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人的努力:黄埔时期的社会万象

2016-12-07马勇

同舟共进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共产国际黄埔

南北分治给了孙中山一个机会

《同舟共进》:您曾在一篇演讲中提过这么一个观点:民国的每一代人都在奋斗。我注意到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幕式上也多次提到“奋斗”这个关键词。我们今天能不能就从这个角度切入,谈谈黄埔军校成立的那个时代?

马勇: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谈黄埔军校还是得放在一个历史的大脉络中考察。

众所周知,袁世凯的去世是导致民国南北分裂的重要原因,而南北争议的一个焦点是民国的原点在哪儿。北方北洋政府原点是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国民党则主张回到1912年的《南京临时约法》。但实际上无论是回到《中华民国约法》还是《南京临时约法》,黎元洪继任总统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黎在两个体制下都是副总统。而从合法性上来讲,民国政府的法统显然不是来自于临时政府,而是来自于清政府的授受,临时政府在主权、外交和领土疆域等问题上始终没有得到列强的承认。

所以,一百年后我们回过头看,孙中山的坚持在法统上可能是站不住脚的,但无论如何,孙中山作为创立民国政府的重要成员,北洋政府对他提出的要求应当给予足够重视,至少应该通过当时的议会机制去讨论。尽管从架构上讲,北洋政府是宪政架构,但显然,这群居于主导地位的武人军阀对宪政的理解还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将孙中山的要求置之不理,这便导致了南北分治。

于是,孙中山便在南方成立了“非常国会”,自己成为“非常大总统”,但他同西南军阀也是矛盾重重,以致最后被挤走,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孙中山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机会的。但袁世凯之后的黎元洪、段祺瑞架构支撑到1920年代就瓦解了,瓦解之后爆发直奉战争等一系列军阀混战,直到最后推出一个几乎所有政治力量都反对的曹锟、吴佩孚政权,由于孙中山的对手做得太糟糕,相当于给了他机会。1923年,曹锟出任总统后,同孙中山一直闹矛盾的章太炎就突然在孙中山那里又找到了一种认同感,这个时候的他觉得孙中山可能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以上便是黄埔军校成立的国内政治大背景。

共产国际是黄埔军校吸引人才的最重要因素

《同舟共进》:应该说,黄埔军校的创立以及当时革命将士们的热血参与,和当时的社会氛围分不开。在您看来,除了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的魅力之外,黄埔军校为何能吸引那么多未来的优秀将领投奔而来?

马勇:我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共产国际,而且我不主张在讨论黄埔军校时将这个因素妖魔化。因为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出了问题,正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面讲的,我们学习西方那么多年,最后发现西方的科学就是制造炸弹,就是毁灭人类。《欧游心影录》中提及,当时中国人就觉得学西方可能有问题。恰恰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十月革命。就像毛泽东1948年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讲的,苏联的建立激活了苏联人民的潜能,给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或说是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很多经典资本主义解决不了的问题,苏联提供的社会主义模式却能解决。于是我们看到,在当时,梁启超、张君劢和梁漱溟等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都对苏联道路表示了认同,也就是说当时不少中国知识精英都觉得苏联道路好。

而在当时的中国,又确实有一批共产主义的真诚信徒,他们受十月革命成功的感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一样,这拨早期的共产党人当然觉着苏联道路更好,而他们的共同理想是让中国变得更好。1921年,马林到中国,在北京跟大学教授们谈论共产主义价值观,可能觉着这批人还是书生气太重,需要另找一个能承担起推广共产主义价值观的组织。

关于推广共产主义价值观,我多说几句,我认为这件事的正当性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当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大拨大知识分子都觉得这可能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讲的“奋斗救中国”,讲的正是中国革命找到了一个新方向,那就是苏联道路。

于是,马林向国共两党提供了一个合作框架,再后来,共产国际直接向中共发布指示,指示中共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则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直到1923年,鲍罗廷来华,国共合作正式展开,关于这个时候的共产国际怎么在中国运作国共合作,沈志华、杨奎松等人的研究很充分。而无论是孙中山、共产国际还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都认为这时候的北京政府已经严重变质,当时很多中国人也觉得民国还不如大清,这就等于说,前面的革命不行了,要继续革命,继续奋斗,共同的目标是推翻一个不理想的政府。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国际向全球推广社会主义模式,使得讨论黄埔军校成为可能,因为这时苏联的援助是黄埔的根本起点,没有苏联的援助,孙中山估计还是在搞帮会,最多搞一支护卫队,不可能走向“党军”体制。

黄埔为国共培养的将帅比西点军校还要璀璨

《同舟共进》:您刚才讲到苏联援助和国共合作这两个因素造就了黄埔军校,是不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天的国共两党都能认同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

马勇:黄埔军校就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因为当时共产国际给鲍罗廷的指示就是在中国推动国共合作,成立一个军事教育机构。显然,成立这个机构,鲍罗廷有征求过孙中山的意见,孙中山当时也表示同意,并且很真诚地邀请年轻的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当然他也明确要求国民党不要加入共产党,紧接着就共同推进了黄埔军校的成立。而且,在中共的历史叙述中,也把黄埔军校看作一个自己从纯粹理论讨论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的起点。中共的高级将领中,很多人都有黄埔军校的经历,十大元帅中就有五位在黄埔待过——林彪、徐向前、陈毅、叶剑英、聂荣臻。陈赓将军更是被人称为“黄埔三杰”之一,这是共产党的情况。进一步说,黄埔军校的成立也是共产国际革命在中国运作的起点;国民党在这之前也是屡屡受挫,1915年,中华革命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找到明确的奋斗方向,黄埔军校的成立便为其找到了一个“党军”的方向。

