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对比研究

2016-12-07王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王钢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牙槽突骨折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牙弓夹板治疗, 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30%, 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出血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技术较牙弓夹板固定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牙槽突骨折;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牙弓夹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72

牙槽突是人体口腔重要骨组织, 起保护和支持牙齿作用, 牙槽突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 通常由外力撞击、牙根形态异常、牙根与牙槽骨粘连所致, 骨折后患者常伴有较为严重的肿胀及剧烈疼痛。早期复位与固定是牙槽突骨折的治疗原则, 因此, 临床多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但研究发现[1], 牙弓夹板治疗对患者自身维护能力要求较高, 且病情恢复缓慢, 难以达到良好的咬合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对牙槽突骨折的治疗效果, 特选取本院收治的75例牙槽突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牙槽突骨折患者, 根据患者所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14例, 女23例, 年龄18~61岁, 平均年龄(41.52±7.85)岁;对照组男14例, 女24例, 年龄19~62岁, 平均年龄(42.78±7.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 将牙槽骨进行复位, 并以咀嚼方式确定咬合位是否正确, 后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固定。

1. 2. 1 对照组 采用牙弓夹板进行固定:①选用成品牙弓夹板, 将其弯至与患者牙弓形态一致后, 进行长短修剪;②使用修剪好的牙弓夹板对患者右侧第一磨牙至左侧第一磨牙之间进行固定, 并使用0.2 mm结扎丝将其固定在牙齿上。

1. 2. 2 观察组 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进行固定:①使用正畸托槽进行粘接:从患者左侧骨折线远中2颗无松动牙齿开始, 粘接至右侧骨折线远中两个无松动牙齿, 使用弯制好的0.5 mm不锈钢圆丝进行结扎固定;②将2枚种植支抗钉分别植入骨折线两端前庭沟处, 并使用结扎丝在种植钉钉帽上进行结扎牵引, 加强固位。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2]:优:固定后, 咬合关系良好, 牙齿与骨折片无松动现象, 牙龈无炎症反应, 固定拆除后骨折线对位良好, 骨密度一致, 牙槽外形象良好;良:咬合关系基本对位, 牙齿与骨折片无明显松动现象, 牙龈有轻度炎症反应, 固定拆除后骨折线对位基本良好;差:咬合差, 牙齿与骨折片存在明显松动, 牙龈炎症明显, 骨折线对位较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26例、良10例、差1例, 优良率为97.30%(36/37), 对照组优22例、良8例、差8例, 优良率为78.95%(30/38), 两组优良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 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牙龈出血指数为(1.87±0.25), 对照组为(1.91±0.3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8,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牙龈出血指数分别为(1.95±1.01)、(2.57±1.3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7, P<0.05)。

3 讨论

牙槽突骨折主要是由外力直接作用于患者牙槽突所致, 是临床上常见的颌面外伤疾病类型, 骨折部位多发于上颌前牙区, 通常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口腔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主要采用复位后固定方式对牙槽突骨折进行治疗, 但传统的牙弓夹板单颌固定等方式易引起牙龈炎症, 效果不甚理想。

近年来,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逐渐被用于牙槽突骨折临床治疗中, 并取得显著效果。在文民等[3]研究中显示, 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牙槽突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牙龈出血情况显著优于传统牙弓夹板固定术, 提示该方式对治疗牙槽突骨折具有较高可行性与有效性。本研究中, 观察组优良率为97.3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 且观察组在治疗后, 牙龈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提示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技术, 对患者牙龈影响较小, 可有效提高牙槽突骨折治疗效果。且本研究发现,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技术中使用的0.5 mm不锈钢丝更容易弯制成符合患者牙齿弧面的个性化弓形, 进而有利于骨折线的精准对位, 辅之以种植支抗钉的牵引固定, 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在行牙弓夹板固定时, 结扎丝需穿过牙间隙, 因此对患者牙周组织损伤较大, 且牙弓夹板较为粗大, 佩戴后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口腔异物感, 加之食物残渣容易在口腔中积聚, 增加患者牙龈发生炎症的风险, 而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技术对牙龈组织刺激小, 利于口腔清洁, 患者佩戴后无明显不适感, 效果优于牙弓夹板。

综上所述,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技术较牙弓夹板固定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且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较小, 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源. 石英纤维带在牙槽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9):267.

[2] 李渠. 正畸片段弓治疗牙槽突骨折66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6):70-71.

[3] 文民, 彭绍斌, 何泽红.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观察. 东南国防医药, 2015, 17(3):304-305.

[收稿日期: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