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版年画符号的分析提取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6-12-07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50103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木版谐音年画

马 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50103)

木版年画符号的分析提取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马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50103)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多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是创新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资源,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研究木版年画,分析提取其有价值的符号,并提出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诠释城市景观的地域个性精神。

木版年画符号;提取;景观;应用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当我们从中获得什么时,同时我们也丧失着什么。全球化伴随着现代化、城镇化以及趋同化的到来,我们的文化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发出了多样性和本土性的呼喊。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避免城市建设的趋同化,如何运用符号来塑造代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设计,如何以木版年画艺术为设计资源再现文化的传承,达到与环境之间的完美契合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环节。

一、木版年画与符号学

所谓木版年画,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茶和郁牟;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真正地确立起来。1

所谓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各个符号相互之间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关系的一般理论的学科。皮尔士认为,符号是用来表现另外一个事物的东西,或者是在想法上可以将某物视作他物,也就是说符号就是某物的“代表”。之后索绪尔进一步揭示出符号包含着符征与符旨两种层面,前者称为“能指”是表现,后者称为“所指”是内涵。也就是说,所有能够以具体的形象(包括形、色、声、味、嗅、质等)表达思想、概念和意义的物质实在都是符号。2由此可见,木版年画符号就是把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深层含义物化了的符号。

二、木版年画符号的分析提取

(一)木版年画的符号分析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3即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都是符号活动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木版年画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符号活动的产品,其能指就是把符号化的思维方式转化为某种现实存在,通过有机地联结并诉诸视觉的表现性形式。苏珊朗格也提出“一件艺术品往往就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表达方式,即艺术家思想状态的征候,如果它们代表人的话,很可能就表达某种面部表情,以显示人所应具有的情感。”4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人类普遍情感的物质载体。那么木版年画符号的所指也就是创造主体个性化的观念情感。

从这我们不难发现,木版年画艺术形象构成是受到两种结构力量的影响,一种结构力量是来自集体意识在漫长实践过程中通过主体历史向客体渗透而形成的文化历史符号。对于审美主体来说,木版年画符号建构的先在规限就是观念性的现实,人们无法摆脱也无意摆脱。另一种结构力量来自具有个人倾向的个体意识。在现实情境中,民间文化观念必然表现为社会个体的思想情感,意识主体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去体认和感知文化历史符号,去选择和组合文化历史符号。对审美形式而言,这种主观要求是当下艺术符号建构的终极决定因素。通过个体的操作,作为先在规限的文化历史符号最终转化成诉诸视觉的个性化的文化现实符号,即成为艺术符号。为求表述的方便,借用朗格的术语就是“艺术中的符号”和“艺术符号”。一方面“艺术中的符号”是表现性形式的构成成分,一方面将“艺术中的符号”作为创作主体观念情感的载体而重建的个性化涵义系统即在现实情境中建立的自我观念情感的符号形式。

上面所说的“艺术中的符号”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已观念地存在着的社会化意义系统(表示成分之能指与被表示成分之所指)为创作者所采用,他在具有特点涵义的美术作品中充当涵义载体即表现媒介。如“石榴”(如图1)是已被人们从自然世界中抽取出来的能指,它与所指“多子”意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但这个符号在未被创作主体采用的时候只是观念性的存在,他的能指是集体意识的意象,而所指则是集体意识的意愿。当这个符号进入创作者自我的意识领域并以诉诸视觉的物化形态进入作品的有机结构时,便成为了“艺术中的符号”。5所说的“艺术符号”就是创造主体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通过合目的地选择和利用观念地存在着的“艺术中的符号”而建构起来的、蕴含自我观念情感的物化表现形式。简言之,“艺术符号”就是艺术作品的有机整体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木版年画符号的提取一方面是对木版年画中的“艺术中的符号”的提取,一方面是对其“艺术符号”的提取。

(二)符号的提取原则

木版年画的符号提取可以看做是在传达模式中的一种“编码”过程,是对民族的、民俗的历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和风格特征的概括总结。这个过程使符号在“传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提取时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遵循代表性原则,把最有代表性的、明显的、典型的符号进行提取,这种提取是经过提炼得出的最具有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典型符号。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设计中应用这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符号,使整个作品散发浓郁的当地文化气息,还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加强设计的象征性,还能使设计作品更加的具有符号性特征。

2.遵循显明性原则。因为普通老百姓才是地域文化的真正使用者,如果提取出来的符号让人们看不懂,也不能联想到任何事物,那么这个符号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是一个失败的符号提取。所以在解读符号的过程中,需提取的是对文化的表达具有了显明性的符号,这样的符号才能让人们更直观地体会符号的含义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为了突出形式特征和地方特色,把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形式和构成方式保持下来,这样才能较为完整的、原汁原味的保持其符号。

3.遵循选择性原则,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前合时宜的内容,到了现代就会变成陌生的、多余的内容。因此,对于木版年画符号的提取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提取,要符合时代背景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扬当地的积极的特色文化。

