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上门:特教学校功能的创新实践

2016-12-06张静漪

长江丛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创新实践特殊教育

张静漪



送教上门:特教学校功能的创新实践

张静漪

【摘 要】送教上门是一种新型的开展教育的方式。它充分考虑到重度残疾儿童的具体需要,将教学、教育以及康复等多种方面的服务送到学生的家里。国家的相关文件对送教上门明确了具体的标准。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送教上门的必要性、内容与方法以及相关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送教上门 特殊教育 创新实践

一、实行送教上门的必要性

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是特殊残疾儿童。有一些儿童患有多种残疾,经常卧床不起;有一些儿童由于无人照顾,在社会闲游;有一些儿童的行为不正常,进入学校不合适;有一些儿童的行动不便,一直在家里等。如果这些现象不能被及时地改善,那么这些儿童的残障程度会逐渐加深。特殊残疾儿童也属于有尊严的生命体,其教育和健康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因此,进行送教上门非常有必要。

二、送教上门的内容与方法

(一)五部门联动,全员育人

学校党支部在整体上需要规划部署好,互相配合,同时还需要组织党员教师队伍进行送教上门工作;工会与部门相配合,主要负责安排与落实工作,运行与操作;政教处工作人员应该组织队伍,预备活动需要用到的设备与器材,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务处应该认真、细致地布置送教上门的内容,对具体的知识进行细化,并且进行检查与考核工作。组建送教上门的志愿队,运用组织机制的系统性来进行工作,热心地服务。应该以学校的五个部门为中心,教师应该运用个性的特长,以此达到优质育人的目的。

(二)五项目齐送,全面育人

考虑到特殊残疾儿童以及在校生在教育中的具体要求,学校应该仔细选择送教上门的内容,以此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因此才明确了五项目齐送的目标。第一是送安全。学校将安全问题设置为送教上门的首要问题,保证寒暑假入户、节假日走访,日常生活中的提醒等;第二是送温暖。教师应该及时表达关爱与问候,将日常关心与节点慰问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多重残障儿童、单亲、困难残疾儿童的关心,用温暖的话语和问候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第三是送技能。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康复,激发他们的特长,进行培训学习,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第四是送知识。教师为残疾儿童准备教科书、练习题,参与“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加深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第五是送服务。始终以残疾儿童为核心,促进学生的进步,全面地做好送教上门的工作。

(三)五种方式并举,全程育人

学校应该运用五种方式,开展送教上门的工作。第一,工作日的时候穿插进行。星期一到星期五,教师应该利用午休时间,走入学生家庭开展送教活动,确保教学工作与送教活动互不干扰,互相促进;第二,实行双休日轮流活动的模式。送教团队应该遵循“双班制”的原则,轮流送教,以免造成重叠的现象,促进优化教育;第三,在寒假和暑假期间登门送教。寒假和暑假的时间比较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送教上门的策略

(一)制定方案,达到“n+1”服务“1”

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送教上门的方案,尤其是中长期的计划、近期的学习计划等。制定的方案重视活动的内容、目标、方法、流程和效果,目的在于推动儿童的进步,提高儿童的各项能力,因此提出了“n+1”服务的方式。也就是一个团队中安排n个教师,他们都需要以学校制定的一个方案为中心进行送教上门的工作,而且每次送教的对象都是一个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包干的方式,促使“n+1”成就“1”

送教上门团队是由n个教师与一名组长构成的,通常会有3~5人。组长是由中级干部、骨干教师或者班主任担任,组长必须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教学技巧,而组员应该由组长选拔,按照教师们擅长的方面与优势来选择,主要在于发挥出教师的特长,弥补学生的不足。学校应该重视树立送教上门团队的质量意识,制定详细的方案、科学的采取措施,利用包干的方式,并且主动地进行辅助、评价以及考察的工作,确保每一位送教的对象都会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三)推动联盟

进行送教上门的工作,还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教师不仅需要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来了解学生,取得送教上门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需要引导家长不断学习,促使其成为帮助孩子学习和恢复健康的有力助手,为送教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家校结合、教师与家长的联盟,有利于实现优势的额互补,使送教工作质量有效地提高,为送教对象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

四、结语

送教上门让无法上学的孩子同样享受教育,让能够上学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特教老师坚持用爱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使社会更和谐。确保送教上门的质量是工作的核心。教师开展工作的针对性要强,确保送教的质量,工作思路创新,在探索中创新和完善,帮助推残疾儿童实现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王力多.试谈如何有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J].现代特殊教育,2012(Z1).

[2]袁建.关于开展对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08).

作者简介:(赤峰学院教育学院) 张静漪(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创新实践特殊教育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