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顿节:雪域高原的盛会

2016-12-06白英

中国西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藏戏佛祖唐卡

文·图/白英

雪顿节:雪域高原的盛会

文·图/白英

哲蚌寺晒佛

高天拥抱云霞

高原托起雪塔

世界上最高的城市

就是我神奇的拉萨

白天和阳光牵手

夜晚与星星说话

展翅翱翔的雄鹰

把我的虔诚告诉天下

索哦……呀拉索幸福天堂

索哦……呀拉索吉祥拉萨

——歌曲《吉祥拉萨》

①布达拉宫

“幸福拉萨,欢乐雪顿!”一直以来,我梦想远行到遥远而神秘的最后一方净土、雪域高原上的西藏。在今年8月终于成行,幸运的是,初次进藏,就巧遇了藏传佛教的盛大节日——雪顿节。虽然连日旅途劳顿,但当双足如愿以偿地踏在圣城拉萨的土地上时,那大街小巷喜迎节日的欢乐气氛立刻便将我包围。我顾不得身心疲惫,对晒大佛、跳藏戏、吃酸奶一系列神秘活动和仪式的向往,早已充盈我的内心,我虔诚地在心中默默地念着:“拉萨,神秘而圣洁的天堂,如今我不远万里向你飞奔而来,我要亲身感受你的欢乐与幸福!”

晒佛:虔诚信仰的视觉盛宴

哲蚌寺的展佛仪式是雪顿节最令人瞩目的重头戏,也拉开了拉萨圣城盛大节日的序幕。

哲蚌寺在拉萨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山坳里。这天早上,我们三点钟起来,拦了辆的士,直奔哲蚌寺。的士在距哲蚌寺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我们只好弃车步行前往。天下着小雨,但一路上人潮如涌,都朝着一个方向而去,我们也随着人流向山上走去。夜幕中的小雨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行走中我结识了名叫群培次仁的藏族一家人,他们全家几乎一夜没有睡,对展佛满怀期待。群培次仁老人说:“今年我们全家十几口人都来朝拜佛祖,明年我还要抱着我的曾外孙来!”越走人越多,进哲蚌寺大门时,络绎不绝的拜佛人流从四面八方会聚一起,浩浩荡荡,气势宏大,人们几乎都是踮着脚尖,随着人流被挤上去的。等到达展佛台附近的时候,天蒙蒙亮了,前面排起了好长的一条队伍,大家都在翘首期盼,等待吉时佛颜展现。

②抬大佛

③巨幅唐卡

7时30分许,天光已微亮,雨停后空气更加清新,桑烟弥漫在哲蚌寺上空,喇叭声、镲声从根培乌孜山高处响起,晨光中巨大的晒佛台被阳光照射得宛若一枚宝塔形的勋章深深印刻在棕红色的崖壁之上。金黄色锦帛套封包裹着的巨幅唐卡被缓缓地隆重请出,僧人和信众顺着晒佛台右侧的台阶抬着唐卡前行,宛若一个长长的金黄色巨龙顺着石阶蜿蜒,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①虔诚

②转经的阿妈

早上8时许,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在众人屏气凝神中,一幅500平方米、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幅唐卡像缓缓地挂起,遮盖在唐卡上面的黄色丝布也徐徐打开。慈眉善目、面容清秀、栩栩如生的佛祖释迦牟尼像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展露出祥和的容颜。色彩艳丽的唐卡在阳光照耀下愈发显得神圣肃穆。此时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唐卡上,顿时,巨幅唐卡光彩生辉,恍若佛光普照人间。山顶、山下,所有的法号一起响起来,草药的烟雾如同祥云一般袅袅上升,把佛祖笼罩在一片金光灿灿的五彩祥云之中,这一刻现场沸腾了!

