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省军区职能优势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12-06宋保钢
宋保钢
发挥省军区职能优势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宋保钢
内容提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省军区的重要使命。省军区应坚持基于打赢使命、依托肩负职能、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工作实效,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和部队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作出积极贡献。
军队建设 军民融合 脱贫攻坚战 省军区
作者:宋保钢,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习近平主席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号召全党、全国、全军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确保2020年如期跨入小康社会。军队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先后下发了军队系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这些都为省军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明确了任务和重点。省军区应坚持基于打赢使命、依托肩负职能、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工作实效,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和部队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作出积极贡献。
一、发挥特有政治优势,在“红色扶贫”上下工夫
军队层级组织严密、各级执行力强、政治教育功能作用突出,省军区可借以开展“红色扶贫”,着力抓好三个活动。
一是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建”活动。农村社区党组织具有巩固政权、带领群众、调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和特殊优势,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整村脱贫可靠的组织保证。搞好军地基层党组织联建,重点要抓好“四个一”,即培养一名好书记、健全一套好制度、建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阵地。促进军地基层在开展党建工作、国防教育和培养医疗卫生、脱贫致富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切实把联建的每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凝聚民心、带领致富、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
二是开展“红色资源清查维护”活动。对当地现存的革命遗址、烈士墓园、纪念碑林等进行清查,予以维修维护,组织专人编写相关文字说明,形成红色文化体系。
三是开展“军队扶贫工作专题宣传”活动。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挖掘典型的人物和事迹,表彰先进,激发部队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一方面,依托军队媒体,积极反映省军区部队参与脱贫攻坚战的思路做法;另一方面,协调省级媒体宣传驻军参与脱贫攻坚战的生动事例,提高军队扶贫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二、发挥融合协调优势,在“攻坚扶贫”上下工夫
建立脱贫攻坚军地协作机制,能保证省军区有效、经常、畅通地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有力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省军区应借助各类脱贫攻坚机制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攥紧扶贫攻坚的拳头、凝聚扶贫攻坚的力量,着力搞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军地脱贫攻坚计划和资源。扶贫工作,地方党委、政府是主责主业,部队重在参与。扶贫工作需要巨大投入,省军区要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把部队参与脱贫攻坚的计划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扶贫规划,作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扶贫资金、项目、技术上的支持,在军民融合发展中融入扶贫攻坚目标、兼顾扶贫开发任务;部队要按照相关规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这场人民战争,根据任务所需、财力所能,建立适当的扶贫专项资金,充分发挥部队训练机构的技术优势,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二是统筹驻军扶贫工作进度。要设立省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完善办公室职责,列入扶贫攻坚相关工作;跟踪掌握驻地主要部队参与脱贫攻坚战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协同完成“军民桥”“军民路”等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省军区系统挂钩扶贫任务如期圆满完成。
三是统筹民兵预备役人员扶贫行动。利用民兵数量多、分布广的优势,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把培养民兵预备役“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抓实抓好,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水、电、路、气、环境工程、惠民工程,以及“国防林”建设等,有效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亦兵亦民和“三熟两通”(人熟、地熟、情况熟,语言通、风俗通)优势,力争帮扶一个典型、带动一批群众脱贫。
三、发挥职能任务优势,在“精神扶贫”上下工夫
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省军区系统担负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相应职责,应借机拓展扶贫攻坚的“国防效应”,把富民与固边、维稳与致富统一起来抓,应着重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征兵。积极参与少数民族脱贫工程,每年征集少数民族青年不低于任务数的30%,同时专门建档立卡,做好跟踪培养工作,为其在部队考学、学技术创造条件,并在其退伍返乡时重点做好就业扶持,引导其在家乡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二是开展助学兴教。抓好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学校活动,帮助解决急难问题。利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时机,增强学生对强国梦、强军梦的认识,影响其价值观念和人生规划,引导其为家乡脱贫致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三是文明平安建设。协助地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送书下乡、影视下乡、普法下乡”等活动,大力支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修订完善大、中、小学国防教育教材,协调有关部门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课程,发挥社会团体在国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注重把军营文化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等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全省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国民意识;做好各类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准备,共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何 荷)
E25
A
ISSN1002-4484(2016)11-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