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模式探析
2016-12-06汪媛
汪媛
摘 要:本文通过一例学习动力不足的咨询案例探讨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模式。建议在高校应坚持以发展性咨询模式为主导,扩大心理咨询服务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将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提高心理服务效率。
关键词:个体咨询 团体辅导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11、12月,通常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尤其是大一新生,渡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各种心理问题:生活不适应,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矛盾等逐渐浮现出来。这些问题性质类似,如果将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方法相结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能快速有效缓解个体焦虑,提高适应能力。本文通过一名学习动力不足的大一新生辅导案例,探讨多途径、多平台开展新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
1.个案主诉问题
小张,男,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在学校心理网站留言,主诉自己对学习提不上兴趣,上课听不进去,每天在寝室玩电脑,整个人变得很颓废,寻求帮助。在心理辅导老师建议下,小张到学校咨询室预约咨询。预约时表示,希望通过咨询找到学习动力,解决自己的烦恼。
2.个案背景简介
家庭情况:小张,湖北黄冈人,家里还有父母亲,一个姐姐。父母务农,家庭经济一般。小时候十分顽皮,经常和姐姐打架,也时常被父亲打骂。初中以后逐渐懂事,目前全家人都很和睦。家人对其期望很高。每次与父母通电话,都会对他们说自己很好,学习状态不错,其实心里很愧疚。
学习情况:听从亲戚建议,选择了“酒店管理”专业。而谈及对自己未来就业的打算,小张一脸茫然,“不知道……没想过。”学习动力不足,经常旷课。
人际关系:寝室室友关系良好,但交流多集中在“网络游戏”。参加了学校社团活动,渴望交更多的朋友。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但由于经常通宵上网,白天精力不济。
3.评估与分析
小张的问题主要是新生入学初期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再加上高校管理比中学更自由,不善于自主安排生活和学习,导致焦虑和茫然。
4.咨询目标
小张希望找到学习的动力,并且让生活充实起来。通过探讨,确定了咨询目标:①了解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价值观;②认识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学习方向;③学习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5.咨询过程简介
第一次,收集信息,评估心理健康程度,商讨咨询目标。
第二次,讨论小张与“学习”的关系。咨询结束后,布置了两项作业,第一,与高年级学长进行一次“深度访谈”了解专业课程体系,以及需要哪些职业准备。第二,用5个词汇归纳自己的性格特质,下次咨询时讨论。
第三次,探讨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并在咨询师指导下完成《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气质测试》。
第四次,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之后,小张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公共课程中也找到了兴趣。并打算利用周末时间寻找兼职。比较认可职业测试中自己属于“社会型”的结果。喜欢与人交往,关心社会问题,希望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在咨询师的建议下,自愿报名参加心理健康中心举办的“做最好的自己”团体辅导。双方一致认为可以结案。
6.总结与追踪
咨询结束,小张对咨询效果打9分,对咨询关系打8分。一个月后追踪,觉得团体辅导效果不错,增进了自我认识,还结交了一群新朋友。
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生活目标,多数都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被动学习,缺乏目标。小张同学通过个别咨询,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志趣取向、能力优势,并与咨询师讨论之后,明确了行动方向。再通过结构式团体辅导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强化行动力。
三、探讨与建议
1.坚持以发展性咨询模式为主导,扩大心理咨询服务面
一般心理咨询分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两种模式。前者主要针对神经症、情绪危机以及严重心理障碍。发展性咨询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①。高校心理咨询对象最常见的是在人际、恋爱、学习生活中有适应性困难的人。6-8次咨询,个体达成阶段性目标,焦虑感明显降低,发展稳定后即可结案。有复杂发展创伤、人格障碍、严重神经症者,在校内咨询师资源有限时可考虑转介其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专业机构。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
随着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心理咨询已在心理科普、职业指导、心理测评、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是目前网络心理咨询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专业的网络心理咨询师,交互式心理咨询系统也还不成熟,网络心理咨询工作伦理尚需检验。因此不妨先尝试从网络化的咨询预约、个案评估、个案追踪和档案管理工作开始,逐步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本案例来访者因缺乏学习动力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但因为学校提供了心理健康网站而及时获得了帮助。咨询过程中又通过网络心理测评进行了解自我职业兴趣和个性特质的心理测验,并且新建了个人职业规划档案,方便后续的检索和修正。
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提高心理服务效率
个体心理咨询针对性强,咨询关系稳定而深入。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学生求助意识的增强,各高校都呈现咨询量逐年上升趋势。经常导致许多预约咨询的学生长时间“排队等候”,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帮助。如果对咨询预约人员进行评估和分类,一般心理问题尤其是人际沟通问题,可以推荐参加团体辅导。笔者所在院校,每年定期为新生开展 “我的生涯我做主”、“做最好的自己”、“沟通无极限”等主题团辅。为期一个月的结构式团体辅导,在确保辅导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证更多的学生能获得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出版社,1991。
[2]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