我与拥挤的人流共同艰难地靠近晒佛台,此时我的感觉是一次历尽艰辛后遁入另外一种境界的心灵震撼。虔诚的信众们顺着晒佛台边缘一路跪拜而来,膜拜瞻仰,一睹佛祖的慈祥面容。他们认为那是积累了无上的功德,那神圣的感觉让你不禁肃然起敬。围在巨幅唐卡四周的喇嘛不约而同地开始齐诵佛经,感念佛祖的恩泽和大德恩惠,共同为世间祈福。信男善女朝圣者们则争先恐后地挤进人群,簇拥着挤到佛祖像前叩起头,用颤抖、激动的双手捧起一条条承载着美好祝福和希望的圣洁哈达,把它敬献给佛祖,向佛表露他们的虔诚和崇敬。一双双迷茫、乞求的眼睛望着佛祖,似乎在请求佛祖解救他们脱离苦海。一张张单纯、朴实的面孔激动迷醉,似乎他们的灵魂已得到最大的满足。人潮在唐卡前层层涌动,有序地向佛祖膜拜祈愿,而佛祖则永远保持他一贯的微笑,用他那无比巨大而完美的身躯上闪耀出的祥瑞之光,温暖着芸芸众生的心,护佑他们四季平安。五色风马旗随风鼓荡,煨桑的烟雾和焚香的青烟随风舞动,在艳阳照耀下,遒劲山体早已成为虔诚信众们、五色风马旗和互道吉祥祝福语的海洋。只有亲身感受过,才能从这里体味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也被回荡在山谷间那声声低沉肃穆的钟声、法号声与诵经声所感染,倍觉身心纯净,超凡脱俗,不禁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

③欢乐的藏戏

④藏鼓

⑤且歌且舞

藏戏:流传千年的西藏“说唱”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记得有一篇小学课文叫《藏戏》,开头就是这么几句,将读者的“胃口”一下子“吊”了起来。藏戏到底是怎么演的呢,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来到了雪顿节藏戏展演地、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宗角禄康(龙王潭公园)。

⑥有趣的人形小动物

⑦藏戏男演员

此时的宗角禄康绿草如茵,游人如织,景致极美,中心湖面上倒影着美丽的布达拉宫。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里走,远远地就听到了悠扬的歌声与欢乐的笑声。前面一个开阔的露天场地上,一台藏戏早已开演了,只见中间的柱子上挂着一幅唐卡,并没有像样的布景,藏民们有的坐在地上,有的随意站着,自发地围在一起。藏族老人边看边摇着转经筒,年轻人讨论着演员们的表演技巧,孩子们望着滑稽的藏戏面具拍手大笑,外地游客高举相机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细节。悠长的唱腔飞舞在耳畔,演员们旋转、跳跃带起的微风扑面袭来。

我的身旁有一个叫次仁的藏族老人看得入迷,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曾经演过藏戏,看我们这么有兴趣就义务给我们讲解起来。今天演的是藏戏八大剧目之一的《朗萨雯波》,朗萨雯波是一出戏的名字,也是这出戏的女主角的名字,雯是光芒之意,波是十万之意,朗萨雯波的意思是闪耀十万霞光的朗萨姑娘。整部戏说的是西藏奴隶王统治时期,美丽的藏族农家姑娘朗萨被奴隶主抢婚,最后被虐待至死的不幸遭遇。演员们表演到搞笑处,观众们会哄然大笑;随着节目推进,藏族农家姑娘朗萨被打死时,我身旁的藏族阿妈眼中流出同情的泪水。一位从那曲赶来的藏族群众次旦朗杰说,每年雪顿节期间他都会带着全家人过来看藏戏,过雪顿节不看藏戏就像过藏历年没吃古突(藏族人过年时必须吃的食物)一样,《朗萨雯波》这部戏看过很多遍了,但总是意犹未尽。

辩经场上

动与静

藏戏的特色之一就是演员们带着面具表演。这些面具夸张变形荒诞怪异,浓墨重彩镶金嵌银,我特意问起了各种面具都代表什么。次仁老人告诉我,在藏戏中,除了少数角色采取简单的化妆外,多数人物、神灵、魔怪和动物角色都要用面具表演。不同的面具及色彩代表着不同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征。演员登场献艺、观众一看面具便知他们代表的人物形象类型。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象征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象征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象征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表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听着次仁老人的介绍,再看台上的表演,刚好是朗萨姑娘死后来到了天上,根据面具我一下就知道是天上的神为朗萨姑娘申冤。

正午的阳光洒下来,照着演员们的戏服,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照着他们的面具,几分威武,几分神秘;也照着观者的眼神,干净澄澈,淳朴简单。是啊,历经600余年洗练的藏戏,其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神奇瑰丽的脸谱、古朴肃穆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无不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辩经:响彻时空的低念高唱

午后正是圣城拉萨一天阳光最明媚的时间,游人们大多都在八廓街上的茶馆中享受休闲惬意。而我则因辩经,走进这座辩经声回响了六个世纪的高原“野玫瑰”——色拉寺(色拉藏语意为野玫瑰)。色拉寺地处拉萨上风上水之地,周围环境优美,地势奇特,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色拉寺的辩经早已名声在外,连色拉寺的门票上都印着辩经的场面。

