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想和父亲一起听美妙的人间音乐

2016-12-06马克燕

小说林 2016年6期
关键词:母亲

◎马克燕

好想和父亲一起听美妙的人间音乐

◎马克燕

有一种情感,总希望珍藏于心,在岁月流淌中独自回味。因为,我始终无法确定文字表达的情感是否会因能力所及而失之本身的自然、纯粹与源远,进而被固化在文字所限的空间。然而,这么多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却很难在每年的那一天回到家乡去祭拜父亲。岁月流逝,不安与缺憾也随之一起生长,也许文字表达是唯一可以弥补那份缺憾的方式。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九年了,我以为我会经常梦见他,可是,父亲却极少出现在我的梦中。倒是母亲常常梦到他,且一说到父亲,就要掉泪,每每这时,我总是把话题岔开,带着母亲迅速逃离渐要弥散开来的悲伤。

父亲生性乐观、随和、热情、豁达。

在我儿时的世界里,父亲是一抹暖色,他能让我无忧无虑的天性得以释放,也能让承载生活负重的小舟平稳前行。小时候,我很惧怕母亲,常常因为各种“不长记性”的错误受到母亲严厉的责罚。而父亲则很少动怒,对于我的错误,他总是用“喇喇忽忽”(马马虎虎)“以后注意”之类的话概括了之,为此,母亲总是生气地对父亲说“你就惯着她吧”。有了父亲的“惯着”,我的童年生活很多时候可以过得“肆无忌惮”“忘乎所以”,除了时不时被母亲逮住机会一顿重罚之外,剩下的都是疯玩的快乐。好像我身上快乐的基因更多的是来自父亲的遗传。父亲对我这种“记吃不记打”的憨憨性格有几分无奈,但更多的似乎是乐享和喜爱,因为他时常会笑着评价这个不长心眼的女儿“傻呵呵”的。虽说“傻”字听着不太顺耳,但是父亲脸上流露出的疼爱还是让我觉得十分受用,于是我便会以“傻呵呵”的状态继续着我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父亲。有母亲严厉性格的映衬,父亲的“亲”和“好”在孩童时代便格外鲜明。

如果说,父亲对我的爱是天然的血缘关系所致,那么,父亲之于母亲的爱则是感恩情怀下的尊重与豁达。父亲大学毕业,母亲则是解放后夜校扫的盲,两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很大。但是,父亲从没有轻视过母亲,他总夸母亲能干,夸母亲做的饭好吃,无人能敌。奶奶过世早,母亲嫁给父亲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承担起了一大家子的生活重任。长嫂如母,父亲的三个弟弟几乎都是靠母亲拉扯大,父亲深知母亲付出的不易。我出生得晚,没有经历过他们早期的婚姻岁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觉得父亲总是非常谦让母亲,母亲情绪不好时,父亲总是笑着化解,很少和她发生冲突。“你妈脾气不好,你就少惹她生气”,每当我被母亲训斥惩罚而去父亲那诉苦时,父亲总是这样对我说。

父亲没有传说中的所谓东北男人的懒惰,除了重体力活,父亲还帮助母亲分担了大量家务。母亲单位离家远,每天早出晚归,于是,从周一到周六的早饭、午饭都是父亲来掌勺。那时,我觉得父亲很能干,和面发面擀皮包饺子,样样会。父亲直接用菜刀削土豆皮,技术娴熟,不仅如此,父亲还会熟练地用菜刀均匀、快速地掰开不规则的土豆块,据说,这样做出来的土豆好吃。小时候,我常常在厨房看父亲干活,觉得十分有趣。但是,印象中,父亲从未做出过一道让我们全家人认为好吃的菜。父亲做的发面玉米饼子常常发酸难以下咽(不知为什么总是碱放得不够);父亲炒的土豆白菜除了干咸啥味都没有(我和哥哥抗议时他就说味精放得少)。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哥哥就是靠难吃的早餐成长的。周末母亲忙于家务时,父亲少不了也要帮忙,比如擦地,往往擦到一半,就能听到母亲抱怨:“王婆画眉,东一下西一下的。”此时看过去,父亲擦地的动作确实潦草粗犷,质量不高。比如买菜,似乎总是拎回来一些品相较差、不太入眼的次品,为此少不了遭受母亲的一顿责备。但是父亲并不会因为大家的“不满”而推卸责任,父亲把这份责任一部分承担到母亲退休,一部分承担到病倒。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病重时却向母亲道出了心中的一分内疚。那次,在医院里他们聊到了往事。当年下班因挤不上公交车,身材弱小的母亲时常要抱着襁褓中的我步行十多里路才能到家,想到母亲的这份辛苦,父亲感慨万千,同时深深懊悔当时为什么没想到去接母亲一下,他说,自己太大意了,想得太少了,太不周到了。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自责深深撞击着我,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似乎一直在扫描自己的一生,他希望无愧于家人、无愧于朋友,无愧于一生。

父亲的宽厚随和也是深得母亲娘家人赞许的,不管娘家人谁来,他都热情相待。我的老姨(东北话的小姨)身有残疾,家住农村,是母亲最大的牵挂,除了在生活上尽可能接济他们,父亲总是经常写信代母亲问候他们,而“某某县某某公社某某大队第几生产小队”则是我儿时最熟悉的信封了。作为妹夫、姐夫、姨夫、姑父,父亲给母亲娘家人的印象就是“性格好!人好!”父亲去世后,母亲多次和我提起,姥姥在世时,父亲工资一发下来,就会及时给姥姥汇去,从未耽搁过。父亲对母亲的这种好应该也是母亲此生最感念的。

