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镇江相遇诗人西川

2016-12-07罗戎平

雨花 2016年13期
关键词:北固山西川镇江

■罗戎平



在镇江相遇诗人西川

■罗戎平

在接近子夜时分的沪宁高速公路上,一辆银灰别克车向常州奔牛机场疾驰。我坐于车中,头脑里回放着网上搜索到的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西川的相貌。

西川,生于1963年,眼镜男,长发,壮实,个头略高,简历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附属访问教授和美国艾奥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自上世纪80年代起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当时风起云涌的思想解放热潮和实验诗派,让他和青年诗人海子、骆一禾一起,共同被我国诗坛誉为“北大三剑客”。然而,三剑客中的海子和骆一禾,在那诗情澎湃的年代,在不到而立之年的1989年上半年,猝然先后离去,当年的“三剑客”也就留下了一位——西川。这散发式思绪在车辆进入机场时戛然而止。

灯火通明的接机大厅显得有些静谧,二三十位接机者默默地踱着方步或翘首站立耐心等待着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悬挂在一旁的电视机正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播放着抗战电视剧……

零时悄然而过,从接机口三三两两地出来一些旅客,我定睛寻找着西川的踪影,一拨人过去了,又过来一拨人,在已是凌晨的稀疏旅客中,有一位提着黄色公文包、与我在网上看到的西川照片长相基本一致的中年人,我上前探寻道:是西川老师吗?对方马上回答是的!我俩随即握手,就差拥抱了,喜悦之情自不待言。

上车,就坐,别克车旋风般地上了回程高速。在座位上,我递给西川一份为纪念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推进镇江书香建设的“诗文大家进镇江”诗歌创作采风活动手册,并交待了一些相关事宜后,又将自己过去出版的一本文学评论集赠给他,接着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西川问到了镇江的城市历史,问到了与镇江有关的文化名人,我们谈到了反映镇江历史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谈到了当天正好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习俗,说到了家喻户晓的发生在镇江的《白蛇传》传说和《刘备甘露寺招亲》,讲到了箫统在镇江组织编选的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以及京口人(今镇江)刘勰创作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也谈到了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沈括撰写的有着“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梦溪笔谈》等。

西川说到了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作为当代著名诗人,他讲到了当代国内诗坛,我们还说到了出生在镇江的现代诗人闻捷,说到了曾倍受诗坛瞩目的1999年在广州创刊的《诗歌与人》杂志,以及该刊设立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诗歌奖”。交谈中我得知,去年该刊颁发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西川和美国诗人丽塔·达夫女士共同摘取了该桂冠,该奖自2005年至今已颁发十届,西川成为我国第五位获此殊荣者……

近一小时的路程已近尾声,车辆驶入镇江书香世家酒店,在朦胧夜色中灯光凸显的酒店标识和店名,让西川觉得很有意味,因为它和这次镇江书香建设活动的本意紧密结合在了一块。入住后,西川将他的诗文集《鉴史四十章及其他》赠与我,这书是《诗歌与人》杂志出版的第十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专号,书中收有西川数十首(篇)诗文,内容从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到六朝时期的鬼魅滋生;从秦朝左丞相李斯,到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从唐朝道教的一代宗师吕洞宾,到北宋的范宽等诸位名画家;从现代词语的剖解,到埃及和日本的纪事,以及“曼哈顿乱想”等,总之,从古至今,包罗万象,正如第十届国际诗歌奖在授奖词中对西川的评语:“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活力,他拒绝用一般性讲述世界,他所有的才华和冒险都是在为汉语诗歌不断发生衍变添加新的可能。”

阅读他的诗文,你可以感受到这种写作范式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的思维形态,和他对社会的独立价值观,这包括了创作上的诗歌散文化、戏剧化和长句化,以及他把社会生活和精神梦想组成的寓言,在现实的键盘上交汇融合,在文体中肆意纵横,其忧伤与快乐、诚实与虚伪、有限与无限、构建与消解、讽刺与赞美等,一览无余,激情澎湃。

西川在采风活动后,要飞回北京。因时间较紧,我们匆忙吃了晚餐就从镇江驱车赶往常州奔牛机场。因为下午他们是在“镇江三山”之一的北固山采风的,在车上我们就谈到了北固山上的“祭江亭”,它是由三国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在该亭遥祭丈夫刘备后投江自尽而得名,它建于山上的面江石壁之巅,因上接蓝天,又称“凌云亭”。而北固山之所以闻名遐迩,其原因既有老少皆知的刘备在北固山的“甘露寺招亲”故事,还由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镇江做知府时,登临北固山触景生情写下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再有就是六朝时梁武帝萧衍游览此山时挥笔书写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北固山留下的文化遗迹处处可见,让人不胜感慨,浮想联翩。

在机场送西川登机时,我不禁想到了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作为当代诗人,西川的诗有着高度凝炼的思想情感和信念,他的作品手法宏大、沉潜奇崛,在诗意抒发的同时,他“有时会感到自己被自己的写作变成了陌生人”,这无疑是西川在解读与阐释纷繁的大千世界时所形成的一种敏锐的语言机锋所致。

西川出版过十多部诗文集和翻译等作品。长诗《远游》曾被具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郭文景谱写为管弦乐作品,组诗《镜花水月》被改编为由著名导演孟京辉执导的实验戏剧。他翻译过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等人的作品,参加过德、法、美、荷兰等国的国际诗歌节和文学艺术节,作品被翻译成英、法、美、意、日、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其中《蚊子志:西川诗选》在2012年由纽约新方向出版社出版,并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和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同时该书也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文写作专业学生在2013年的十二本必读书之一。

西川,这位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友人创办过民间诗歌刊物《倾向》的诗人,其创作形态和审美风格在当代诗坛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说“有意义的写作需要真正的创造力”,而在他的创作足迹和探索之路上,我们已感受到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北固山西川镇江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三国演义》与镇江
登剑门关
体验
玩命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