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与俄蒙合作的思考

2016-12-06李寅权李奉芪

北方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吉林省一带一带一路

李寅权 侯 玲 李奉芪

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与俄蒙合作的思考

李寅权 侯 玲 李奉芪

2015年3月, 国 家“一带一路”战略路线图正式公布,其中明确了“长春建设成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延吉(长白)建设成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推进吉林省对俄陆海联运通道合作”等政策,吉林省成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省份之一。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吉林省抢抓机遇,谋篇布局,“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吉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进展

(一)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吉林省加紧谋划,先是把长吉图开发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到“借港出海”开辟海外航线,再到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与对接环渤海双翼共进,扩大向东向南开放,发展思路不断清晰和完善。推进长吉图战略向东开放,要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争取中朝圈河至元汀界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继续实施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等项目。发挥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平台作用。对接环渤海向南开放,即加快南部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四平、辽源、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打造“长平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

吉林省“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加快编制规划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下发了《吉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的建议》、《吉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吉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签署了《国家发改委 吉林省政府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跨国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铁路、公路建设取得较快进展。重点改造和建设了珲春铁路口岸千万吨国际换装站;协调完善了马哈林诺铁路口岸查验设施,实现中俄珲马铁路国际联运常态化运行;推进了“长满欧”货运铁路专线的开通。自去年8月以来,“长满欧”班列每周双向对开,形成了长春国际陆港一期与长春综合保税区 “长满欧”货物与保税货物的互动。到2016年8月31日,共承运进出口货物76批次,计894个标箱,重量5088.13吨,货值超过5200万欧元。

——海运通道实现新突破。推动了珲春—扎鲁比诺—束草和珲春—扎鲁比诺—新泻航线稳定运营,开通了珲春—扎鲁比诺—东海—釜山(敦贺)航线。

——航空通道保持稳定运营。长春至莫斯科的货运航班成功首航,吉林航空通道正式开通。积极支持珲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空中航线稳定运营及国际邮路建设,加快推进了国际邮件智能信息化平台建设。

——港口和物流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扎鲁比诺港珲春物流中心项目选址、公司注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三)与俄、蒙产业合作不断深化

在农业领域,积极利用黑龙江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建设新友谊农场这一重要对外投资合作项目,通过与黑龙江的合作延伸到与俄罗斯的境外农业合作,实施境外农业综合开发。吉林省企业在蒙古国建设中蒙现代农牧业国际合作区,并取得了蒙古政府颁发的2.5万公顷土地使用证。在工业领域,重点推动了一汽、长客、吉林森工、亚泰集团、皓月集团、德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进入俄罗斯腹地开展合作,积极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带动设备产品出口和资源回运,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扶持企业对俄、蒙开展境外投资和能源矿产开发项目,推动电力向俄远东地区输出。在服务业领域,不断开拓跨境加工贸易、旅游、文化、信息交流等新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向东通过珲春口岸发展陆海联运形式扩大与俄罗斯旅游合作,向西通过与内蒙合作开发跨境旅游线路与产品,加强与蒙古国东方省和俄罗斯赤塔州的旅游合作。

(四)对外科技合作日益紧密

吉林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众多,涵盖多学科多门类,近年来,不断发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院所科技创新作用,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实现了“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

目前,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量增至16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增至37个。重点培育建设了中俄科技园、中美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产业合作园、中日(鸟取)动漫产业合作园、中韩(江源)生物产业合作园等10个产业合作园区,组建了吉林省现代中药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积极申请国家科技部项目经费支持,组织实施中俄、中乌、中韩、中日等政府间科技合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科技厅组成代表团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署了1个农业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和4个合作研究协议。成功举办了东北亚产业技术论坛、“一带一路·中俄科技合作北方论坛”等系列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参加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和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同时,加强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已有多位专家获得外籍院士称号。

二、吉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合作机制不健全。从省内来看,全省缺乏全方位统筹规划,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市州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市与市之间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导致各区域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政策效率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步伐。从省外来看,尽管从2010年以来,东北四省通过地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在产业、交通、市场对外开放、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东北区域一体化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步伐,但是就“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问题没有形成长期协作机制,组合出击力量稍显不足,仍需进一步提升合作层级。

二是缺乏沟通信息平台。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不明显,缺少具备电子交易、公共信息、口岸通关、金融配套、航运物流、出口退税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如一汽集团向一些欠发达国家投资时,由于部分国家政府职能不完善、信息公开度差,企业直接沟通难度大,影响了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