(三)木版年画符号的分类提取

对于木版年画符号的提取,笔者认为应保留木版年画本身的形式、色彩等艺术特征,而对符号本身利用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最常用的符号分类法来进行分类别的提取。也就是分为象征符号、图像符号两类。

象征符号与其代表对象之间没有相似性或存在性的关联,而具有任意性,或二者关系只按人为规则确定。如鱼——生殖、富裕、虎——辟邪、护生、桃——避鬼、高寿、佛手——财富、葫芦——生殖、石榴——生殖、娃娃——新生、牡丹——富贵(如图2)等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符号系统,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艺术中的符号”。这里根据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分为谐音象征性符号和指物会意象征性符号。

(1)谐音象征性符号:因为木版年画的符号是视觉性质的能指,使得创作者有时难于为某些抽象的意义建立能指形式,故常常要求助于语言符号的转借,即谐音。如鸡谐音吉,虎谐音富,豹谐音饱,荷谐音和,蝠谐音福,蓉谐音荣、棠谐音堂,《挂印封侯》画的是猴子戳蜂窝。“蜂猴”与“封侯”谐音,“牡丹和鱼”中鱼谐音余(如图3),“瓶中插戟”就是“平升三级”……

(2)指物会意象征性符号:指物会意是人们把某些事物的感受与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即接物寓意或者寄物抒情。如石榴、葫芦、莲蓬象征多子,桃、龟、松、鹤象征长寿,鸳鸯象征爱情、双飞燕、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永结同心,灵芝象征福寿……

图像符号是通过“形象相似“的模仿或图似存在的事实,借用原已具有意义之事物来表达意义。如木版年画中的戏曲传说故事类、生活风俗类的木版年画符号。

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笔者的考查过程中发现木版年画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少之又少,但是对其他民俗元素像剪纸、皮影、马勺等民间艺术符号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还是比较多见的。虽然艺术符号不同,但是这些符号与现代景观相结合的应用手法可以说是共通的,方法是可以举一反三的,所以我们使用与借鉴这些方法把木版年画符号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设计出既立足于传统的,立足于本土的,同时又立足于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奇葩的关注度,还能够将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更能够使人们对传统的归属感和对环境的认同感得到重新唤起。

概况起来应用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借代

景观语言符号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是借代。当景观元素的形式与意义有着很强的映射关系时,我们才可以使用“借代”的手法。民俗符号在采用这一手法时就是使用的其所指与能指相一致的特性,将民俗符号的整体或有特点的局部加以利用,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替代到现代城市景观中,形成具有民俗风味的设计符号,使城市景观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现代的风情,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借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整体借代和局部借代。(如图4)

(二)抽象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引用它的意义,或者只是用它代表某个时代某个地方的文化,又或者仅因为视觉上的样式美,传统形式对于我们来说太过具体、繁琐,因此,我们就可以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细节意义就无需表达。通常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立面实体、墙面镂空或图案化等。

(三)简化

保留传统民俗符号的形体,把内部结构简化,去掉复杂、繁琐的细部构造或装饰,使之体现出简清、明快的结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传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色,这就是简化变形的符号改造。6

(四)夸张

夸张变形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联想,特意将某些局部或形态以当代艺术的手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以产生震撼的效果。这种夸大的效果使人第一眼就能了解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是对民俗符号中“意”的延伸的一种有效手段。

(五)解构

传统民俗元素的解构重点是指传统的民俗元素符号的分解、破裂、整合、叠加处理,同现有规则约定的一种反转和颠倒处理,打破了原有的结构来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不完整性和变化性。方法上主要是通过错位、叠台、重组等形式。

(六)重复符号

重复是对符号进行组织的一种基本的手法。在景观设计中我们提炼出一种符号,作为创作的母题,并将其重复使用于景观设计中.从而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这种手法可以形成强烈的秩序感和韵律感。

(七)创新

景观设计时为了使游览者在观赏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觉、联想、想象、移情等体验方法对传统地域文化深入感受,我们常需要把所收集的可用元素“物化”成具体、实在的景观符号进行表达。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景观文化的内容,同时又使景观文化具有深层内涵和文化背景。这里我们应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尺寸放大化(如图5)、典故场景化(如图6)、图案雕塑化(如图7)、元素多样化、场景舞台化(如图8)。

四、结语

木版年画是由许多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视觉符号或符号群构成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符号,是地域精神、地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不断加深、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受到冲击的形势下,研究木版年画符号的提取与应用,为创新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探求景观地域文化特色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突出了其在当前时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中的优势,而且对寻求具有民族性的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融会现代景观设计语言,创造出有时代感和民族感的新符号,提升城市文化环境,创建与人们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当代景观设计。

注释:

1.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A].中国木版年画集成[C].中华书局,2005,001-006.

2.3.4.胡飞.艺术设计符号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13.

5.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345-347.

6.郭希彦.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41.

马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木版谐音年画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勇闯长龙阵
年画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缸鱼年画之旅
侯琪版画作品选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绝妙的数字灯谜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