与过往中国军事学校体制不一样的是,黄埔军校确立了政工体制,也就是后来的“党军”体制,所有黄埔学员在军事训练以外,还要接受政治教育。这个体制一度吸纳了国共两党的众多精英,激励了一群为革命理想奋斗的年轻人,培养出来的将帅可谓群星闪耀,我甚至认为比西点军校还要璀璨。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党军”体制,黄埔军校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萌生了问题——因为它宣扬的理想是为某个党的目标而奋斗,但国共毕竟是两个党,这便为后来两党之争埋下祸根。实际上,孙中山一去世,北伐还没开始,黄埔军校内部就开始分裂了。

晚清开始,军人就已是一个相对体面的职业

《同舟共进》:综合看,报考黄埔军校的成员主要集中在什么阶层?有一种说法是以小知识分子为主。

马勇:确实是小知识分子,我的三外祖父就是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是一个典型的小知识分子,读了中学,后来参加国民党军队,死于淮海战役。我相信,早期的黄埔学员中有不少人跟他一样是小知识分子。其实即便是在教官层面,黄埔军校里也没有大知识分子,因为军校的内部结构就是军事训练班,匆忙创办、匆忙招生,也就几百人规模,教官几十人,差不多四十几个是苏俄军人。这个群体在黄埔训练学员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我们前面讲的政治训练也正是他们带来的,而这在过去的所有新军训练中都是没有的,晚清也好、北洋也好,都不会在新兵训练中宣扬政治理想。

当然,参加黄埔军校的人也并不纯粹是冲着革命政治理想去的,很多来自底层的学员报考黄埔军校,就是为了生计或说为了饭碗。当时,中共就积极地通知各个省党部,给黄埔军校输送人才,并且为这些人提供路费。而对于其他来自底层的学员而言,进了黄埔军校后还能领到津贴,这样就可以补助家里生活。至于黄埔的成员构成,蒋介石在一次演讲中讲得很明白,他说黄埔2000多人中,差不多200多人有共产党背景,剩下的1800人则是国民党背景。

另一方面,黄埔的感召力还来自于共产国际的支持,因为在当时,苏联确实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范本。即便是梁漱溟这种头脑很清醒的人,都认为孙中山主导的黄埔军校是在沉闷的中国打开了一个思路,他本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去成,但他的几个弟子都去了。可见,在对北洋政府普遍不满的当时,确实是有一拨有理想的人受革命势力影响,选择投奔黄埔。

《同舟共进》:优秀人才投奔黄埔是否同当时整个社会的上升渠道有关系,因为科举制的废除,农家子弟为代表的底层出身人士少了这条道,而从军可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

马勇:太有关系了。当时,中国的小知识分子也就那么几条路可走,要么在大学做学问,成为大知识分子,要么从政,而比起这两条路,从军的门槛相对低一些。就大背景而言,这同旧知识体系解体带来的民国新架构有关,新军人逐渐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群体。实际上,在科举尚未被废除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苗头,某种程度上说,晚清的武备学堂就是黄埔军校的前身,黄埔军校创办时,沿用了晚清以来的从武备学堂到讲武堂这一新军培训体系。而且,黄埔军校中,有一批教官就是从昆明、云南的讲武堂过去的,像叶剑英就来自于这拨人,他们都是一些出身于底层社会,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的情况下选择从军的人。在晚清,军人已经是一个相对体面的职业了。早在1898年的时候,张之洞就讲过,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应该把军人作为一种正当的职业,给予他们职业尊严。

实际上,科举废除之后推出新的教育体制,哪怕是直到今天的高考体制也不能容纳所有的小知识分子,仍会有一大批人选择不参加高考而直接去参军,或有一些家庭条件不那么好的农村考生也会选择去做国防生,因为国防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由军队来出,毕业后分配到军队里,这条路走得好也很不错的。

民国广东承担了日本明治变革中鹿儿岛的功能《同舟共进》:您认为新军校为何选址广州黄埔?

马勇:应该说,这个时候的广东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域,特殊在于孙中山的革命势力在这儿安营扎寨了。整个大中国是北洋统治,孙中山则在广东切出一块来做他的革命试验,陈炯明作为北洋政府架构下的一个军阀,后来又经过东征攻打云南、广西军阀,统一整个广东地区,应该说北京政府是拿他毫无办法。

黄埔军校所在的地理环境是珠江上的一个江中岛,过去和现在都是军事要塞,从地图上看,它是一个很适合做教育的独立单元。但我认为,在当时,最重要的不是选址的具体位置,而是整个广东的大气候。孙中山一直将广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是有他的道理的。我这次到日本看明治维新的路径,到了鹿儿岛,实际上,民国时期的广东承担的是日本明治变革中鹿儿岛的功能,也就是萨摩和长州的功能,它作为中国同西洋接触最早的地区,当地人思想中的变革因素也最多。

《同舟共进》:黄埔军校何以被后人视为传奇?能不能综合说说它对近世中国的影响。

马勇:我觉得黄埔军校对20世纪中国影响是很正面的。尽管很遗憾的是黄埔将帅后来在国共内战中交手,但应该说,通过黄埔军校的训练,中国军人从原来传统的旧军人变成了现代的新军人,这批新军人有着建构现代国家的理想,无论他归属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们都有这个理想。

过去我也讲过,在现代国家建构当中,新军人又是最值得研究的力量,我们看突尼斯的变化,看埃及的变化,所有变化都是因为新军人把握了国家方向,因为他们手里有枪。回顾历史,黄埔人在整个构建现代中国的过程中,贡献还是非常大的,他们领导北伐取得胜利,推动建构了南京国民政府。而在共产党阵营中,有黄埔系背景的名将,在建构新中国以及中国现代军队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由本刊特约记者凌绝岭采访、整理)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共产国际黄埔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