三是“走出去”企业运营成本高,未形成投资合力。一方面,与黑龙江和辽宁口岸相比,吉林省企业物流成本高出1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与国外企业相比,我省企业国内贷款期限多在3-5年,融资成本为基本利率上浮10%以上(目前6.6%以上),即使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也要年息3.65%,外国企业在花旗等银行的15年期贷款融资成本仅为2-4%,而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多是企业个体行为,企业在海外主要是“单打独斗”,上下游企业缺乏整体配套,没有形成与国内相关配套企业及服务“一条龙”对外投资格局,甚至有些同行业间在国外开展无序竞争,打价格战。

四是对外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有待加强。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尽管吉林省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扩大,但是与内蒙和龙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比如,内蒙古大学等7所高校与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立大学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互派留学生,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中俄蒙智库联盟更是为三国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为三国政府政策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些都是需要吉林省多学习借鉴的地方。

三、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八项要求,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是健全东北四省统筹协调合作机制。国家层面,建议国家根据《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统筹协调,尽早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便黑吉辽蒙四省与俄罗斯与蒙古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加快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中的分工协作。东北四省共同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尽可能将对俄、蒙合作的主要项目列入中俄、中蒙政府间会谈内容,争取得到双方中央政府支持,并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统筹协调部门,发挥东北地区对俄各领域合作的组合拳优势,切实搞好重大合作项目。省级层面,与俄蒙等国家的相关省市建立友好城市和定期会晤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东北四省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东北东部区域合作(12+2)圆桌会议等机制作用,尽快建立产业、交通、科技、社会、生态等领域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推动签署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合作示范区;建立完善跨省、跨市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长白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建设、“辽源、四平、通辽、铁岭经济协作区”等规划或实施方案出台。

二是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支持中蒙俄国际通道建设,制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时间表,优先打通陆地短缺路段和平静路段,重点推进“两山铁路”、扎鲁比诺万能港、滨海二号物流通道走廊、陆海联运航线常态化运营、中俄高速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延吉国际空港、珲春、长白、和龙、三合等口岸建设。加快物流集散地建设。协助内陆港开通跨境专列,建立良好内陆港运营机制,组建由重点物流企业、沈阳铁路局、港口、保税区等构成的投资运营主体。探索跨区域多式联运口岸监管的无缝衔接和无障碍流转。

三是拓展与俄、蒙重点领域合作。吉林省应抓住机遇,认真研究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市场的信息和政策变化,积极借鉴龙江、内蒙对俄蒙合作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强农业、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在农业领域合作方面,依托现有农业合作优势,争取在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地区建设大型合资农场和新型农业园区,开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做成现代化农业示范项目,推动吉林省农业产能输出。在吉林省与俄远东地区成立由企业、农户、行业协会组成的农业合作社,创新农业合作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同开发俄蒙农业市场。在能源资源领域合作方面,继续推进吉林省与滨海边疆区煤炭合作开发项目、与蒙古国东方省石油煤矿投资项目。进一步加强吉林省与俄、蒙地区林业、矿业、渔业能源开发,并与俄方企业洽谈,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联合开发。在旅游领域合作方面,建立与俄蒙旅游领域、部门之间合作关系,东北四省可以通过创建同一品牌,推出联动服务,共同进行宣传、组织、策划,加大俄、蒙等国游客入境产品开发。

四是加强对外科技人文交流。加强吉林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俄罗斯科、蒙古学院、高校的合作交流,多渠道引进俄罗斯航天航空、军工、生物制药、激光、核电等领域尖端技术。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加大对长春中俄科技园扶持力度,发挥其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构建对外科技合作服务体系,由省科技厅成立专门对外科技合作网站,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科技人才,建立由国内外高校、省直机关、科研教育部门组成的专家库,定期召开有关中俄、中蒙科技合作的论坛、智库联盟,促进信息交流。依托东北亚“黄金纽带”文化园、长春奥体中心,扩大东北亚各国之间多领域合作。

五是拓展“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渠道。争取亚投行和国家“丝路基金”支持,同时组建省级“丝绸之路”建设基金,用于重点支持企业和项目“走出去”。协商国内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联合成立“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并购和资产证券化等,支持符合吉林省“一带一路”经济区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省内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等。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吉林省一带一带一路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