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文化乐园的几点思考
2016-12-06赵晴川
赵晴川
关于农民文化乐园的几点思考
赵晴川
【摘 要】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人文兴市战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
【关键词】文化乐园 建设 活动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文广新局)
一、我市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发展现状
桐城市位于皖中,古有“七省通衢”之称,今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经济圈南翼门户城市,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人文资源丰富。市域国土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219个行政村(社区)。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我市紧紧抓住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的机遇,加快建设步伐,自2014年来我市共建成9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3个。
二、我市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统筹安排,快速启动。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统筹,把握新型城镇化的趋势,将农村文化乐园理念纳入中心村规划与内容当中,形成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互助互进的机制。每年初,我市在全面摸底基础上,确定好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村。全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就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研究部署该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是注重调研,科学规划。部署会议后,市委市政府领导率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多次赴试点村进行调研,察看硬件设施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了解农民群众对文化乐园所需所求,帮助镇村做好规划。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专家座谈会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吸收了村民意见,提高农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规划时既严格对照省定标准,改建、新建结合,集约建设“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又坚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保持当地建筑风貌,采用徽派建筑设计,增添村级人文新景观。
三是强化指导,送教上门。我市将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与“文化下乡”和“百馆千村文化结对”等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市直文化单位人才、技术、装备和资源优势,经常性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加强指导,“送”、“种”结合,进一步增强试点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
四是组织队伍,自娱自乐。为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的最大效益,所在村群策群力,做足了文章:首先,村委会组建了文艺演出队和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他们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比如,范岗镇樟枫村在今年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桂花节”期间,该村的农民文化乐园天天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大量人气。其次,村委会结合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乐园定期组织开展黄梅戏表演和放映电影,让农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党的惠民政策。
五是培训技术,传经送宝。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众多的人口现状,针对群众渴求致富技能的现实,针对和谐乡村建设的大势,村委会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茶叶、油茶、瓜蒌、畜禽养殖、家政服务、缝纫针织等技术培训,让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我市培育的类科技示范户中,有不少是在农民文化乐园中开始追梦之旅,学到创富的一技之长,也带动邻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建议
一要兼顾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体性。要充分考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和当地建筑的文化元素,兼顾乡村建设的未来趋势,将农村文化乐园理念纳入中心村规划与内容当中,形成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互助互进的机制,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同时,立足村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公益场所设施,进一步提升、整合、利用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等相近相通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及留守儿童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利用、相得益彰,这样更有利于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普及性。
二要兼顾协调保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因此,要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要建立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财政保障机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和文化活动开展的经费支持,文化建设投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要兼顾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核心是内容建设,有内容有活动,文化乐园才能产生凝聚力。要注重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礼仪培养和文化熏陶作为内容建设的灵魂。同时努力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做好传统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旅游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地域文化的文章,搜集整合散落于民间,存活在百姓记忆中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生动教材。
四要兼顾培育农村文艺骨干和建立村级文化队伍。人的因素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村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标准,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配置到农民文化乐园“村级宣传文化员”岗位,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给予补贴;建立县市区公共文化专业队伍对村级农民文化队伍辅导培训机制,提高村级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