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学问题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案例
2016-12-07吴国庆
■吴国庆
教学案例
生活化学问题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案例
■吴国庆
九年级沪教版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是初中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类身边不可缺少的化学物质,溶液是继气体(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固体(碳单质、常见的金属等)、液体(自然界中的水等)后,学生接触到的一类成分更为复杂的化学物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了解,让学生系统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加深认识和理解,甚至利用有关溶解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章的教学也正好为下一章的学习和以后分散系的学习做了准备。
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分散现象出发,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物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系”,使学生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有关溶液的概念,也为后几节知识的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加深学生对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能说出溶液的特征,能通过实验探究水溶液的一些性质;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4.通过“探究溶液的形成”的活动,初步养成善于与他人交流、倾听与协作的习惯,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特征。难点:建立溶液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讲解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以及相关分组实验器材。
六、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小组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好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
七、教学实录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课前配制好的5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
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
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
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
引入: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大家看到的这些就是溶液,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得到的混合物又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化学课堂,共同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活动与探究1:分别向盛有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粉笔灰、植物油的6支试管中加入3~4ml的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再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学生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指导,完成实验后,小组总结)
组1:①食盐、蔗糖、高锰酸钾都消失了;②泥土、粉笔灰、植物油仍然能看见,并且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泥土沉在最下面,植物油浮在水面上。
组2:①高锰酸钾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呈红色;②蔗糖变少了,但是还能看见少许。
设问:我们观察到食盐、蔗糖在水中“消失”了,如何理解这种“消失”?是真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并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变成了非常小的微粒分散到水中了。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在加水振荡的过程中,食盐、蔗糖以咱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扩散到水分子间。食盐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分散,蔗糖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分散,所以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物质都“消失”了,像蔗糖、食盐这样分散到水中的形式称为溶解。
设问: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盛放高锰酸钾的那支试管,从上至下,多角度地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特点?
生4:高锰酸钾加水所形成的混合物颜色分布均匀。
师:很好,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
引导:我们喝糖水,如果糖完全溶解在水中,你喝第一口与第二口甚至最后一口所能感觉到的甜度是怎么样的?
生5:一样甜。
设问:这些说明蔗糖溶解于水所得到的混合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6:均一。
设问:继续观察溶解到水中的食盐、蔗糖、高锰酸钾,有没有像泥土那样形成分层现象?
生7:没有。
设问:说明这三种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有什么特点?
生8:稳定。
教师食盐、蔗糖、高锰酸钾这三种物质溶解于水形成的混合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请同学们归纳溶液的概念。
学生讨论并回答: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设问:泥土、植物油加水后振荡,它们分别以什么形式分散?
生9:泥土以固体小颗粒,而植物油以液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的。
设问:静置一段时间后,这2支试管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10:分层。
师:说明这两种物质加水后形成的混合物有什么特点?
生11:不均一、不稳定。
教师总结:像泥土这样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像植物油这样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请同学们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
学生总结: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形式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物质以液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
(投影有关三种混合物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刚学过的三个概念)
练习:1.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2.课本第9页的“练习与实践”。
思考:以上6支试管,哪支最不容易洗干净呢?
生12:盛放植物油的试管。
活动与探究2:1.清水冲洗先前装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观察能否洗干净试管;2.向试管中滴入数滴洗洁精,振荡,观察现象;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4.最后再用清水洗涤,观察结果。注意:振荡时,依靠手腕用力。(教师巡视,个别加以指导,实验完成后,让小组总结实验现象)
组1:加入洗洁精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植物油的小颗粒不见了,溶液呈现乳白色。对着阳光,能看到很多细小的油滴分散在水中。
组2:静置一段时间后,并无分层现象,比较稳定。用清水冲洗后,很容易洗去油污。
教师总结:加入洗洁精后,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跟没加之前相比,加之后所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
教师:生活中乳化的例子有很多,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组13:洗面奶里含有乳化剂,所以能洗去脸上的油污。
组14:洗发水里有乳化剂,可洗去头发上的油污。
(投影生活中含有乳化剂的实物的图片)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用最简要的语言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本节课体会到了什么?(要求学生不要重复)
当堂检测:
1.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豆浆B、石灰水C、泥水D、生理盐水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4)碘酒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5)将蔗糖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要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3.衣服上有油污,我们用肥皂或者汽油都可以洗去,这两种方法利用的原理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区别?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见下图)力争科学美观、提纲挈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讨论热情高,能自己思考总结问题,充分发挥了动手动脑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是在乳化作用的理解上不是很到位,下节课应该再花点时间复习溶液均一、稳定的特点以及常见的乳化现象。
八、评价建议
本节课教学评价应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看学生是否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这三个概念,是否认识到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是否在认识这些现象的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比如振荡试管、比较分析等。
2.强化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比如:①在实验过程中,看谁描述分散现象最具体、最细致;②由分散的现象总结三种混合物的特点时,看谁的总结最符合实际。
3.学生在探究中认识了溶液,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由此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建议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据此综合给出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