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沉降预测方法分析研究
2016-12-06赵萌
赵 萌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高速铁路沉降预测方法分析研究
赵 萌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以某客运专线沉降评估为背景,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研究和对比各沉降预测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可以看出,双曲线法更适合于沉降前期与后期速率相差不大的实例;指数曲线法在一次性加载完成且沉降明显的情况下表现优越;Asaoka法适用于预测小波动的沉降曲线;三点法在沉降处于基本收敛的情况可靠性较高。各个沉降预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不同的案例中计算结果各有差异,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设计理念等,结合各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以保证客运专线运营的平顺性。
沉降观测 预测方法 沉降评估 双曲线法 指数曲线法 三点法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中,沉降预测方法一般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根据现有规范推荐或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并通过计算固结度预测沉降,确定其发展规律,这是理论公式的方法。第二类也是基于固结理论,使用不同的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差分和有限元边界元法计算沉降,确定其发展规律,此为数值计算方法。第三类是观测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测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预测沉降。由于各种各样的土壤和复杂的工程性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状态随时发生着重大变化,难以准确确定其中许多参数。因此,利用实测沉降数据进行沉降变形预测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曲线拟合法、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法等。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等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沉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1 沉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
1.1 双曲线法
双曲线法方程表达式为
(1)
(2)
式中St——时间t时的沉降量;
S0——初始沉降量(t=0);
S∞——最终沉降量(t=∞);
a、b——荷载稳定后的实测数据经过回归求得的系数。
双曲线法是假定沉降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式减少的经验推导,要求恒载开始后的沉降实测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
1.2 指数曲线法
指数曲线法方程表达式为
(3)
式中St——时间t时的沉降量;
Sm——最终沉降量;
A、B——荷载稳定后的实测数据经过回归求得的系数。
指数曲线法和双曲线法简单实用,其前提是假定荷载是一次施加或实然施加的。
1.3 Asaoka算法
Asaoka算法方程表达式为
(4)
式中Sj——时间j时的沉降量;
Sj-1——时间j-1时的沉降量;
β0、β1——时间j、j-1时的参数。
Asaoka法由于选取的时间段不同,对应沉降差值不同,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因此该方法在沉降波动小的情况较为适用。
1.4 三点法
三点法方程表达式为
(5)
式中 St——时间t时的沉降量;
Sd——瞬时沉降量;
S∞——最终沉降量;
α、β——实测计算值或理论值。
为减少推算误差提高预测的精度,要求选取三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并且尽可能大,一般要求数据观测时间较长,取最后几个时间段的平均沉降值作为最终沉降值。
2 路基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1 管桩基础路基
选取某客运专线DK105+840路基沉降板观测数据实例。本段为松软土地区,采用管桩加固,路基分层填筑,至2015年10月10日填筑完成;从2015年8月7日开始沉降观测,至2016年3月6日,共计213天。其沉降板沉降见图1,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四种预测方法进行计算,其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DK105+840预测沉降结果对比
由图1及表1可以看出,测量数据波动较大,沉降暂未出现收敛状态,仍表现为下沉趋势,且前期与后期沉降速率相差不大,这较为符合双曲线法的特征。从计算结果来看,双曲线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其相关系数、沉降发生量等均满足规范要求,且预测工后沉降量与实测曲线趋势相符,结果可靠性较强。
2.2 CFG桩基础路基
选取某客运专线DK319+825路基沉降监测板观测数据实例。本段为软土地基,采用CFG桩加固,路基分层填筑,至2015-10-15填筑完成;从2015年8月10日开始沉降观测,至2016年2月14日,共计188天。其沉降板沉降见图2,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四种预测方法进行计算,其对比结果见表2。
图2 DK319+825路基沉降板沉降
由图2及表2可以看出,测量数据波动较小,沉降明显趋于缓和状态,前期与后期沉降速率有较大差异。从数据上分析,双曲线法、Asaoka法均能满足相关系数、沉降发生量等指标要求,但Asaoka法在对比预测中差值较小,说明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沉降量得到的结果相差不大,结果可靠性较高,本例中优先选用Asaoka法。
表2 DK319+825预测沉降结果对比
在路基的沉降预测分析中,由于路基填筑是分阶段完成的,前期沉降较大,且随着分阶段的填筑,沉降也随之变化,这与指数曲线适用于一次性加载完成的理论不符,也与三点法需要基本收敛的沉降趋势要求有较大出入。从以上路基实例也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欠佳,可靠性较差。
3 桥梁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3.1 摩擦桩基础桥墩
选取某客运专线DK328+229墩身沉降监测点观测数据。本段为松软土地基,采用摩擦桩设计,至2014年10月8日架梁完成;从2014年8月17日开始沉降观测,至2015年9月13日,共计393天。其墩身监测点沉降见图3,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四种预测方法进行计算,其对比结果见表3。
图3 DK328+229墩身监测点沉降
表3 DK328+229预测沉降结果对比
由图3和表3可以看出,架梁的荷载为一次性完成,摩擦桩实例中可以很好的反应出这一特征:沉降在加载的作用下突然变化,随后沉降趋于缓和。在本例中指数曲线法显现出较大的优越性,相关系数远高于其他三种预测方法;Asaoka法并不适用于此类波动较大的实例,可以看出其计算结果指标较低;双曲线法、三点法虽然相关系数指标等同样满足规范要求,但就可靠性而言,应优先选用指数曲线法。
3.2 嵌岩柱桩基础桥墩
选取某客运专线DK359+421墩身沉降监测点观测数据。本段为溶岩地区,采用嵌岩柱桩设计,至2015年6月29日架梁完成;从2015年1月3日开始沉降观测,至2016年3月13日,共计436天。其墩身监测点沉降见图4,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
图4 DK359+421墩身监测点沉降
Asaoka法、三点法四种预测方法进行计算,其对比结果见表4。
表4 DK359+421预测沉降结果对比
由图4、表4可以看出,嵌岩柱桩设计的墩身基础,附加荷载时对沉降的影响不明显,整体表现为收敛状态,且沉降曲线波动和沉降总量较小。在沉降预测计算中,各种方法计算结果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经过细致比较,三点法在各项指标中略有优势。
[1] 铁建设函[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S]
[2] 工管技[2009]77号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S]
[3] TB106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S]
[4]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5] 王登浩.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3):60-64
[6] 李明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结构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9(2):48-59
[7] 张献州,等.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铁道勘察,2010(5):1-4
[8] 周兴华,管宏业,黄长军.双曲线模型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4,42(4):73-75
[9] 张欣.沉降预测的方法和适用性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月刊,2015(10):81-84
[10]王星运.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
Analysis of Settlement Prediction in High-speed Railway
ZHAO Meng
2016-06-08
赵 萌(1984—),男,2007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工程师。
1672-7479(2016)05-0068-03
TU4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