2.2维基百科信息组织及条目质量控制方式研究
维基百科的新型知识生产与共享模式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沙勇忠等首先关注这种知识生产方式的价值意蕴,认为维基百科是“对自由与共享精神的最新诠释”“公共空间的学术性诠释”“中立的学术规范”和“基于个人兴趣的规模合作的知识生产[30]22-23”;周庆山[31]等对维基百科信息的自组织演进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阐释。
在条目质量控制方式方面,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多采用定性描述研究,解析维基百科的质量控制过程:王丹丹[32]认为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反映在用户页、讨论页和编辑历史之中;田莹颖等[33]总结出维基百科的质量控制是通过信息内容评议的方式进行,可划分为协作编辑评议和编辑质量评议,而协作编辑评议是基础;丁敬达[34]认为当前国外对维基百科词条信息质量的评价研究大都是从词条页面、编辑页面以及信息用户等方面提出信息质量的主要影响指标。
2.3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研究
对于维基百科(技术)的应用,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局限于图书馆学、教育学、出版学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维基百科协同生产的特点,王健[35]和李庆芬[36]提出利用维基技术扩大数字馆藏,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而翟青竹指出“我国图书馆在维基应用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好的成功例子”[37]78,并从知识管理的复杂性、维基入门的高门槛、内部管理和维护的高要求等三个方面剖析其原因;王丹丹[38]认为维基百科在学术领域的应用包括3个方面:将维基百科作为研究的起点、将维基百科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辅助工具、利用维基百科扩大数字馆藏。除此之外,一些学者[39,33]借鉴维基百科条目质量控制方式,对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质量控制及传统期刊的内容评议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策略。
2.4维基百科与中国网络百科全书研究
除了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维基模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2002年维基百科(中文版)、2005年互动百科、2006年百度百科陆续上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针对国内网络百科全书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开始为其献计献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数学者采用比较研究法,对维基百科和中国网络百科全书进行差异比照,并提出建议和策略:罗志成等[40]通过分析运营机制、管理方式、审核机制、激励机制、版权保护等,对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差异做了探索性研究;张之杰[41]以维基百科为参照,为百度百科出谋献策,提出学术条目与非学术条目分流、学术条目中的重要条目改由专家学者执笔并署名、加强图片数据库等策略。一些学者还针对中文维基类百科(维基百科(中文版)、互动百科及百度百科)进行对比研究:邓莉[42]分析了中文维基类百科施引文献分布及条目著录情况,在学术价值提升、条目著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这些网络百科全书提出了建议;贾君枝等[43]从类目体系、类名以及条目等方面对维基百科(中文版)和百度百科分类系统做出了研究,找出差异和共同点,以帮助用户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百科系统。除此之外,王丹丹[44]从社区的角度对维基百科的成长动力进行分析,揭示维基百科(英文版)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以及维基百科(中文版)发展滞缓的原因;黄琳皓[45]直接就维基百科(中文版)参与率低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维基百科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单一推介到以维基百科作为资料库辅助应用,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国内外对维基百科的研究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轨迹:从2001年维基百科上线之日起,一些学者(包括维基技术的开发者和维基百科的创建者)就开始针对这一新型的百科全书进行引介,对维基技术、维基百科的编纂原则、公共版权、动态更新等内容进行评述;随后,“人人可编辑”的特点引发了学者们对志愿者参与维基百科编纂的动机、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兴趣;接着,大众协同编纂所引发的对维基百科质量控制体系和内容可靠性的质疑成为了学界的研究重点,学者们多采用先抽样、再比较的研究方法,来验证维基百科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条目内容的可靠性;最后,随着维基百科日趋发展壮大,维基百科作为一座庞大的语料库、知识库,各个领域都可以从这座知识库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到目前为止,维基百科(技术)应用研究涉及到教育学、图书馆学、出版学、新闻学及法学等多个领域。
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国外针对维基百科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研究方法更加多样、成果更为丰富:首先,国外对维基百科的评介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从文献可以看出,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对维基百科(技术)的评介主要集中在维基技术的开发者Ward Cunningham和维基百科的两位创建者,从2003年起,维基百科开始受到其他学者的关注,而国内学者对维基百科的关注则始于2005年。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以质量控制体系方式和内容可靠性研究为例,国内研究多采用解析维基百科的质量控制过程的方法,提出这一过程保证了条目内容的可靠性。而国外研究则涉及到多个维度:条目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以及语言的正式程度等。再次,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研究更加多样,仍以上述研究为例,国内研究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研究条目质量控制过程。而国外研究则针对不同的研究维度采用了抽样比较、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等方法,不仅对维基百科条目内容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有了整体性认识,也深入了解了某些领域(科技、哲学、政治学及历史学等)条目内容的质量状况。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者有一个特殊的研究方面,即“维基百科与中国网络百科全书”。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势必会成为国内学者今后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第一,维基百科中英文板块的发展程度不同。维基百科(英文版)已经成为维基百科最大的语言板块,条目数远多于其他语言板块,而截至2015年9月中旬,中文版的条目为84万多,在维基百科各语言板块中位于第15位,且中文版的许多条目都是从英文版直接翻译而来的;第二,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本土网络百科全书的平行发展。本土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既可能抑制维基百科(中文版)的发展,又可能减少维基百科的研究数量,拉低研究深度。
