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鸥:湿地中的“隐士”
2016-12-06安澜
安澜
每到冬季,成千上万的水鸟飞向温暖的南方越冬,这当中就有全球性的濒危鸟类黑嘴鸥的身影。这种有着醒目黑色头部和浅色身躯的鸟类,只出没在中国东部的沿海湿地。随着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总数仅有万余只的黑嘴鸥令人担忧。
被“中原”遗忘的珍禽
据说,中国唐朝末年的诗人李商隐,曾经饲养过一种被称为“黑头”的珍禽。这种鸟的头部和喙均为黑色,而且在眼睛后面生有一道醒目的白色弧线。在一些民间传说中,“黑头”是由一位曾与李商隐私定终身,但未能相守的女子死后幻化而成,当然,这只是一种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美好祈愿。
黑嘴鸥是一种濒危物种
今天我们知道,李商隐饲养的“黑头”,是一种名为黑嘴鸥的珍稀鸟类。在李商隐离开人世之后,黑嘴鸥仍然不时出现在中国人的图画和诗文里。但到19世纪现代生物学传入中国时,这种鸟类却仿佛从它们曾经出没的“中原”地区消失了。不少博物学家来到李商隐的故乡(今河南郑州附近)寻访黑嘴鸥,都无一例外地空手而归。
直到1871年,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斯文霍(Robert Swinhoe)在厦门沿海看到了这种鸟类,并为它赋予了拉丁文学名。但从那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黑嘴鸥仍然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之中,没有人知道这种鸟类在哪里繁殖。
发现黑嘴鸥繁殖地
直到1990年初夏,鸟类学界方才确定黑嘴鸥的分布范围,它们只生活在东北亚很小的一些区域。辽宁盘锦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黑嘴鸥的最大繁殖地。当年,一场持续百余天的详细调查表明,当时在这片保护区里生活的成年黑嘴鸥有1200余只,繁殖出的雏鸥至少有370只,占当时世界黑嘴鸥总数的70%。
但在这个“世纪谜团”几乎被揭开的同时,黑嘴鸥就已经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盘锦是因辽河油田的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大约在世纪之交,由于辽河三角洲的开发等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受到巨大的扰动,黑嘴鸥曾经繁衍的湿地大幅萎缩。另外,除了捕鸟和掏鸟蛋等直接的猎杀活动,人类与黑嘴鸥在食物上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竞争。
人鸟“竞争”暗藏隐患
在沿海湿地,生活着一种看上去有些像蚯蚓的小动物,名叫沙蚕。它们食用湿地的微生物,以其庞大的数量,供养着多种湿地鸟类。盘锦远郊遍布碱蓬的“红海滩”,曾经生活着大量的沙蚕。黑嘴鸥正是看中了这份供应充足而且营养高的饵料,才选择在每年仲春时节,到这里筑巢并繁衍后代。可以说,如果把小鱼、小虾、螃蟹比作黑嘴鸥的“粗食”,那么营养丰富的沙蚕就是它们的“细粮”。
幼小的黑嘴鸥
但与此同时,沙蚕是重要的水产养殖饲料,加之日本会为满足钓鱼爱好者的需求,从中国大量进口沙蚕,人类与黑嘴鸥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随着沙蚕数量锐减甚至几近绝迹,黑嘴鸥开始面临营养不良的危机,这使盘锦的非政府环保组织——黑嘴鸥保护协会只得用人工手段繁育沙蚕,并投放到沿海湿地,以高昂的成本为黑嘴鸥重建“食堂”。
人类活动影响了黑嘴鸥的繁殖地
然而,在盘锦一地重建“食堂”,显然并不是黑嘴鸥保护工作的终点。人们已经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黑嘴鸥作为一种候鸟,在一年年南来北往的旅途中,并不一定总是能得到安全的栖息地和充足的饵料。毕竟,中国的沿海地带居住着全国大约40%的人口,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和产业开发等活动,很可能会压缩沿海湿地的范围,并且破坏那里既有的生态系统;中国民间食用野味的文化,也让禁绝捕猎野鸟的努力显得遥遥无期。总数仅有万余只的黑嘴鸥所要面对的困境,也正是许许多多湿地候鸟当下境遇的缩影。
(责任编辑/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