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创设和谐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2016-12-07周荣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与学师生关系电脑

周荣

摘要:“和谐”是一种美,成为现在的主题、潮流。如何创设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是近些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从信息技术课堂的“和谐”美、硬件设施的“和谐”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及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和谐”美等方面,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设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力图使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达到最佳和谐状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和谐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和谐”成为现在的主题、潮流,也是迫切的任务。我们的社会要建设成为和谐社会,我们的课堂也要建设成为和谐课堂。如果上课的环境不和谐,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像敌人一样,如果讲授的内容不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会认真学吗?我们能教好学生吗?又从何谈起提高学生的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和谐的信息氛围”。所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需求,下面探讨一下如何创设一个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课堂的“和谐”美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同样,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必定能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因为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我们的课堂需要“和谐”,那要处理好哪几方面关系呢?我们知道组成信息技术课堂有五大要素(课程、电脑室、电脑、教师、学生),因此,我们要让电脑机房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学生喜欢电脑,也爱惜电脑;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也喜欢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热爱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也因自己是信息技术教师而充满成就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谱写学习环境优美、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浓厚的信息技术教学新篇章。

二、硬件设施的“和谐”美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场地不是教室而是电脑机房,学生的学习工具不是纸和笔而是电脑,机房环境包括机房的整体布局、桌子摆放、机房文化的布置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况且现在一般学校的电脑配置较低,使用频率高,电脑的稳定性差,运行速度慢,这些因素会导致40分钟的一节课学不到什么知识,很难保证把教学质量搞好。电脑的硬件配置,软件设置,稳定性,加上有些学生不爱惜电脑,这就存在学生与电脑的不和谐。为使信息技术课堂上产生最佳效益,就必须构建一个空气清新,光度、温度、温度合适,安全舒适电脑室,这些是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活跃的思维的保证,不然一节电脑课下来整个人头晕脑胀,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创设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电脑室环境,为构建一个和谐课堂做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师生关系的和谐主要体现的是心灵的和谐。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教师的好感,对一个学生来说,犹如春风吹进他们的心灵,而爱是让他们获得成长能量的温暖的阳光。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融洽,可以说正是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最直接的展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除了要注意形象、语言表达之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通过QQ、EMAIL、微信等多种途径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当学生展示完作品及时地多几句鼓励的话语,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尊重、以人为本。这样,师生之间就会相互感化,从而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推到了和谐的极致。

四、教与学的“和谐”美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轻实际操作,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教材内容,轻多变的社会信息,过分强调软件技术的操作,教学模式规范、单一;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而学生却喜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娱乐活动。存在种种不和谐,那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教与学才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教学方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和不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现用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选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授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需要了解或记忆的基本知识和常识,让学生独立学习弥补必备基本知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及时补救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确定主题,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思想、方法、情感的交流,达到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方法和合作配合的精神。在交流、合作中进行反思,获得情感的体验,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联系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多种合适的教学方式,并且做到各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遇到难题时能进行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升华,促进全面发展,这样就会发挥最佳效益,最好的效果,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和谐状态。

总地来说,我们在创设和谐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时,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机房硬件设施、师生关系及教与学的和谐,同时在探讨和谐信息技术课堂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课堂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和谐。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猜你喜欢

教与学师生关系电脑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电脑子变学霸
逻辑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