4 几点建议
近15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维基百科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有很多值得开垦之处,笔者对于今后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中文维基类百科的研究:中文维基类百科的发展和研究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术研究助推本土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
第二、扩展维基百科应用研究领域:百科全书是一座荟萃精华、广收博蓄、条理整齐、取用方便的知识库[46]3,而较之于传统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内容更为丰富,更新速度更快,条目关联性更强。近几年,在自然科学领域,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方法,深度挖掘维基百科文本数据的研究与日俱增,而社会科学领域,关于维基百科应用领域的研究却在逐年减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将维基百科作为一种语言资源,使之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促进各领域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加强从辞书学角度对维基百科的研究:通过搜索发现辞书学领域对维基百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维基百科(技术)的源流与特征[47-48]、维基模式对传统辞书编纂理念的影响及启示[47,49]、维基模式对外语类辞书(包括大型双语词典)编纂实践的启示及展望[50-51]。这些研究多数侧重介绍维基百科的技术发展与理念创新及其对传统辞书编纂的启示,对维基百科的本体研究相对较少,仅章宜华[48]对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因此,深入维基百科内部,对其本体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从辞书学角度研究维基百科,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维基百科较之于传统的百科全书究竟在“编者”“内容”“结构”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从而引发了一场百科全书甚至辞书学领域的革命;其次,在数字化时代,受到“维基范式”的影响,即采录的内容“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四周无墙”[51],如何做出高质量的互动式、开放式辞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ist of Wikipedias[EB/OL].[2015-09-18].http://meta.wikimedia.org/wiki/List_of_Wikipedias#Grand_Total.
[2]LEUF B, CUNNINGHAM W.The Wiki Way:QuickCollaboration on the Web(Vol.9)[M].Boston:Addison-Wesley.2001.
[3]SANGER L.The Early History of Nupedia and Wikipedia:a Memoir[EB/OL].[2015-06-30].http://commons.oreilly.com/wiki/index.php/Open_Sources_2.0/Beyond_Open_Source:_Collaboration_and_Community/The_Early_History_of_Nupedia_and_Wikipedia:_A_Memoir.
[4]LEVACK K.If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Try 7,000 with Wikipedia[J].ECONTENT-WILTON,2003,26(4):12-13.
[5]JAKOB V.Measuring Wikipedia[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Stockholm,Sweden,July 2005.
[6]LIH A.The Wikipedia Revolution:How a Bunch of Nobodies Created the World's Greatest Encyclopedia[M].New York:Hyperion,2009.
[7]REAGLE J M.Good Faith Collaboration:The Culture of Wikipedia[M].Cambridge:MIT Press,2010.
[8]EMIGH W, HERRING S C.Collaborative Authoring on the Web:A Genre Analysis of Online Encyclopedias[R].Paperpresentedatthe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lton Waikoloa Village,Hawaii,January 2005.
[9]GILES J.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J].Nature,2005,438(7070),900-901.
[10]STVILIA B, TWIDALE M B, GASSER L, SMITH L C.Information Quality Discussions in Wikipedia[R].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North Carolina,U.S.A.,October 2005.
[11]ROSRNZWEIG R.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06,93(1),117-146.
[12]CHESNEY 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Wikipedia’s Credibility[EB/OL].[2015-06-30].First Monday 2006,11(11).http://firstmonday.org/article/view/1413/1331.
[13]ELVEBAKK B.Philosophy Democratized A Comparison between Wikipedia and two other Web-based Philosophy Resources[EB/OL].[2015-06-30].First Monday 2008,13(2).http://firstmonday.org/article/view/20 91/1938.
