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成本开采要效益
2016-12-07庞先斌
文/图 庞先斌
向低成本开采要效益
文/图 庞先斌
“这口井每天停抽6个小时,错开每度电1.21元的尖峰时段,产液量不变,生产成本却降低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员杨文林介绍说。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以“运行参数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技术指标最佳化”为目标,向低成本开采要效益。该厂持续优化生产过程,在控制电量消耗上精打细算做文章,创出了日均节电8至10万千瓦时的好成绩。
间隙开采降成本
对一些油井实施间隙开采,从地质层面上来说,可以让油井休养生息,恢复地层能量;从效益层面说,可以合理利用国家实施的峰谷电价降低电费,此举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
K2301井每天产液量仅有17.5立方米,为了恢复地层液量,实施经济开采,每天下午16点停井,到晚上22点再开井。杨文林介绍说:“这口井每天停抽6个小时,错开每度电1.21元的尖峰时段,产液量不变,生产成本却降低了。”
类似K2301油井实施间隙开采的油井,在采油一厂还有41口。生产技术科科长闫铎算了一笔效益帐,他说:“年初以来,针对油井产液、含水、温度等不同参数,我们对41口油井采取间隙开采措施,尽可能在每度电0.840元时段和0.612元低谷时段开采,累计节电量43.8万千瓦时,减少电费支出38.28万元。”
精细管理促优化
如果说,对油井采取间隙开采是权宜之计,那么,科学优化生产参数,实现降耗减费,则是采油一厂长期必修的功课。
原油开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机械采油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耗电量的多少。为了有效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浪费现象,该厂按照“一井一策一调整”的策略,强化油井动态管理,做实参数优化,降低生产用电量。
由地质研究所、采油工艺研究所、生产技术科组成的电费控制项目组,把节电重心放在了狠抓注采过程优化上,从而减少了低效产液量,提高了机采系统效率,有效降低了电费。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厂及时调整抽油机平衡219井次,累计节约电量14.8万千瓦时,累计效益12.94万元。
精细评价效益井
作为电力消耗大户,采油一厂在加大机采参数优化力度的同时,也在关停低效、高耗油井,在降低注水系统电耗上做足了节电文章。
面对低油价的冲击,该厂建立了不同油价、不同油田经济极限产量图版,运用“三线四区”经济模型,以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盈亏平衡点,开展油水井单井效益评价。在做好盈利高效区和边际有效区开发管理的同时,按照“三关三不关”原则,对运行无效区146口油井实施动态关停后,总计节约电费460.5万元。
目前,该厂已优化调整13台增注泵,日均节电7610千瓦时,预计年节电将达到220万千瓦时。与此同时,还对4个联合站采取分类优化运行,对26台注水泵进行了优化调整,累计节约电费499.8万元。
该厂秉承着有效益就开采,没效益就关停的原则,使产量结构和产液结构得到了优化,为动态优化注水泵组合,大幅减少注水系统耗电量提供了空间。该厂从细节着手,在降本增效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