父亲的随和、宽厚不仅体现在家中,也体现在与外人的交往中。“人好”、“正直”是学校师生对他最多的评价。从小到大,父亲都在以自身的言行告诫我们要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同时,父亲也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把握分寸,有礼有节,既要坚持原则,也不能太死性,一条道走到黑。做任何事情、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要走极端,世间万事万物充满辩证法,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他特别推崇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特别是退休以后,每每回家探亲,他都希望就此多些交流。“不要以为中庸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是人性的圆滑,是和稀泥,做老好人,中庸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他说,“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和内涵”,他希望我们晚辈能够从中吸取更多文化精髓、思维方式、处事方法,丰富和滋养生命。父亲说,他特别感谢他的爷爷从小告诫了他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的人格形成与他爷爷灌输给他许多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让他受益终身。

父亲一生坚守本分、谨慎自律、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用母亲的话说,父亲什么好事都赶不上,吃苦受累的事却一样都不落。涨工资也好、分房子也罢,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吃亏不少。但是父亲却处之泰然,从普通教师到一名高校领导,从与人合住一套房子到两居室再到三居室,生活一天天改善,父亲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父亲后来住的房子无论是环境还是楼层都很不理想,尽管后来还是有调房的机会,但是,父亲嫌麻烦,也就放弃了。他说,他的房子阳光充足,且只有他和母亲住,已经相当不错了。父亲退休后,被学校返聘担任督导,只发不到一千元钱,当时我们都说没必要去,钱太少了,还挺辛苦,可是父亲乐呵呵地说,连工资带返聘的钱加在一起三千多呢,足够花了。父亲七十岁以后,总对我们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很知足了。

父亲一生从事教育,热爱教育,从大学毕业分配到高校,就不曾离开过校园,直至离开这个世界。

父亲喜欢早睡早起,即使是退休后,也是早晨四五点钟起来看书写材料,母亲常常数落他,退休比人家正式上班的都忙。

学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父亲退休后,高校官本位、行政化、官僚主义、机关作风似乎越来越盛行。回家探亲,父亲对我不无忧虑地说,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下降,现任校长根本不抓教学,整天关在办公室里,不仅如此,这位校长上任后还把所在的楼层打上了隔断,同层的教职员工要是找这位校长还要从三层下到一层绕到另外一个门才能上去见他。如此工作作风、行事风格,父亲很难理解,尽管看到问题越积越多,教职员工意见越来越大,但却无计可施。

父亲患病时,高校合并风盛行,父亲所在的高校也与另外一所学校合并,校长也重新任命。合并后的学校会怎样,新来的校长是否能让局面改观,教职员工们都充满期待。借此机会,病重的父亲给刚刚上任的新校长写了一封长长的建议书,他希望他尽职了一生的这所高校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能够在教改的道路上有所突破,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为了能给学校教学改进提供更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建议,病重的父亲不知从哪获得的信息,让在北京工作的我帮助他买一套刚刚出版的《名师颂》,为此,我还专门跑到高教出版社买回了这部上下两卷厚厚的图书。此时的父亲已经没有能力自己阅读,让我选择一些篇目读给他听。尽管我不希望他再为学校的事情操心,尽管他已经没有能力再为学校做任何事情,但是,我也深深感受到任何与教育相关的话题都会让他暂时减轻一些痛苦,能让他在病痛之中获得一丝慰藉。教育工作承载着父亲一生的追求和梦想,是他一生的割舍不掉的情结。

父亲病重时,体重快速下降,我无法相信这就是平时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走起路来大步流星的父亲。

记得小学时,父亲曾兴致勃勃地教我朗读高尔基的《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父亲声情并茂,充满激情,那一刻,我觉得父亲好高大,好伟岸。而可恶的疾病却让我再也看不到父亲健壮的身影。

父亲说他不怕死,但是他害怕拖累家人。住院期间,哥哥每天都要跑前跑后精心照料,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总说:放弃治疗吧,这样我解脱了,你们也解放了。他不愿意儿女为他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病重期间,父亲以强大的毅力与疼痛进行抗争。都说,病人的脾气很容易暴躁,但是,父亲却强力克制着自己。记得有一次,他和护士大声嚷了一句,过后,他很歉疚地对护士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父亲感恩于每一个照料他的人,包括家人,也包括医务工作者。

父亲特别喜欢听中国的古典名曲,特别是《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雨打芭蕉》《步步高》等。年少时,很难理解父亲为什么如此沉醉于这些曲目,如今,当这些乐曲响起时,竟能在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此时,好希望和父亲一起静静地欣赏着这些美妙的人间音乐。

逝去的不一定失去,远离的也许并未走远。岁月越是流逝,越是能神奇地感受到血脉基因在身体灵魂内的流动,越是能清晰地看清自己来自何处。

马克燕,女。198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现就职于北京电视台研究发展部。主要从事媒介环境、媒介信息、媒体发展研究分析工作。近年来,负责完成了多个国家广电总局及市广电局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中国广播影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重点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研究文章,也曾发表过小说、散文作品。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给母亲打电话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的“禅”
母亲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给母亲的信
母亲
摔倒的母亲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