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孙中山,从“振兴中华”到“民族复兴”的价值传承

2016-12-07文/苏

国企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孙中山信用

文/苏 秦

纪念孙中山,从“振兴中华”到“民族复兴”的价值传承

文/苏 秦

11月11日上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缅怀孙中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是第一个响亮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也是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爱国者。无论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及推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等,孙中山都知行合一,无愧于“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这些称号。

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这是孙中山不懈奋斗的三大动力源。“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民族独立的梦想早已实现,但推动社会进步、为人民谋幸福的步伐不会停止,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给我们这一代,没有使命感,就会攥不紧接力棒、跑不好征程;没有必胜信念、脚踏实地,建设“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就是虚妄之谈。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这是孙中山临终前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从干革命到搞建设再到抓改革,完成每项历史伟业都离不了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自觉。而每项历史伟业的完成,都需要一代代人共同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就能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目标,呈现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因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价值传承中坚定信心,在责任升级中一路向前,无论振兴中华还是民族复兴,都会变得触手可及,而不是遥不可及。届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能更生动地显现。

来源:人民网

《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作者:郎咸平

在新经济狂热之下,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寻找“下一个风口”,幻想成为下一只飞起来的猪。对此,一向以“危机论”著称的郎咸平教授再次发出盛世危言:新经济光环背后,危机已悄然而至。中国式O2O还能烧多久?P2P监管黑洞有多大?互联网造车为什么不靠谱?在高歌猛进的时代,作者的冷眼批判显得不合时宜,却是一剂好的清醒药。

《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蓝图》

作者:关建中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是,为解决信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通过管理社会成员对社会管理规则和道义准则遵守之间的信用信息管理信用社会。于是,信用信息统计、分析、使用就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它都是满足其功能的配套设施。本书正是这一思想认识的呈现。

编辑/张莎莎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孙中山信用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