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第三方质量监测的研究与探索
2016-12-07郑勤华赵宏陈丽
郑勤华 赵宏 陈丽
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正处于推动教育体系从封闭向开放变革的转折点。互联网除了支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共享优质资源外,其开放性正在冲击和挑战传统学校教育的物理围墙和制度壁垒。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随着“互联网+教育”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政府相关行政管理权的取消和下放,远程教育已经进入重要转型期。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远程高等学历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如果所有高校都积极开展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其结果可能是教育质量声誉进一步下降。同时,尽管教育部通过文件下放了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办学权,但是政府层面的配套政策并未形成,也就造成两年来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并未出现新兴的力量。回顾我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办学质量问题一直被质疑,其核心就是国家相应的质量保证制度的缺失。
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是教育系统为使人们确信教育机构能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确保质量的所有活动和过程。这种活动的标志或结果就是提供“证据”,以确保用户和消费者对质量的信任。质量保证制度不只是对学术水平的审核,是对一个办学机构、专业或者课程的定位、提供的服务和内容以及如何保证预定的目标能够实现的对管理水平的整体、持续的监控制度。
国际上普适的质量保证组织模式是政府建立国家层面的质量保证标准;授权第三方机构提供质量保证评估服务;教育机构在国家层面颁布的质量保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国家层面质量保证标准一般由政府和实践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制定,主要面向“机构”和“专业”两个层面。面向机构层面的标准主要检验高校的教育目标与结果是否相符,主要审查:组织框架与管理体系;高校的政策和程序;战略规划;物质和技术等基础设施;财务状况;毕业生的成果及其在普遍同行中的就业能力。面向专业层面的标准则关注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与教学以及学生服务。
第三方评估机构一般由独立于政府和办学机构的高等院校或非营利组织承担。其实施的是外部质量保证,负责对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第三方的核心理念是秉持独立性,从而提升评估的权威性,增进评估的社会认可度。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组织独立性:由官方文件认证(如政府文件、立法行为或组织法规),这些正式文件从第三方的角度规定了机构工作的独立性,第三方可包括高校、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组织;二、运作独立性:质量保证机构程序和方法的定义与操作,以及外部专家的提名和任命都由第三方独立进行,第三方可包括高校、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三、评估结果的独立性:尽管来自利益相关者方面的专家,尤其是学生,参与到了质量保证过程中,质量保证过程的最终结果仍然由质量保证机构负责。
我国政府显然对上述问题也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加快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做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远程高等学历教育中率先开展该项试点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在过去的10年时间,专注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标准。在比较了世界各国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国内外学术专家、实践专家和远程学习者的调研,构建了覆盖办学资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学生支持、学习评价等质量要素的11个维度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标准。虽然并没有成为国家标准,但不妨碍我们使用这一套标准,尝试一次真正意义的独立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第三方质量监测。
自2015年9月起,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以11个维度的53条标准为核心,构建了一套与质量保证相关的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中国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和6所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进行了数据采集,所有的数据完全来自于各机构公开的材料以及互联网上能搜集到的相关公开信息。之后,基于采集的数据,研究者按质量保证标准分维度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本系列论文正是这种按照第三方质量监测的实施模式进行的评估结果集中体现。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办学机构的第三方机构,本次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遇到了极大困难。比如,“师生比”作为评价学习支持服务的一条重要指标,由于机构办学规模数据难以获得,自然成为本轮质量监测的一个瑕疵。此外,由于办学机构的官网更新问题,有可能公布的数据与实际的办学数据不吻合;搜索到的相关数据,可能不一定完全真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直接造成本轮的研究和实践仅仅能从某些侧面反映中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办学的质量。但这些侧面,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在质量保证中的有益经验和亟待改进的地方,甚至于规范的信息公开,本身也是教育质量保证的核心之一。因此,虽然可能带来质疑和争议,但我们还是鼓起勇气将本次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文章的形式向社会公开。
本系列文章由于数据获得原因并没有涵盖所有的11个维度,重点对学习支持服务、组织管理、招生管理、师资队伍、学习评价、专业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系列论文,我们希望实现4个目的:一、介绍远程高等学历教育质量保证的整体实施模式;二、对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质量保证标准和相应数据观测点予以公布;三、基于数据对中国的远程高等学历教育质量进行一轮监测;四、对中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改进提供一些参考。由于这是作为第三方开展质量监测的首次尝试,肯定不够成熟和完善,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分享,一定能够带动更多的研究和关注,推动中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