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言

2016-12-06江淑婧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模糊性交际大学

江淑婧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言

江淑婧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有时模糊语言可以比精确的表达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帮助说话者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特点,探索模糊语言的使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模糊;精确;模糊语言;大学英语教学

模糊是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最早提出“模糊”概念的是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利亚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札德教授。模糊语言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是客观事物自身内在的模糊性以及人对客观事物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1]。模糊理论进入语言研究领域后,人们发现“准确”表达的实现,并不能单纯靠精确,有时要模糊些,表达才能更准确。模糊是达到精确的重要途径。Channell在Vague Language一书中考察了英语是如何提供不同形式的模糊方法,说明了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同时也总结了模糊语言有如下十大语用功能:1.给出适量的信息;2.有意隐瞒信息;3.使用劝导性的语言;4.词汇表达的空缺;5.缺少具体信息;6.置换功能;7.自我保护;8.礼貌;9.非正式场合;10.女性语言[2]。可见,正确恰当地使用和理解模糊语言,能够有效帮助交际者实现交际目的,展现交际者语言使用能力的水平。在我国较早研究模糊语言的是北师大的伍铁平教授。他前后撰写了30多篇模糊语言方面的论文和出版了著作《模糊语言学》,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指出“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所以它是语言学习中不能回避的一个语言现象[3]。”

因此,模糊现象伴随着语言出现在人们的口语和书面用语中。模糊语言以其准确生动、委婉礼貌、幽默得体、简洁灵活等多种语用功能特点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对于模糊语的正确理解和恰当使用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锻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不仅能灵活把握教学大纲、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和交际水平,而且能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

1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特点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经常需要借助精确的语言来明白无误地表达和交流。但是过分定量、定性的描述反而使表达变得冗繁、缺乏美感,影响表达效果。模糊语言往往能满足交际需要,给听者或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下面的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方面,模糊语言可以达到精确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精确的语言可以达到模糊的表达效果。

①He came from a rocky farm in Italy,somewhere south of Rome.How or when he got to America,I don’t know.He was about five-footseven or eight,and thin.

②One of the girls asked me a hundred and one questions during the lecture.

例①中的黑体部分都是模糊表达,但是准确生动地对“he”进行了客观的介绍。例②中的“a hundred and one”虽然是个具体的数字,却经常被用来表示“很多、许多”的意思,被赋予了模糊的含义,因此这句话并不是表达“其中的一个女孩在讲座中问了我101个问题”,而是“许许多多的问题”。汉语中的许多常用短语也是如此,比如“一问三不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

委婉,是一种借助语音、语法、词汇以及其它手段得体地表达避免引起不快或尴尬的间接表达法,使说者和听者得以避免了可能的尴尬,因而改善了交际气氛,也维护了礼貌原则。委婉的表达效果有时需要借助语言的模糊性来实现,也可以说,语言的模糊性是委婉表达的基础,是实现说者交际功能的一个途径。下面的一个例子是大学校园的一位中国老师和她的外教同事之间的对话:

③中:我听说你们外教的收入很高。能告诉我你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吗?

外:我们确实比你们待遇高不少,但我们的花费也更高啊。

在西方文化中,年龄、收入等话题是属于个人的隐私问题;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家人或者亲密的朋友间不算是个刻意回避的话题。在例③中,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显然这位外教不愿意告诉这位中国同事关于自己具体的收入,但是因为礼貌原则没有直接拒绝不回答,因为这位中国老师不是有意冒犯打探对方隐私。最终这位外教借助模糊语言“高不少”、“更高”,给出了委婉的答复,避免直接拒绝给双方带来的尴尬。

幽默是人们在日常交际和其它文体当中的一个重要表达技巧。构思巧妙的幽默表达能缓和紧张尴尬的气氛,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有时,语言的幽默需要借助模糊语言来实现。因此能否使用模糊语言达到幽默效果标志着语言使用者语用能力的大小和智慧,帮助说者更容易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下例是发生在授课老师和被提问学生之间的对话:

④T:Why is the Mississippi River so unusual?

S:It has four eyes and can’t see.

由于学生答不出上次课学习的内容,即老师的问题—密西西比河的重要性,担心被老师批评,通过语音模糊(字母I与眼睛eye发音相同)幽默巧妙的回答而避免了老师的批评,缓解了课堂上紧张的师生气氛。

多数大学生都熟悉并喜欢运动品牌的着装产品。这些品牌的广告词经常采用省略结构,使语言具有某种模糊性,充分表现出语言表达的简洁、灵活,让人印象深刻,给消费者想象空间去琢磨产品的优点。

⑤Anything is possible.

⑥Just do it.