辩经场在色拉寺的最北端,沿着寺内最宽的道路直行即到,蓝天下高耸着佛塔,镏金的塔顶和转经筒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辩经场内众多的参天大树阻挡了高原刺眼炽热的阳光,使这里成为一个清新凉爽的宗教活动舞台。随着一声号角吹响,众人翘首以盼的辩经终于开始了。众多僧人身穿红袍,鱼贯而入。简短的开场仪式后,辩经正式开始,几十名喇嘛分为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各种组合。站立者藏语发问,席地者则藏语答辩,问题一出,席地者必须不加思索地作出回复,进行反驳或解答。随着辩经活动的深入,最有特色的画面开始呈现,站立者面对对方,采用各式各样的手势和丰富的肢体动作,甚至怒目而视、手挥念珠、单脚独立并大力击掌以壮声威。他们或在提问时高举手臂向下劈落;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信仰的力量来战胜对方,双方唇枪舌剑,言辞激烈。诘问者紧紧重新逼问;答问者气定神闲,侃侃而谈,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显出藏地佛门禅机。争论声、拍手声混杂着噼啪作响的念珠声,色拉寺的辩经嘈杂中透着真实的存在。

下午5点,辩经活动结束了,古树林中的辩经场又恢复了原本的宁静。我与一位年轻的僧侣攀谈起来,在他的讲解中,我明白了许多。辩经,其实就是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这激烈的辩经声已在雪域高原上回响了超过600年的时间;那极具特色的辩经手势也依然被喇嘛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空旷的辩经场上重复着。色拉寺与其说是一个朝拜圣地,不如说是一个佛学殿堂。色拉寺内只有一个措钦,却有三个扎仓。措钦是供奉佛像、经书和供僧侣集合的集会点,而扎仓就像是大学里的学院,是僧侣们学习佛经的场所。正是因为这浓郁的学习氛围,作为佛学学习主要手段的辩经才能在色拉寺发展、传承。色拉寺可以算是藏传佛教寺庙中的清华北大,因为在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的僧人中,有不少就来自色拉寺。在“格西拉让巴”的考试中,辩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当我询问这位年轻僧侣还有多久才能获得格西时,他的一番话却令我深有感触,他说:“格西只是一个学位,是否获得只能因缘而定,也希望我能修前因不求后果。”

虽然语言不通,不懂辩经内容,但我与周围众多参观游客一样,来色拉寺就是为了亲历这一天天传承下来、具有600年历史的辩经活动,将自己融入短诵长吟、低念高唱的环境之中。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僧侣们辩经时极具特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每一个表情,喜欢看这些喇嘛在古树参天、碎石铺就的辩经场内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而展开辩论的场景,因为这难以言表的一举手一投足,因为这发自内心的专注与欢笑,因为这别处难见的激烈与热情,是如此令人震撼。

魅力雪域西藏,迷人之处不仅在于雪山大河之间,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之下,那种虔诚、专注的人文景观同样精彩!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为这佛教文化的渊博,我深深地惊叹。西藏,你永远变换着你的神秘与美丽,仪态万方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令我刻骨铭心,永难忘记。(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Kinect最早是应用于Xbox360和XboxOne主机的游戏设备。它让玩家不需要手持或踩踏控制器,而是使用语音指令或手势来操作Xbox360和XboxOne的系统界面。它也能捕捉玩家全身上下的动作,用身体来进行游戏,带给玩家“免控制器的游戏与娱乐体验”。

TIPS

雪顿节攻略

◇ 时间

一般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

◇ 地点

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龙王潭公园(宗角禄康)。

◇ 活动

展佛:展佛仪式一般在雪顿节开幕的第一天早上8点钟在哲蚌寺、色拉寺分别举行,哲蚌寺的规模最大。一般会进行交通管制,看展佛需要提前前往。

藏戏: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雪顿节期间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

辩经:在色拉寺辩经场进行,每周一至周六下午3点开始,5点结束。

◇ 住宿

拉萨各种档次的酒店宾馆很多,但雪顿节期间最好预订。

◇ 美食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藏式牦牛酸奶必须品尝,此外炸羊排、糌粑、酥油茶、手撕牦牛肉、青稞酒和藏式包子也颇具高原特色。

茶马王故居纪念馆

猜你喜欢

藏戏佛祖唐卡
藏戏面具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老鼠的心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佛祖巡游记》几类特殊词语的翻译与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