[14]BROWN A R.Wikipedia as a Data Source for Political Scientists: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Coverage[J].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011,44(02),339-343.
[15]MILLER N.Wikipedia and the Disappearing“Author”[J].ETC: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 2005,62 (1):37-40.
[16]BUTLER B, JOYCE E, PIKE J.Don’t Look Now, but We’ve Created a Bureaucracy: the Nature and Roles of Policies and Rules in Wikipedia[R].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Florence, I-taly, April 2008.
[17]RIEHLE D.How and Why Wikipedia Works:an Interview with Angela Beasley, Elisabeth Bauer, and Kizu Naoko[R].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kis,Odense,Denmark,August 2006.
[18]FORTE A, BRUCKMAN A.Why do People Write for Wikipedia Incentives to Contribute to Open-ContentPublishing[R].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41st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ilton Waikoloa Village, Hawaii, January 2008.
[19]NOV O.What Motivates Wikipedian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50(11),60-64.
[20]FORTE A, BRUCKMAN A.From Wikipedia to the Classroom:Exploring Online Publication and Learning[R].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earning Sciences, Indiana, United States, June-July, 2006.
[21]KONIECZNY P.Wikis and Wikipedia as a teaching to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7,4(1):15-34.
[22]HEAD A J, EISENBERG M B.How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use Wikipedia for course-related research[EB/OL].[2015-06-30].First Monday,2010,15 (3).http://firstmonday.org/ojs/index.php/fm/article/view/2830.
[23]LIH A.Wikipedia as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Reliable Source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media as a news resourc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Online Journalism,Austin,Texas,April 2004.
[24]WESLE T.Utilizing Wikipedia categories for document classification[EB/OL].[2015-06-30].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jsessionid=F4204F5C05 2B63C39D8BCF00FB29D887 doi=10.1.1.178.1643& rep=rep1&type=pdf.
[25]NOVECK B S.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Legal Education[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 2007,57(1):3-9.
[26]于嘉.网络时代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J].图书馆论坛,2005,25(4):247-249.
[27]何筠红.在线共享的自由百科全书:维基百科[J].新世纪图书馆,2006(4):40-42.
[28]尹开国.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维基百科评介[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2):142-144,186.
[29]施素雯,王斌.Wiki与Wikipedia评述[J].东南传播,2006(2):46-47.
[30]沙勇忠,阎劲松.维基百科: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情报资料工作,2006 (4):20-24.
[31]周庆山,王京山.维基百科信息自组织模式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7(2):29-32.
[32]王丹丹.维基百科自组织模式下的质量控制方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21-24.
[33]田莹颖,吴克文,赵宇翔,等.维基百科信息内容评议模式及其对传统期刊评议的借鉴[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2):92-96.
[34]丁敬达.维基百科词条信息质量启发式评价框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2):11-17.
[35]王健.利用Wiki技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34-36.
[36]李庆芬.利用Wikipedia扩大数字馆藏:美国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给我们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8(8):60-62.
[37]翟青竹.Wiki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12(5):77-79.
[38]王丹丹.维基百科在学术领域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5):59-62.
[39]万力勇,赵呈领.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质量控制框架与策略研究:以维基百科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3(6):18-25.
[40]罗志成,关婉湫,张勤.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4):71-74.
[41]张之杰.以维基百科为例试论百度百科进阶之道[J].科学文化评论,2014,11(4):77-88.
[42]邓莉.中文维基类百科施引文献分布与词条著录研究[J].现代情报,2011,31(3):48-50,54.
[43]贾君枝,李艳.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类目组织系统的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6):114-118.
[44]王丹丹.维基百科生产者特征分析及其启示[J].情报科学,2012,30(1):121-124.
[45]黄琳皓.中文维基百科编辑参与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4(5):46-49.
[46]金常政.百科全书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7]白崇远.《维基百科》的特性及影响[J].辞书研究,2009 (2):67-72.
[48]章宜华.计算词典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49]卢华国.试论现代辞书学发展的“维基范式”[J].外语研究,2011(3):70-73.
[50]魏向清,耿云冬,王东波.中国外语类辞书编纂出版30年(1978—2008):回顾与反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51]陆谷孙.《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四周无墙[EB/OL].[2015-07-10].http://bbs.0513.org/thread-2566172-1-1.html.
付巧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62。
杨海英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62。
收稿日期:(2015-09-18编校:刘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