例⑤是李宁的一个广告词,译成汉语是“一切皆有可能”,在此广告词中anything和possible都是具有模糊概念的名词和形容词,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却能恰当地表达出这一运动品牌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⑥是耐克运动鞋的广告词“想做就做”,“it”是模糊概念的代词,所指模糊,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语言简洁,有助于提高效率。

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是否能运用好模糊语言是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都在学习英语,他们已经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详细讲解英语语言的模糊性,在每学到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时,不仅需要讲解有规律的一面,也要分析模糊的一面,让学生全面真实地理解掌握语言现象。但是,部分学生因为一味使用精确语言或者模糊语言使用不当而导致交际失败。过于追求精确只会使表达过于绝对而缺乏真实性;说者在选择使用模糊表达时,需要确定听者是否具备理解模糊语言的能力,避免交际失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老师在教学中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能有助于更加灵活地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更加客观地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定,以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三者反过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英语教学大纲犹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指挥棒,但其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语义模糊性,应该灵活地把握[4]。大学英语第三册课程教学大纲在词汇、阅读、听力和写作上有这样的规定“学生的词汇量应该增至4000左右,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个词,听懂语速为130-140个词/分钟的简短对话、谈话、报道、讲座等,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话题短文、提纲短文或者常用应用文体”。引文中的黑体部分都是模糊表达。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内容表达虽然具有模糊性,但实际上切实可行,符合实际要求。

大学校园里考试体制包含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推进与创新,不少课程比如英语课程里的听力和口语就不能一味用确切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而是使用模糊评分的等级制“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和水平,比传统意义上的百分制更加客观、准确。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讲求策略与技巧,特别是批评说教时,不是越直接越好。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生动、委婉、幽默、简洁的模糊表达与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的话语更加委婉灵活,容易被学生接受和采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3 模糊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

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阐述模糊与精确两者之间是相对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在日常交际中,一般没有必要确切地说出某个人具体的收入或存款。例如“他有5000元/月的收入”这句话兼有明确和模糊的意义,运用一个明确意义的句子表达一个模糊的概念,也许他确实有5000元的收入,也许他有5600元的收入。

模糊的表达方式,只要用得恰当、适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比精确的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那些表达低下的模糊语言在一些必须精确表达的环境中,通常不能表达思想,影响交际。在教学中对于这类模糊语言的使用我们需要加以克服,改进。模糊语言可以通过在词汇、句法、语法层面上和添加模糊限制词等方法来得以实现,课堂上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进行讲解和巩固。培养学生有理解并使用模糊语言的意识,英语教学与模糊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因为口语中和书面语中的表达在词汇、语法结构都正确的情况下,有时还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1册第5单元的A Valentine Story这篇文章为例,分析模糊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

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这篇文章,包括单词、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熟悉。除此之外,这篇文章的一个精彩之处就是对Miss Hollis Maynell和一位中年女士外貌的描述,表达丰富,语言生动,二者的外貌描写同时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Miss Hollis Maynell的美貌及后文展示的智慧。布置学生提前把这段文字翻译成汉语,然后参照自己的汉语,再翻译成英语,与原文进行对比。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可以学习和掌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一些模糊表达的异同之处。

Hollis Maynell:A young woman was coming toward me,her figure long and slim.Her golden hair lay back in curls from her delicate ears;her eye were blue as flowers.Her lips had a gentle firmness,and in her pale green suit she was like springtime come alive.

The middle-aged woman:A woman well past 40,she had graying hair pinned up under a worn hat.She was more than a little overweight, her thick-ankled feet thrust into low-heeled shoes.[5]

课堂上,除了对知识点、语言点,文章结构和主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之外,还要从词汇、语法、句法和语用层面上去讲解这段文字使用的模糊语言,以及在外貌描写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如何让描述更加生动,给读者想象空间,妙不可言[6]。

课堂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参照模糊语言的知识和文章中的这两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进行描述作为写作练习,以此巩固学生对模糊语言在书面写作中的应用。对于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模糊语言同学的作品以及出现模糊语言使用错误频率较高的用法,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在下次课上,供学生相互学习。

4 结语

使用模糊语言,可以把话说得更委婉,更含蓄,避免把问题绝对化;还可以起到掩饰或者回避的作用,能缓和矛盾,调解冲突,使交际顺利进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而且能帮助老师灵活把握教学大纲、客观评定学生成绩,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1]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2]CHANNELL J.Vague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潘俊峰.论模糊语言与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7):171-172.

[5]李荫华,王德明.全新版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李维滨.模糊语言与语用能力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6):113-115.

THE ANALYSIS OF VAGUE LANGUAG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JIANG Shu-ji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Vagueness is a basic future of language.it i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which is widely used in people's verbal communication.Sometimes it can be more accurate,more persuasive than precise expression,which can help speakers achieve their communicative goals.Therefore,more emphasis is

from linguists.This thesis will illustrate its pragmatic functional features by some concrete examples and explor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y using vague language.

Vagueness;precision;vague languag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319.3

A

1672-2868(2016)05-0150-04

2016-06-29

江淑婧(1983-),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语用学。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模糊性交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情景交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交际羊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