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如何走近现代观众
2016-12-08本刊编辑部
卷首
文学大师如何走近现代观众
今年的上海文化界,聚焦锁定了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给出的因由是: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茅盾一生的革命与文艺实践都是从上海起步:1916年他入职商务印书馆,从此在上海生活工作了近20年,完成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外来青年到中国新文学运动标志性人物的转变。在上海,30岁出头的茅盾写出了紧扣这座大都市脉搏的《蚀》三部曲以及《虹》《子夜》等代表作,他与这座城市的渊源可谓深厚。
以纪念茅盾先生为主题的“从文学到电影”研讨活动,由放映他的一系列作品改编的电影开始:有上影导演桑弧拍摄的《子夜》,朱枫拍摄的《春蚕》,还有郑大圣拍摄的“《蚀》之五部曲”:《春风桃李》《章台秋柳》《怀朴抱素》《江枫渔火》《霜天晓角》。除了当年桑弧导演拍摄的《子夜》算得上“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外,后来的几部都是“小投入、小制作、小明星”——说来唏嘘,今天谁要是“胆敢”去碰“现代文学史名作”,就等于自贴“小众电影”的标签而无人敢投资。所以,能够看到这些“遗产电影”,已经是万幸了!
郑大圣导演根据茅盾的“《蚀》之三部曲”改编的“电影五部曲”,是剧情相对独立而又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影片。但“匪夷所思”的是,在一部电影的投资动辄数千上亿的今天,这5部90到95分钟的长片,总成本不到750万元,平均每部成本不超过150万元,还是一部“年代戏”!这在今天的电影制作中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成本,一般情况下,艺术质量的不足当是铁板钉钉的事。然而看了所有的五部曲,业内和观众却都齐刷刷给了相当高的赞誉,并由衷地对导演表达了“隆重的敬意”。同时,专家学者又不约而同对这种“富田穷耕”现象表示遗憾——那么好的大师名作,如果能够大投入大制作,想必会更精彩。
这就关系到“遗产电影生产制作的顶层设计”课题。在目前情势下,即便总投资后面加了一个零,也未必能把观众带入影院。艺术电影的现状就是如此,发达国家可以不断拍摄《悲惨世界》和《安娜·卡列尼娜》,不断改编“永远年轻的莎士比亚”,他们珍爱本民族文学传统,有一份似乎与生俱来的“文化自觉”。但是我们经年累月的“文化断层”和“文化漠视”,使得这种差距拉得很大,这是不容讳言的悲哀现实。为什么今天的观众会“趋商业片”而“离艺术片”,审美倾向呈现严重下滑的趋势?其间有种种可以分析的因由。但无论如何,将“文学遗产”打造成“遗产电影”,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绕过的课题,因为断了人文根脉,国家和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培植民族素养,而最好的办法和理智的选择是,先用有限的资金和可行的举措,细水长流,让这些低成本高品质的“遗产电影”,带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民众的眼睛和心灵。然后注入政府与民间的双重动力与活力,将其做大做好。
今天我们锁定茅盾作品,对其进行“从文学到电影”的探讨,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国文学不但有“鲁、郭、茅、巴、老、曹”,还有叶圣陶、张天翼、郑振铎、沈从文、田汉、丁玲、施蛰存、张爱玲……“文学大师如何走近现代读者和观众”,这是一个做不完的题目。而让人们了解文学遗产的极佳途径,莫过于“从文学到电影”——通过影像,触摸到文学大师的灵魂,这是多么具有诗意和意义的事情啊!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高度是由这个民族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遗产电影”的制作和生产,已然关系到民族精神的铸炼,所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都应放到议事日程。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