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消除胶印“鬼影”?

2016-12-06邱丙中刘晓丽边龙龙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印品鬼影印前

邱丙中+刘晓丽+边龙龙

在胶印过程中,连续印刷的印品上出现的“幻影”故障称之为“鬼影”,这些或深或浅的“鬼影”一般出现在墨量需求较大的实地印品上,且“影子”往往垂直于滚筒轴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导致“鬼影”出现的因素很多,下面笔者就此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行业人士参考。

“鬼影”的类型和形成条件

1.“鬼影”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鬼影”可分为机械“鬼影”和工艺“鬼影”。机械“鬼影”由机械作用导致,其主要受印刷压力、墨辊、印版等因素的影响。工艺“鬼影”是由于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此类“鬼影”受生产环境影响很大。

按照印品图文的正负像,“鬼影”又可分为正像“鬼影”和负像“鬼影”。印品本身图案颜色较深的部分称为正像,在其圆周方向的外延形成相比正像颜色较浅的“影子”,即所谓的正像“鬼影”,如图1a所示;印品本身图案颜色较浅的部分称为负像,在其圆周方向的外延形成的相比负像颜色较深的“影子”,即所谓的负像“鬼影”,如图1b所示。

2.“鬼影”的形成条件

在胶印过程中,墨辊先给印版叼口处供墨,如果印版叼口处需要的墨量比较大,则着墨辊上大量油墨就会被转移到印版上,着墨辊表面就会因大量转移油墨而遗留一层很薄的油墨层。因着墨辊转移墨量过大,串墨辊可能无法将着墨辊表面的油墨充分串匀,当着墨辊向印版的大面积实地图文部分供墨时,之前遗留的油墨层就会以潜影的形式表现在印版上,进而在印品上形成“鬼影”。从上述分析不难得出,胶印过程中版面设计不合理或印刷机调节不当是导致印品出现“鬼影”的主要原因,具体为:①在印版的叼口处有墨量需求较大的图案或文字;②在印版的拖梢处有墨量需求很大且面积较大的图案;③印版叼口方向的图案部分和实地部分之间的距离刚好和着墨辊的直径成倍数关系。

避免“鬼影”的措施

印刷过程中发生故障是常有的事,一旦故障发生,操作人员要在仔细观察、准确判断故障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原因,有效分析排除故障。胶印“鬼影”是一种可以避免的故障,其重在预防,操作人员可以在印前设计、印刷机调节(供墨系统、供水系统等方面)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此类故障的产生。

1.印前设计

(1)印前设计时,尽量不要在叼口处设计面积比较小的实地图文,可在其后设计面积较大的图文。

(2)版面设计时,尽量使整个版面墨量均衡,减少网目调部分和实地部分的墨量差距。

(3)安排版面图文位置时,要避免印版叼口方向的图案部分和实地部分之间的距离和着墨辊的直径成倍数关系。

如果无法更改印前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避免“鬼影”的出现。

(1)放置移墨条。当版面出现较大面积的实地区域时,印前设计人员可以在图文以外的裁切部分放置移墨条,用来转移着墨辊上的多余油墨。

(2)将设计版面旋转90°。以图1a为例,如果墨辊先给文字上墨,再给大面积实地上墨,就容易出现“鬼影”,若将设计版面旋转90°,使墨辊同时给文字和大面积实地上墨,就可以有效避免“鬼影”。

(3)将拖梢、叼口对调。以图1a为例,晒版时将叼口、拖梢对调,印刷时着墨辊先给较大面积的实地供墨,再给较小面积的文字供墨,即可避免“鬼影”。

2.供墨系统

(1)调节“鬼影”区域所对应的供墨量。“鬼影”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该区域的供墨量过大或过小。因此,可以采取加大或减少局部区域供墨量的方法来避免“鬼影”。

(2)加大串墨辊的串动量。如果供墨系统内串墨辊不能保证着墨辊上墨层的均匀性,也会产生“鬼影”。因此,可以采取加大串墨辊串动量的方式,来避免“鬼影”的出现。目前,一些较为先进的印刷机上都具有单独的串墨机构,当出现“鬼影”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串墨辊落下,使墨辊上的墨层在短期内更均匀,进而避免“鬼影”。

(3)调节压力。如果供墨系统中各种墨辊之间的压力过小,则容易造成墨辊传墨不良,使墨辊局部缺墨,进而产生“鬼影”。因此,为了避免此类“鬼影”出现,操作人员应将供墨系统中各墨辊间的压力调节到最佳状态。

3.供水量

在胶印过程中,如果供水量过大,油墨就会严重乳化,进而影响油墨的转移,同时着墨辊上的油墨很难被打匀,进而造成“鬼影”。因此,在油墨转移量相同的情况下,调节供水量,可以降低油墨乳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鬼影”出现的几率。

4.其他方面

印刷过程中如果出现橡皮布没绷紧、印版没上紧、滚筒齿轮发生磨损等情况,也易引起“鬼影”。对此,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及时跟换磨损的滚筒齿轮。

猜你喜欢

印品鬼影印前
探讨印前、印刷与印后工序三者之间的关联
浅谈专题图印前检查重点和方法
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图像拼接方法的对比分析
小张纸印品检测中的划伤与防划伤
印品缺陷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实时的静止目标与鬼影检测及判别方法
新媒体出版技术与数字印前课程的整合实践
浅谈平面设计课程中印前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